优秀的读后感可以不断将我们内心的情感得到记录,我们在读完一本书后可以把自己对书本内容的体会通过读后感写出来,以下是好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优秀在读后感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优秀在读后感篇1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我最爱的书之一。它讲述了一百零八位好汉从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到宋江招安,南征北战死伤无计,最后被人所害被毒酒赐死,剩下的也隐居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好汉是,宋江和林冲。宋江一门心思的正直为国,他为人友善,大气不拘小节。不计较李奎好赌,还借给他钱。虽说他有些唐僧一样的一根筋,但正直的心让我很佩服。林冲,是一个勇敢正直的人,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选择去伏法律,但看到世道的黑暗之后他不再相信朝廷了。
我觉得笑的好汉,一定是李逵了。他大大咧咧,做事不顾后果,但他重情重义。他到处闯祸,他做事不计后果不考虑的习惯造成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惹事,救宋江时别人都说,别伤人把官兵就好,但李逵一股脑往前杀。有种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感觉,但他重情重义为兄弟不顾一切的义气让我佩服。他的毛病也带来了后果。他在带老母亲回梁山时因为走小路,再去找水喝时老母亲因为瞎了所以被老虎吃了。李逵是万分后悔把老虎一窝全杀了。
这本书最为人知的一个片段也就是武松打虎了。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三碗不过岗。这都是大家熟悉的词语。武松是一个勇敢,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人。面对老虎很快站定,冷静应对。
这本书的转折点,就是招安。自从宋江招安之后,这支队伍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从正义的反贼成了朝廷的正规军。但兄弟们也在一次一次的战争中死去。我一开始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但了解宋江之后,我觉得这对于宋江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固执的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官场黑暗。但宋江一味相信正道。但他这种信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优秀在读后感篇2
?说岳全传》,全称《新增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是一部以岳飞抗金故是为题材的英雄传奇小说。
?说岳全传》之所以流传不哀,深得读者的喜欢,首先取决于他所叙的故事本身,以及其塑造的岳飞形象。
岳飞出生才三天,家乡汤阴县便遭受洪灾,他失去父亲,在襁褓中被母亲抱着坐在花罐里逃生,漂流到异乡。苦难的身世,注定了岳飞只有靠个人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少年好学,在沙土上学字,一样乐此不疲,勤学武艺,练就了一身本领。正是靠着过人的凛赋以及勤学苦练来的本领。岳飞一步步走出了乡陈,终于由一个普通的乡春少年,成为统领天下兵马的帅。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人侵略的故事。在兵攻陷大梁,名族存亡的紧哟关头,岳飞背着母亲在他背上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挺身而出。面对强敌,他没有畏惧,常遭奸臣阻挠,他冲不气馁,赫赫战功却获罪责,他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赛领着他的岳家军,南征北讨,青龙山、爱华山、朱仙镇,金兵损失惨重,闻风丧胆。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曾经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岳飞也成为永生在中国老百姓的名族英雄。
总之,《说岳全传》是一部比较优秀的作品。我们只要以正确的态度来阅读这部小说,就能够得到历史的教益和艺术的享受。
优秀在读后感篇3
讲到动物,许多同学头脑中可能会迸出“可爱”、“有趣”、“凶猛”等词。拜读了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著作后,我认识了动物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另一重价值。特别是在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之后,使我对大象以及其他动物,有了一种深深的敬畏!这最后一头战象,早已超越了动物形象本身,就是一位英雄,一位战斗到最后的勇士!
这是一头伤痕累累、奄奄一息的战象,被战士们从战场上抬回农村,此时的它衰弱至极!它是在这抗日战场上唯一幸存的战象,它的名字叫嗄里。回到农村后,村民们对它尊敬有加,准备让它颐养天年。春去秋来,嗄里日益衰老,身体萎缩得像失了水分的柿子。有一天,往日毫无生机的嗄里突然变得暴躁起来,朝着堆放象物的小阁楼声嘶力竭地狂叫,大发脾气。
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负责饲养大象的老头波农丁也猜不透嗄里到底要什么?当把象鞍扔到它跟前时,嗄里安静了。原来它是来要回自己的装备,要披在身上,像曾经驰骋沙场上的战士一样。最后,嗄里朝着百象冢而去。26年前,它的战友就是被埋在了这里。生命的最后,它要和曾经与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在一起!
