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教育技术设备,一份详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教具的使用,下面是好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数与运算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数与运算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三步式题。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演示动画混合运算】
出示
8+37
92+43
6(50-46)
363-5
6396
(48+32)+5
教师提问: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如果有小括号,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1:计算74+10053
(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看到题目后你想给同学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①这道题包含哪些运算?②按照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学生动手独立完成例1,全班共同订正。
教师提问:你能按照这道题的运算顺序读题吗?请学生两人一组用数学术语尝试读题。
教师订正:74加100除以5所得的商再乘3的积,和是多少?
(4)教师将上题变成74+10035和74-10035两题.教师提问:谁能按照运算顺序读出题来?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5)先说出下面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指名板演并订正)
65-642 38+5673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演算这几道混合运算式题,你有什么发现?
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出示例2:计算(440-280)(300-260)
(1)学生自读题目:440减280的差乘300减260的差,积是多少?
(2)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含有哪些运算,与前边的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计算?
(3)学生试做。可能出现两种不同解法,板贴出来:让学生比较评议以上两种解法,哪种解法更简便?
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的简便解法你联想到什么?这种格式与复习的哪道题相似?
(4)教师让学生先按照运算顺序用数学用语读题再独立完成。
(59+21)(968)
(220-100)(152)
教师提问:通过计算这三道题,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三、巩固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试着用术语读出下面各题)
700-854
(275-35)(17+43)
480(9616+6)
(1540-360)6
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括号里有两级运算,同样先算乘除法,后做加减法,小括号要照抄下来。
2.按照各图制定的运算顺序,在□里填上得数.填数后,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订正。
四、课堂小结。
要完成一道混合运算,它的计算步骤是。
①审题,看清运算符号、数字、有没有小括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计算。
③检验,包括运算顺序,计算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14+164-50
74+(966-8)
72-45+12111
252018(806-799)
数与运算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算法。
2、通过学生边练边说想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简算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环节
过程性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后记
揭示课题
直接点题,明确学习目标。
在复习了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后,我们再来复习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运算的过程中,注意能简便计算的用简便算法。
复习运算顺序
综合练习
通过复习,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提问:在四则运算里,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是怎样规定的?
请同学们先看课本第67页上关于混合计算的几个问题,再讨论一下问题的答案,然后告诉大家。
做练一练
练习十二第9题。
练习十二第10题。
让学生估算,并对估计结果进行解释。
做练习十二第12题。
思考题
学生相互说说,个别学生全班回答。
学生相互交流,个别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其余学生进行补充。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进行板演。
个别学生说说运算顺序,集体进行批改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进行评讲订正。
学生先估算,再进行计算验证。
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意。并相互交流自己的理解。
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其余学生进行补充,再列式进行解答。
学生能正确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数与运算教案篇3
[教材简析]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随后的练一练让学生巩固了计算方法,提高合理灵活使用运算律的能力。练习十五中还安排了使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
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具体的情境中再现旧知,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稳固的知识基础,埋下了情感、思维体验的伏笔。]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2/518+3/518 (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从而增强学习计算的内在需求。]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
学生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唤醒学生的数学思考,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新知识纳入知识结构的过程也就顺理成章。]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
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板书:2/518+3/518=(2/5+3/5)18
3、引导:两个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整数的运算律迁移到分数中来使用,让学生在计算中自主探索,充分观察,对比体验,通过自己思考,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顺应新的知识,达到有意义的学习的目的。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反馈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你是怎么处理的?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以同时运算。
提问:你是怎么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的?
使学生重温检查的方法,养成习惯:(1)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2)每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3)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设计意图:计算后,引导学生自觉对计算过程进行检查,分析错误的原因,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每一道题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2、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提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常常是使用运算律凑成整十或整百、整千数再计算,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通常是凑成整数,或者观察是否有利于约分。计算步数较多的题时,要随时注意使运算简便。
[设计意图:把整数的简便运算与分数的简便运算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使用的运算律是相同的,但分析的方法稍有区别。养成认真分析数据的习惯,提高合理灵活计算的能力。]
3、练习十五1、2题
独立完成
五、全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不足?
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你觉得你对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样的友情提醒?
