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提炼出书中的精华,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应用,下面是好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告白书的读后感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告白书的读后感篇1
“莉迪亚死了。”这是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刚过16岁的莉迪亚是詹姆斯和玛丽琳的女儿,她有一个哥哥内斯和一个妹妹汉娜,这个看上去温馨和睦的家庭因此笼罩在悲伤的阴影中。随后这个家庭曾经和现在的一切都在作者笔下徐徐展开,而我觉得最巧妙的是书里每一句看似无用的废话,其实都可以连接上导致莉迪亚死亡的逻辑,最开始我认为这本书讲的太啰嗦了,现在收回这无知的想法。
父亲詹姆斯是中国血统,有着黄种人的特征因而从小在学校被孤立;母亲玛丽琳从小有着当医生的梦想,然而在大学没毕业的时候义无反顾与詹姆斯结婚当了家庭主妇,因为新郎的黑头发黄皮肤这场婚礼没有得到她单亲母亲的祝福反而让玛丽琳与母亲断绝关系。
上面这段背景看似废话,但实际上是莉迪亚死亡的根源之根源:父亲因为从小被孤立,他对女儿的期望就是交很多朋友;母亲把当医生的愿望强加在女儿身上。你可能会问就这些怎么可能导致莉迪亚死亡?她不喜欢可以不做嘛。这要从她母亲的一次离家出走说起。在内斯和莉迪亚还小的时候,玛丽琳厌倦了家庭主妇的生活想完成当医生的梦想,但詹姆斯不同意,于是她偷偷回到学校去完成学业。在每天等待母亲消息的不安中,莉迪亚反省着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让母亲不愿意回来,并暗自发誓如果母亲回来的话,她做什么都听她的话。玛利亚果然回来了——并没有完成学业,而是因为发现自己怀孕了——带着不甘。但莉迪亚以为是上帝听到了自己的祷告,从此害怕失去父母成为她最大的恐惧,做什么事情都刻意去满足父母的心。
这本书里的三个孩子都敏感、善良又可怜。
内斯是被经常忽视的一个,他嫉妒妹妹得到的宠爱——他考上哈佛还没有莉迪亚测验成绩不好更让父母关注——因此他甚至把妹妹推到河里,当然那一瞬间他就后悔自责了,这件事也并没有让第三个人知道。这样的家庭环境里他想的只是考上大学逃离。
莉迪亚承载着父母的期望,没有朋友的她装作整天和朋友打电话,不喜欢医学的她强迫自己啃那些书。她的不快乐只有内斯懂,内斯是她唯一的依靠,在被哥哥推到河里是一瞬间她甚至感激他使自己得到解脱,因此内斯考上大学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汉娜是被讨厌的存在。她的出生是不讨喜的,他的父母并不想要第三个孩子,特别是玛丽琳——这个孩子的出现彻底毁了她的梦想。在家里父母常常忘了给她摆餐具,她甚至连话也不敢插,常常躲在桌子下。我最心疼的角色就是汉娜,她被母亲叫了名字都那么惊喜,醒悟过来的父亲抱了她一下她都会激动到流泪。她是这个家里小天使般的存在,治愈了伤痛后的家庭。
读到后半部分,我并没有像之前一样,为懦弱自卑的詹姆斯咬牙切齿、为喋喋不休神经质般的玛丽琳感到厌烦,仔细一想,这本书写实得可怕,没有完美的父母,千千万万的父母都是詹姆斯和玛丽琳,有着那么几个突出的特点,而恰好这影响了孩子的命运!
前文我并没有用到“自杀”的字眼,虽然警察判定莉迪亚的死亡为自杀,但我解读到作者的用意并不是这样。我认为莉迪亚做好了改变的打算,她像是完成一种仪式地划船到湖心,在靠岸时像是要靠别过去似的跃向岸上,也许是她不会水害死了她。实际上她终于做好了重新开始的准备,命运改变就在一瞬间。写到这我又为莉迪亚感到痛心不已。
每个人身上都有着父母的映射,我现在才深刻认识到这个观点的正确性。我想等到我为人父母之时,我会时刻警惕莉迪亚这样的悲剧。最大的感想就是不要把自己的梦想、爱好强加给孩子,与其让孩子替你完成梦想来换取自己那一点点成就感不如自己重新高考来的快乐(围笑)。当然上上句话是为了营造气氛瞎扯淡的,我不想要熊孩子,科科。
(结束的有点突然所以尬写这么一段)由于时间紧这篇写得很仓促,排版也没有好好搞,下次不会这样了我检讨一下。另外好久没更新了,当时说的每周更一篇也是啪啪打脸,生疼啊。前一段也确实被主题限制思路了,现在想开了随便写吧反正没人看。下期会延续这个话题,谈谈我父母对我的影响有哪些。
告白书的读后感篇2
莉迪亚失踪了,作为掌上明珠,这件事对全家来说无疑是一声平地惊雷,追随着姐姐的脚步渴望得到关注的妹妹汉娜,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全优哥哥内斯,渴望摆脱母亲的阴影并将希冀全数寄托于女儿的母亲玛丽琳,自卑且怯懦的亚裔父亲詹姆斯,每个人都毫无头绪。
在我看来这本书描绘的是群像剧,更是一个家族的悲剧,由谜团被层层剥开展露到结局真相浮出水面,每一个人的故事和心路历程都被剖析透彻,一蛛一丝的细节似乎都引出了结局的必然性。
读毕这这本书,我的内心有一丝莫名的怅惘,不能说在这本书里我看见了自己,只能说我在某个人的侧写中窥见了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遵循着自己的原则学会了如何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一呼一吸,因此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顺应他人的期待而亦步亦趋,往往忽略了发自内心的声音。就像书评所述:我们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并非自作聪明的一味逆反,无需低眉顺眼的乖巧听从,既然你认定了人只活一次,那么何妨在有限的生命、范围里活出自己?