这是一头情深义重的战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它用不再有力的象牙挖土,象牙被染红了,象鼻上也沾满泥土。最后,它安详地躺在自挖的坑里。嗄里走了,它是带着对战友的无限怀念而去的,希望它们能够快乐地聚在那里,永远永远不分离……
这又是一头英勇的战象!曾经血雨腥风,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正面抗击!它和它的战友们确实是战场上的英雄!虽然在以后的26年里,它安安静静地生活在村子里。然而,它的内心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战象,是一位战士。哪怕预知自己在世上来日无多的情况下,仍然要以一名战士的形象,给自己的一生画上完满的句号。所以,它要将象鞍披在身上,重新找回当初自己在战场上的飒爽英姿。
在人类世界里,这样的英雄也无处不在。我们的抗战老兵,就是真正的勇士。在残酷的战场上,他们就像战象一样,没有退缩过。在他们的生命里,战友之情、军人精神重于一切。尽管后来他们退役了,跟普通人一样过起了平淡的生活。
战象与老兵,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勇士!此时,人与动物,是那么相近,又是那么相通!是的,动物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附属物。而人类,更要以自身的精神力量,成为这个星球上真正的勇士!
优秀在读后感篇4
梦想是旗帜,更是引领;是激励,更是目标;中国梦是各族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强磁场,而我们是围绕这强磁场不停奋斗的其中一员,渺小却不弱小。追寻中国梦,其实我们一直在路上,可是这条路却很长,很难走,如果用著名是我们在追梦过程中不可更改的信念。也许,我们现在的中国还不够富裕,因为在四川省大凉山深处的一些孩子还穿不上鞋;也许,我们现在的祖国还不够美丽,因为在北京等地的雾霾天气还在经常发生;但是,我们有同一个梦想,它就是中国梦,有了中国梦,那么无论有太多的也许,我们也就不会去害怕,也就不会去担心。
我们都在追梦,一直在追,并且一直在坚持,我们都活在一个个梦被实现的欣慰中,从中国梦的萌芽到现在,我们看到了许多梦里的东西。从破落贫穷的'草房到那平地上拔起的一幢幢高楼;从温饱线上徘徊的人民到如今在广场上每天跳着舞并欢声笑语的人们;从以前落破不堪的教室到现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可以说,每天,我们都在见证一个个中国梦实现经历。我们虽然经历了太多挫折,可是只要我们想到从昨天到今天的变化,我们有太多的理由相信,中国梦,他就在我们身边,他是我们触手可及的未来。
伟大的中国梦,追寻你,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一直到在。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心中坚定的信念,振奋的精神,指引我们开拓创新,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奋发努力吧!
优秀在读后感篇5
孙悟空是从花果山顶上的石头里蹦出来的石猴。有一天,一位老猴子说谁能跳到水帘洞里去,谁就是我们的大王。石猴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顺理成章地成了花果山的猴王。石猴聪明机灵,生性好动。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叫“灵台方寸山,斜月山星洞”的地方,认识了菩提老祖。祖师正在讲经,讲得天花乱坠,那些徒子徒孙们个个榆木脑袋,毫无反应,只有悟空听得抓耳挠腮,眉开眼笑,手舞足蹈。菩提老祖一高兴,就收他为入室弟子,并给他取名叫孙悟空。孙悟空勤奋好学,在菩提老祖的点化下,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学会了飞,学会了一个跟斗就是十万八千里。是呀,学习是公平的,只要勤奋努力,石猴也能功成名就,更何况是我们人呢?今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上课好动说再见,做一位爱学习的好孩子。
孙悟空也是一位知恩图报的人,唐僧救了它,它便一心一意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他历尽磨难,却从不退缩,舍身救师父也毫无怨言。最后他们终于到了西天,修成了正果。石猴也懂感恩,我会吗?父母给了我生命,为了挣钱供我吃穿每日早起晚休,妈妈的照顾更是细致入微,他们只希望我能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而我却经常因为不认真、不仔细,和班级前三名擦肩而过,我真是太不懂事了。今后我一定要向孙悟空学习,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用最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关爱。