数与运算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2、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能合理地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能合理地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注意符号问题。
突破:从 小学四则混合运算出发, 采用以旧引新,课本示范,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环节1 、温故知新
1、计算 ( 三分钟练习 ) :
( 1)(-2) 3 ; (2)-2 3 ; ( 3)-7+3-6 ; ( 4)(-3) × (-8) × 25 ;
( 5)(-616) ÷ (-28) ; (6)0 21 ; ( 7)3.4 × 10 4 ÷ (-5)、
2、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若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以上的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运算?本节课我们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环节2、自主学习:
师:请同学们先阅读完预习要求,再用15分钟时间进行预习。
预习要求:
请同学们利用15分钟的自学时间完成学习内容中的三个模块, 自学中保持自学环境的安静,认真高效的完成自学任务。
自学内容要求:
1 、完成法则自学模块,理解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
2 、法则的运用。完成例1 、例2 的二个自学模块。
自学模块(一)
仔细阅读课本66 页第一段,完成下列内容。
1、 计算:
(1) -2 ×32=
(2) (-2 ×3 )2 =
2、 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3、 小组交流:
回顾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规定的?
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
自学模块(二)
例1计算:6 1 1 5
—×(-—-—)÷—
5 3 2 4
根据以下提示分析例1 计算
1、例1 中是一些什么样的运算?像含有这样运算的习题与在小学时的运算顺序一样吗?
观察运算:题目中有乘法、除法、减法运算,还有小括号。
思考顺序:首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然后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乘除运算,这样运算的步骤基本清楚了。
动笔计算:按思考的步骤进行计算,在计算时不要“跳步”太多。
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2、写出例1计算过程
3、巩固练习
试用两种方法计算:
16×(-3/4+5/8)÷(-2)
① ;
②、
使用运算律,解题步骤是怎样的?能计算出相同结果吗?但哪种方法更简便?
4、小组交流
自学模块(三)
例2计算:(-4) 2 ×[( -1) 5 +3/4+ (-1/2) 3 ]
1、根据以下提示分析例2计算
仿照例1。
观察运算:
思考顺序:
动笔计算:
检查结果:
2、写出例2计算过程
3、巩固练习
( 1 )(-4 × 3 2 )-(-4 × 3) 2、
(2)(-2) 2 -(-5 2 ) × (-1) 5 +87 ÷ (-3) × (-1) 4、
3、小组交流
环节3、达标检测
( 1)1÷(-1)+0÷4-(-4)(-1) ;
( 2)18+32÷(-2) 3 -(-4) 2 ×5、
(3)计算( 题中的字母均为自然数) :
[ (-2) 4 +(-4) 2 · (-1) 7 ] 2m · (5 3 +3 5 )。
以小组为单位计分,积分最高的组为优胜组。
数与运算教案篇5
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例1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在这道例题中,既要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过来,还要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算能力。
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本单元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般列综合式计算。提出这个要求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前面刚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具备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要以现在的综合算式的数量关系为依托。
教材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都是两步计算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编排了两道例题。例2及练一练都是先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总数的另一部分是多少。例3及练一练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比这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第三单元里学到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与实际生活中的其他数量关系联系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传统教材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之后还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而且把除法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对称编排。本单元只编排分数乘法问题,不教学除法问题,要突出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因为分数乘法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迁移到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中去。
一、 一题两解既含运算顺序,又含运算律的内容。
例1求做两种中国结一共用的彩绳数量,由于这个实际问题具有特殊性(两种中国结的个数相同,两种中国结每个用彩绳的米数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解法。教材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性,让学生按不同的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能有两个收获:第一个收获是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算式2/518+3/518的思路是,先分别求出两种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米,因此列出的算式要先算乘法。算式(2/5+3/5)18的思路是,先求出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要用彩绳的米数,这正是在算式里加括号的目的。所以,计算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类似上面的那些体会,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曾经有过。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再次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操作性是认知的需要。而且,获得这些体会并不困难。第二个收获是两种解法的结果相同,不但相互印证解答正确,还为理解运算律创造了具体的背景。
