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教案帮助教师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具,提高教学效果,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纸会变魔术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纸会变魔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的方法,初步知道盐溶入水后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鸡蛋浮起来
2、懂得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操作
3、初步养成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贴上标记的烧杯两个,一次性杯子,鸡蛋每人一个;
2、糖、盐、味精、水、小脸盆毛巾。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出示鸡蛋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啊?”
二、变魔术“鸡蛋浮起来”
1、鸡蛋在清水中的沉浮
师“鸡蛋放在水中会怎么样啊?是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呢?”
引导幼儿猜测并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示沉浮结果:站表示浮,坐表示沉。
2、变魔术“鸡蛋浮起来了”
教师出示一份水,放入鸡蛋,鸡蛋浮起来了。
师“猜猜为什么鸡蛋放入这杯水中会浮起来呢”
幼儿自由讨论并回答
师:“其实,这杯水有个秘密,你们想知道吗?里面放了一样东西,你们猜放了什么啊?
三、讨论解释原因:鸡蛋沉浮的秘密
1、幼儿以分组的形式,观察实验过程中,教师放了什么?放了几勺?
2、教师演示实验过程
(1)水中放入盐,慢慢加
(2)进行搅拌(让盐溶入水中后才能增加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浮力定义:将泡沫板放入水中,用手按下去,与水和泡沫板相抵抗的力)
(3)放入鸡蛋,观察鸡蛋的沉浮
3、幼儿回答观察结果
师:刚才老师放了什么东西进去呢?你们看到了吗?
4、引导幼儿通过味觉器官寻找原因
请幼儿尝一尝放下去的东西是什么?(盐)
5、进一步深化问题
师:加了几勺盐后鸡蛋浮起来了,少加或多加行不行?
实验结论:盐溶入水中后,水变的越来越浓,就增加了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了
四、幼儿操作实验
1、探索鸡蛋的沉浮
幼儿根据指示,自主操作实验,观察实验,学会操作
2、了解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3、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发现鸡蛋在其他液体中(如糖水)的沉浮现象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活动前,做了大量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一定要用温水做实验,让盐溶入水中,冷水只能让少量盐溶化
2、在实验中,生蛋熟蛋都可以,实验结果没有多大影响,但不能使用咸蛋,因为在淡水中也能漂浮
3、活动第四环节中教师要提供一个篮子,并放入毛巾,以便幼儿放入淡水中的鸡蛋拿出放入篮子,再在水中添加自己认为的东西,以免鸡蛋滚落地上后发生碎裂等情况。
纸会变魔术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在音乐的伴奏下,愿意跟着教师学做小猫的表演动作。
2、有爱整洁、爱美的情感。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尾巴人手一份。
2、课前学习歌曲《小花猫照镜子》。
活动过程:
一、了解镜子的作用,引入活动。
在音乐的伴奏中,一个一个依次照镜子,了解镜子的作用。
二、创编动作
1、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装扮自己。
2、幼儿随音乐边唱歌边自由表现小猫的各种动作。
3、师扮猫妈妈表演,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欣赏并观察每个动作的含义。
4、引导幼儿跟随教师学习猫的各种动作并创编动作。
三、随音乐做猫动作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这次音乐活动,我带领幼儿在游戏中带动幼儿学习歌曲,用玩偶表演表现歌曲内容,同时培养了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在游戏中,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特别在道具“老鼠”出现时,环境氛围的创设达到了非常融洽、逼真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学习唱歌的积极性。本次活动游戏和歌唱融为一体,老师的引导与幼儿的主动相得益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纸会变魔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感知镜子的多样性,发现镜子的特点、
重点难点:
知道常用镜子的名称、用途,了解镜子小的物像与原物左右相反,哈哈镜能使原物变样等特性。
活动准备:
各种平面镜、哈哈镜。
活动过程:
1.操作各种镜子,了解其特点。
镜子是玻璃做的、硬的、光滑的、能反光,有的平、有的凸、有的凹,能照见各种东西c
2.启发见过什么镜子”它有什么用途:有穿衣镜、梳妆镜、牙科医生用的镜子、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哈哈镜等。在生活中用来照着梳头、整衣、剃胡子、医生看病、司机开车、理发师理发等都要用不同的镜
3.镜子游戏:
①“猜猜我在干什么?”教师背向小朋友,让小朋友任意做各种模仿动作,教师通过大镜子观察小朋友在做什么.并让小朋友猜猜教师为什么能从背后看到小朋友;
②把右左的图像放在镜子前照一照,镜中会山现左右相反的图像,可举左手、踢左脚来试验。
②让小朋友站在平面镜和哈哈镜面前看看发现了什么?平面镜可成正立等大的图像,哈哈镜处
处凹凸不下,凹的部分照的影像放大,凸的部分照的影像缩小,叠合的结果就形成了奇形怪状的影像。
活动延伸:
课下让小朋友玩“万花筒”的游戏,进一步了解镜子的秘密。
评量:
利用水和书本看看哪一个能看到自己?放大镜和平面镜哪个能放大?