?西游记》真是一本好书,它让我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也让我明白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优秀在读后感篇6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我今年暑假看过的最喜欢的书。它的作者康拉德.洛伦茨是当今最杰出的博物学家之一,曾有人称他为现代的法布尔。当然他的研究对象是鸟和鱼,而法布尔研究的是昆虫和蜘蛛。不过洛伦茨的成就更大,因为他不仅像法布尔那样,用十分特别的语言提供了大量新事实和新发现,还在研究动物思维与行为方面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这本好书不是一本普通的科普类书籍,它充满了洛伦茨对于各类动物细心又充满尊重的观察。他尽自己所能给予动物最大的自由,在他们最自然的状态中去观察记录他们。我认为他不仅是把动物当做朋友,而是把动物当作和人类一样的生灵。他热爱他们,更尊重他们。
我读这本书时,了解到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灰雁幼雏怎么通过“印记学习”,把洛伦茨当做自己的母亲;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动物?怎么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的鱼缸……整整十二个章节,每个有趣的故事都令我爱不释手。
我最喜欢《训鼩记》。水鼩看上去像企鹅一样笨拙,但入水后他们就完成华丽转身,成为优雅的典范。水鼩那圆鼓鼓的肚子和背部的曲线十分完美平衡,形成了漂亮对称的流线体造型,再搭配上银色的外套,优美的动作,真是美极了。它们十分可爱,捕食时会将胡须像螺旋桨一样呼啦呼啦的转着圈。当感受到猎物发出的水纹波动时,便两脚一蹬,飞一般地向目标蹿去,狠狠咬住绝不松口。等到猎物没劲力了,彻底放弃了挣扎,才会大吃一顿。
除了《训鼩记》,其他章节中的动物主角都被洛伦茨描写的活灵活现,让人忍俊不禁。
大笑之余,我也开始思考动物自然现象背后最本质的原则。为什么很少有人能读懂动物的心思呢?会不会是因为人常常以主宰自居活在这世上。
所罗门王毁掉了能和动物沟通的戒指,唯我独尊地活在“万物之灵长”的荣耀当中。而在自然的威严面前,劳伦茨心怀敬意。
在博大、美丽、庄严、优雅的自然面前,劳伦茨清楚科学家的工作就是要重拾指环的魔力,去认识这世界。他怀着敬意,才得以窥探而非鸟瞰这个非人类的世界,才得以写成这部灵动的,纯净的小书。因为尊敬,他拥有比骄纵的王更伟大的魔力。“一个人可在鱼缸前面坐着看好半天,就像看熊熊的火舌和奔腾的流水般,好像连思想、意识都在这种悠悠然神往的境界里遗失了。其实就是在这种怡然自得的时候,最能学到有关众生群相的真理。如我把这些年来从书本里学到的知识与从大自然的活书里‘看’来的学问一起放在天平上称一称的话,前者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劳伦茨怀着敬意,把自己的处世观赋予了这本好书。这是一本饱含着对自然对生物的爱、关心和理解的研究日记。很难想象一个严肃认真的科学家眼中的自然世界是如此温柔细腻,也许,“看四季轮回也是一种工作”吧,世上也会有人如劳伦茨般,花一整个下午去祝福一只蜻蜓,或哀悼一只早夭的雏鸟。不仅仅因为观察自然就是他的工作,更因为这世界的确值得探索。
整个暑假的阅读,我不断收获惊喜,就像有小火花不时绽开在纸面上一样,天呐,这世界该有多少美好值得我去探索去珍惜啊。唯有尊敬才能懂得欣赏吧。在自然面前,让我们心怀敬意地把自己看成自然的一部分,与动物成为亲人,成为朋友,去领略自然的美好吧!
优秀在读后感篇7
当爱情终于战胜傲慢和偏见那一刻的欣喜固然令人感动,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中透露出来的人性,是否更能引人深思。
噢,亲爱的班纳特夫人,你难道从未对你的自私、虚荣而感到羞愧吗?在阴雨天让女儿骑马出行,只为让她感冒而留宿,你想攀附豪门的急切心情都已经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脸上。而当你为了它轻易葬送另一个女儿的终生幸福时,那丑恶的嘴脸,脆弱的神经就令人无比地生厌了。在女孩只有出嫁一条出路,遗产只能由男子继承的当时,有五个女儿的你固然心急。可是真正的幸福是无法用钱财,家宅与爵位来衡量的。自私与虚荣总会蒙蔽人的双眼,把自己所谓的满足感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与不堪上。而真正能理解别人,能换位思考的人,却可以将幸福复制成双,与他人共享!