同时书名所著也颇有警醒意味—无声告白,我们渴望他人能从自己的一颦一蹙知晓心中所想,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重合的树叶,相同,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洞悉另一个人所想,正因为我们皆为独立的个体,所以我们只能无限趋同而不能完全一样。那么语言在其中便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可以是一个家庭矛盾的引火索,但如若你发自内心,诉以真诚,那么我相信心声的碰撞必然会有回响,语言也可以是一个美好家庭的催化剂,一份友谊的粘着剂,一段关系的调和剂。
最后引用黄永玉先生的一句话—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陌生人,愿你我都能以有声代替无声,用赤诚交换虚掩,向自己的小天地告白,替自己爱自己。
告白书的读后感篇3
一个追求特立独行想做医生的美国女子和一位在美国长大不合群的中国男子组合家庭。他们彼此艳羡,男子羡慕女子的坦然自若,自信大方,毫不畏惧;女子羡慕男子的特立独行。这样的结合似乎很合理,但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与周围格格不入。因为家庭,女子放弃了医学梦,最终把所有的梦想期望寄托在女儿身上。男子则想让女儿变得更受欢迎,拥有更多的朋友,一直被异化,被忽略这也是他曾没有得到过的。然而她们的女儿并不喜欢医学成为干练的女强人,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性格有点孤僻的小女生。接下来,她承受了太多,终于因为“极度”关注走向毁灭。
父母以为很爱我们,给我们所有,结果发现却只是他们想要的。乖巧的孩子想要父母开心,结果发现自己不开心。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她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都是普通的人,不必为充当缓和矛盾的工具,而接受所有,承载过多的期望。
在外人看来你恍如救世主,试想当年王昭君出使西域和亲的背后她隐藏了多少悲哀与孤独,却仍要以光辉的和亲使者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千古吟诵,而不知她背负了多少光辉使命的压力。但还是值的肯定:她伟大,她隐忍。一个让人敬佩又怜惜的女子。
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声音,不必去伪装成大家想要的样子。
倘若他们的女儿是一个会发出自己声音的人,那么她也许不会走向绝望的道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就算你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的格格不入,多么的不合群,你也不会觉得孤独。这个社会并不缺少孤独者,不必自怜自艾。有句众所周知的话:你的孤独虽败尤荣。“认清自己的孤独,才能倘开心扉,才不会被孤独本身所困扰。不用逃避,不用掩藏,这样就是你,或许看起来就是那么的不合群。”这是我想对莉迪亚说的,你背后似乎有些我的影子。
对每个人来说生活本身是不同的,没有好坏之分,你觉得快乐那就对了,人生也就是这么回事。我不说庄子的虚无主义,我不能超然物外,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得由你自己选。
告白书的读后感篇4
看到莉迪亚死后部分的时候,感觉到处充斥着压抑的情绪。詹姆斯李,从来没有融入过美国社会,但从书中来看,更多的是源于自身的自卑。哪怕当初无法进入哈佛做教授是因为歧视,其它很多时候,都是他的自卑心理在作怪。尽管他后来成为了一位常人难以取得的终身教授职位,他并没有从他的学术上的成就取得一丝一毫的自信,反而一有事就想到自身的不幸。内斯的任何一次小小的挫折都让他联想到自身的不足。玛丽琳第一次听他的课,他对于走掉的学生的态度,也源于他的自卑。詹姆斯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抗争,而当孩子们遭受挫折的时候,他没有对孩子们进行安慰,哪怕一个拍肩膀的动作都没有,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自身。玛丽琳想要出去工作,第一反应也是担心别人会怎么说。这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在期盼孩子可以替他实现,好让他可以去展示给别人看看。这是个极度自私的人。