在教学运算顺序时还要注意两点: 一是让学生看着列出并计算的两道综合算式,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解决实际问题得到的体会成为十分清楚的数学知识;二是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比较,看到两者的相同,使它们和谐结合,从而对运算顺序形成更具概括性的认识。
比较两种解法之间的联系是感受运算律的存在,比较哪种方法简便是引导简便运算。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单元计算分数连乘,把各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交叉约分,已经在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所以本单元着重体会乘法分配律。教学时要处理好三点:首先是观察、讲述两种解法的联系,要让学生说说怎样把其中一道综合算式改写成另一道综合算式,加强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表述。然后是回忆分数连乘,让学生感受以前的计算已经应用了乘法的另两条运算律。如139/10,交叉约分时应用了乘法结合律,只是没有写出1/4(110);又如253/4,约分时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只是241/5这个过程没有写出来。最后才总结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即分数乘法也存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运算律也能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例1仅作些引导,要通过练习才能掌握。和整数、小数范围内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相比,这里的计算往往有两个特点:一是隐蔽,如6656/7。这是一道两数之积减两数之商的题,似乎与运算律对不上号。如果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就显露出两个乘法算式有相同的因数,具备应用乘法分配律的必要条件。二是易混,如44/5+4/54。粗糙地看这道计算题,它的两道除法算式似乎很有联系,稍不留心就陷入简算误区。只有细心地把分数除法变成乘法,才会明白这道题不适宜应用分配律。本单元教材设计简便运算的练习题,注意了这两个特点。另外,还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混合编排,如第92页第2题。让学生设计各道题的算法,是培养计算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思路灵活、反应灵敏的一种训练。
二、 数形结合教学较复杂问题的数量关系。
例2和例3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它们都含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说它们稍复杂,是因为还分别含有其他的数量关系,有多种解法。就例2来说,可以根据运动员总人数减男运动员人数得女运动员人数列出算式459;也可以根据女运动员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19)列出算式45(19)。再说例3,可以根据去年班级数加今年比去年多的班级数得今年的班级数列出算式24+241/4;也可以根据今年的班级数是去年的(1+1/4)列出算式24(1+1/4)。教学这两道例题,教材里只出现前一种解法。因为这种解法的数量关系,是实际问题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学生比较熟悉,已经掌握,容易寻找。而且,这些数量关系还是列方程解答其他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在以后的教学直至初中数学里经常应用。至于后一种解法,发展了对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认识,从一个已知的分率联想了其他的分率。如果学生能够独立想到,并且喜欢这样列式,应该是允许的。教材不出现后一种解法,不把它教给学生,是着眼今后,突出重点,减轻负担。
两道例题都利用线段图直观表达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例2已经画出了表示六年级参加学校运动会的人数的线段,学生在线段上表示男运动员占5/9的时候,会想到线段的另一部分表示的是女运动员人数,从而得到先算男运动员有多少人的思路。例3已经画出表示去年班级数的线段,要求学生继续画表示今年班级数的线段,从中体会今年班级数比去年多1/4的含义,看清今年班级数与去年班级数之间的关系,想到可以先算今年增加了几个班。教材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其目的不仅是帮助理解例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步骤,还要积累画线段图的体会和经验。以后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完成练一练和练习十六里的习题时,若有需要,能主动地通过画图帮助思考。为此,要加强画线段图的教学。首先让学生理解,先画出表示运动员总人数的线段和表示去年班级数的线段,才能继续表示男运动员人数和今年的班级数。这是分析男运动员占5/9以及今年班级数比去年增加1/4这两个分数的意义,得出的画图思路。其次让学生理解,男运动员是运动员总人数的一部分,可以表示在运动员总人数的线段图上。而今年的班级数与去年的班级数之间是比较关系,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各画一条线段表示它们。最后让学生看着画成的线段图,复述实际问题的题意,从中获得解题思路,体会线段图是表示数量关系的手段,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练习十六里设计了一些题组,通过解题和比较,能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第4题的两问是连续的,先求得已经铺设的米数,就能继续求还要铺设的米数。比较这两问,能明白前一问里求840米的3/5是多少,后一问是从电缆总长里去掉已经铺设的米数。第8题的两小题分别是面粉比大米少1/5和面粉比大米多1/5,比较两个分数的意义,能理解两个问题的解法有何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第12题的两小题里都有1/4,一道题里是用去1/4,另一道题里是还剩1/4。因此,算式54在两道题里的意义不同。虽然两题都是求钢条还剩下的米数,解法不同的道理是很清楚的。第13题里设计了两个意义不同的1/8,其中一个1/8表示的是实际用煤节约的吨数相当于计划用煤吨数的份额,另一个1/8是实际用煤节约的吨数。由于两小题里实际用煤节约的吨数直接已知或不直接已知,求实际用煤吨数的方法自然就不同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