亲爱的曼丽,请你不用自卑。当你一周都在很用心地准备时,当你鼓足勇气走到钢琴前时,当你在众多比你漂亮多才的女子前放声歌唱时。你已经成功了。不爱喧嚣的你有着与姐妹截然不同的沉静,饱读诗书的你有着优雅不凡的谈吐,受尽嘲笑的你有着天空般宽广的心。看到了吗?那一片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鸟鸣啾啾。自卑和自信是人性中的一对孪生兄弟。再明亮的白昼过后也有黑暗,再如何自信的人也会有怯懦与自卑。而努力提升自己,勇敢展现自己,看到自己的所长。则能让心中的太阳更加持续地发光发热,直至照亮心中每一个阴暗的角落。
尊敬的柯林斯先生,当你口生莲花将身边的贵族捧到天上时,你有没有发现别人微笑中的嘲讽。明明肚中无墨,明明不务正业,明明滑稽可笑,却硬生生凭一张巧嘴当上了教区牧师。不脚踏实地,终一事无成。威克汉姆先生,贪婪与懒惰本双生,而你却用着最阴险恶毒的伎俩,将它们发挥得淋漓精致。金絮其外败在其内,是描述你最恰当不过的词语。这样的你,纵然一时赢得了伊丽莎白的好感,但爱情是经得起时间来考验的,当你不务正业只知豪赌享乐的懒惰,花言巧语骗取钱财的贪婪,大白于世。留给你的只有无尽的鄙夷与唾弃。
而伊丽莎白女士,你就像那一片湛蓝的海,虽然有偏见如海上泡沫般遮蔽了你的双眼,但你的本性,却仍是那颗最通透明亮的海洋之星。秀外慧中,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藐视权贵并善于思考问题,不委曲求全,并勇于承认错误。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优良的品质,才使你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尽管你没有多少嫁妆,但她靠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上流社会富家公子达西的爱慕。当他自以为是地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却遭到严厉的拒绝,从而使他改变了傲慢的态度,并开始慢慢地接近以前那些“和他身份很不相当的”小老百姓了。后来伊丽莎白改变了对他的偏见,而达西也冲破重重压力,抛开身份与门户之见与她与组成美满的家庭。
而书中的人性,或光辉或喔龊,却像一面镜子,写实地反映各个时代各种社会,经世不衰。
优秀在读后感篇8
利用假期的时间,我总算把《百年孤独》第二遍结束了。虽说是第二遍,但仍觉得艰涩难懂。看完了全本,心里异常的累,不知自己到底看懂了几分。放佛他们都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但是好像都未能坚持到底。
?百年孤独》,作为马尔克斯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成名作,它无异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精彩小说。不少人分析这部作品,说它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等等。我没有足够的知识供我写下如此深刻的评论。因此只能作为读者,去讲述这部小说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两位迥然不同的女性——乌拉尔苏和她的小女儿阿玛兰塔。
“乌尔苏拉象丈夫一样勤劳。她是一个严肃、活跃和矮小的女人,意志坚强,大概一辈子都没唱过歌,每天从黎明到深夜,四处都有她的踪影,到处都能听到她那浆过的荷兰亚麻布裙子轻微的沙沙声。”比起那个无比经典的开头,我想这句话要显得平凡的多,因此通常不被人所注意——这是这本书中出现的第一句正面描述乌尔苏拉的话语。正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乌尔苏拉这样一位看似平凡的女人,她的勤劳和坚强是她身上最为耀眼的闪光点。她是一位妻子,一位母亲。无论是她的丈夫为怪异的学术痴狂之时,亦或是发现她的子孙陷入了怪诞的命运之中,她都不懈地与命运抗争着。试图让困境得以扭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丝联系,统一起分散的力量。尽管最后这种尝试仍以失败告终,而她的晚年也在由眼疾带来的模糊黑暗和过于长久的岁月所致的逐渐衍生的的孤独感中度过。但她的热情坚强,在一堆性格孤僻怪异的族人中显得尤为珍贵难得。而由她所操持的,几代人同堂而居的生活,也一度是《百年孤独》中最为幸福美好的场景。
阿玛兰塔·布恩迪亚,乌尔苏拉的小女儿,这位面容娇俏的少女爱上了钢琴技师皮埃特罗。嫉妒使她不惜一切一再破坏表亲丽贝卡与他的婚姻,直到无意中毒死了哥哥的妻子——年幼而贤淑的蕾梅黛丝。强烈的悔意与仇恨交织,扭曲了她的心理。她与皮埃特罗交往,但却又拒绝与他结婚,使得皮埃特罗为此自杀。出于悔恨,她故意烧伤一只手,终生用黑色绷带缠起来,决心永不嫁人。但内心的孤独、苦闷让她难以忍受,甚至和刚刚成年的侄儿厮混,即便如此她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她把自己终日关在房中缝制殓衣,缝了拆,拆了缝,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对布恩迪亚家族来说,孤独是一种通病。或许即使不存在皮埃特罗,阿玛兰塔的结局并不会有多大差别。在不断重复的命运里,皮埃特罗是一个起点,让阿玛兰塔告别了少女的活泼纯真。她一生都在渴望爱情,同时一生都在排斥爱情。在这种矛盾的煎熬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乌尔苏拉和阿玛兰塔的经历,可以说是《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命运的影射——注定与无法摆脱的孤独相伴而老。小说中的魔幻色彩,使得家族的经历被冠以“命运”一说。但实际上许多事物的转变是有迹可寻的:出于人性的贪婪、嫉妒,挑起了战争,引发了死亡;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逐渐变得孤僻而与群体失去联系,因而使得这个家族七代人始终徘徊在这种孤独中度过了漫长的一百年。愿像结尾的预言所说的那样,此后不会再有这样一个家族,要背负百年的孤独。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优秀在读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