玛丽琳的悲剧则在于想要摆脱母亲给自己设定的人生,却发现自己的人生其实正朝着母亲所描绘的那个结局偏航。于是想要逃走。她做出了努力,这比起詹姆斯来说是强很多的。抛下丈夫,抛下两个孩子,自己跑到一个地方攻读学位,靠着三文治香肠等快速食品过活。谁知道两个月后却无奈的发现自己又怀孕了。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也彻底的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看着莉迪亚的时候惊喜的想到莉迪亚可以替自己实现梦想呀。于是,她成了她的母亲,帮自己的女儿设定超乎她能力的目标,强迫她看不喜欢的生物学,硬要莉迪亚高一就上高二甚至大学的课程。把重担压到莉迪亚身上,直到她无法承受。
在这个家庭里的孩子们也都不快乐,内斯作为长子却从来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关爱,连进哈佛这样的大事都被莉迪亚抢走了风头。莉迪亚没有自己的人生,为了得到母亲的爱,担负着远超出自己能力的责任,没有人问她想要什么。汉娜则是在这个家庭里隐形人般的存在,爸妈不爱,哥哥姐姐不爱,却偏生敏感过人,杰克一个小动作就猜到了真相。
很多父母以爱的名义去要求孩子去做一些他们自身做不到的事,那其实并不是爱,是自私自利。哪怕是孩子,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他自己的思想,做父母的没有权利把自身的意愿强加于他,否则就只会带来争吵甚至悲剧。
要学会放下自己卑微的自尊,对外该抗争的抗争,对内该妥协的妥协。学会聆听,听听家人的想法,听听他们想要什么。并学会尊重他人的选择。
告白书的读后感篇5
莉迪亚死了。尸体是在湖边找到的,不能确定是自杀和他杀。这急坏了她的家人,然而看到最后,可以确定,这是一场由莉迪亚家人主导的带有“谋杀”性质的自杀。
莉迪亚5岁那年,妈妈因为不满足于当家庭主妇的平淡琐碎的生活毅然离家出走。莉迪亚发誓,只要妈妈回来,她可以为她做任何事。这个“梦想”后来成真了。她的妈妈将她未完成的医生梦加于莉迪亚身上,而莉迪亚只是说“是的是的”,出于被迫的自愿,是一种对妈妈的讨好,是害怕妈妈再次离开的防御性保护。
如果说戴着面具生活,总会由不习惯到习惯。可是,当莉迪亚成长到16岁,她不想再戴着这个虚伪的面具,也不想再背负妈妈的梦想艰难跋涉。最终,在目睹了父亲的出轨、哥哥的误解与冷漠之后,莉迪亚选择那片她曾经失足的小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一切是由她的这个移民家庭造成的。这个家庭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就像一个完整的蛋壳里面不成形的的蛋黄蛋白等物质。
玛丽琳是他们的妈妈,她年轻的时候追求与众不同。正是因为想追求与众不同,她与教授家政课的妈妈关系疏离,因为妈妈只会因为家庭而迁就工作。她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雄心,想在医生这一行业崭露头角。可是他遇见了詹姆斯,一个华裔教授。她几乎不可自拔地爱上了他,而这份结合让她与医生这份职业渐行渐远。婚后生活很充实平淡,但总是少了点什么,那就是她对生活和理想的热情。这时候,玛丽琳明白了妈妈在自己结婚时说的话,她想摆脱生活的平庸,然而总是事与愿违,求之不得的结果便是离家出走。但当她再次怀孕之后,她知道自己又要回归家庭生活。可是这次回归,她像变了一个人:对做饭表示拒绝,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在女儿身上。
这种母女关系,有点像电影《黑天鹅》里的妮娜母女二人。妮娜的母亲成为芭蕾舞员的梦想落空,女儿妮娜便承担起光复母亲梦想的重任。一直以来,妮娜都是一种白天鹅的形象:高贵冷漠,而随着竞选黑天鹅这一过程的推进,她身体里的那个机灵热情的黑天鹅充分显示出来,并占据主导位置。最终她认清了自己,完美地完成了表演,摆脱了母亲的束缚可是莉迪亚差那么一股劲,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詹姆斯与玛丽琳的性格相反。移民家庭,父母的职业不怎么经得起台面,使他格外敏感,拼命融入人群,极力避免与众不同。后来也正是怕被妻子瞧不起,他转向了同是亚裔的路易莎的怀抱,只有在她那里才能找到快感。这份自卑转移到儿女身上,便是要求女儿多和别人进行相处,对儿子的航天梦置之不理。说到底,这还是一种理想的投射。
在这个家庭里,最明白这一切的居然是年纪最小的汉娜。她才十岁,却深谙了家庭背后运作的逻辑,并通过躲避来保护自己。我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没有完成,于是这个重任便落在了妮娜的身上。为了不辜负母亲的期待,妮娜一直像一只白天鹅,温顺善良,但当竞选黑天鹅这一角色时,她身体里压抑的愤怒与野性登时暴露了出来,这或许才是她真实的性情。所幸妮娜后来成功突围,摆脱了束缚,但莉迪亚却没有及时走出来。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屈服于父母的意愿的无奈。父母替我们的人生做选择,我们除了接受,别无他法。可是,这难道也不是一种“道德绑架”?我们得不到我们真正想要的,便会得过且过,真正的自己也被淹没在宇宙深处,最后只能说,我习惯了,亦或是:l surrender.(我投降)
也许我们都需要换位思考,以此来避免悲剧的发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