活动结束:
小朋友经验比较丰富,能说出镜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小朋友对镜十的游戏感兴趣,争先恐后地到镜子前做各种怪模样或观看自己变化的形象。
纸会变魔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 积极参加照镜子活动,发现相邻的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变化与影像的关系,初步感知光的无穷反射现象。
2. 乐于探索研究,操作专注,观察仔细,能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3. 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 初步了解其镜子的特性。
活动准备:
1. 幼儿经验准备:有相关的照镜子的生活经验。
2. 幼儿操作材料:与幼儿人数相等的且大小相同的镜子20面;用胶带纸连接好的镜子20面;自制的美羊羊玩偶20个。
3. 教师操作材料:镜子一面;两面用胶带纸连接的同样大小的镜子;美羊羊玩偶一个;电教设备一套(实物展台、电视机)、《喜羊羊与灰太狼》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照镜子,知道镜子可以照出物体的影像。
1. 照一照小朋友自己。
(1)出示镜子,提问: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2)今天我们一起来照镜子,说说你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3)幼儿照镜子。
(4)交流:你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5):从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脸、看到了后面的老师、看到了桌子、椅子……,原来我们能从镜子里看到这么多东西啊!
2. 让“美羊羊”也来照照镜子。
(1)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音乐并出示美羊羊玩偶,提问:看,谁来了?
(2)介绍美羊羊:美羊羊是羊村里最爱美的小羊,她最喜欢照镜子,今天我们请她也来照镜子,你从镜子里可以看到几个美羊羊?
(3)幼儿请美羊羊照镜子。
(4)交流:你从镜子里看到了几个美羊羊?
(5):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美羊羊。
(6)过渡:那,如果请美羊羊用这样的镜子照一照呢?
二、请“美羊羊”照特别的镜子,初步感知光的无穷反射现象。
1. 出示用胶带纸连接的同样大小的两面镜子,请幼儿观察镜子特别的地方,提问:看看这面镜子有什么特别?
2. 这面镜子真特别,原来它是用两面一样大小的镜子连接起来的。
3. 请幼儿操作探索,要求:把镜子竖直放在桌面上,然后我们请美羊羊面对镜子站中间来照一照,你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4. 幼儿开展照镜子活动,教师了解幼儿活动情况。
5. 交流:你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6. :这真是面奇妙的镜子,我们能从镜子里看到2个、4个、很多个美羊羊。
7. 设疑:那为什么大家从镜子里看到的美羊羊不一样多呢?我们再来试一试吧。
三、尝试让镜子里变出很多个“美羊羊”。
1. 这一回同一组的小朋友可以互相看一看、比一比,谁的镜子里看到的美羊羊多一些,谁的镜子里看到的美羊羊少一些,比比有什么不一样?。
2. 幼儿开展照镜子活动,教师观察了解幼儿活动情况,鼓励幼儿和同伴多做比较,多操作、多探索。
3. 交流:
(1)你有什么新发现,为什么大家从镜子里看到的美羊羊不一样多?
(2)镜子怎么摆放,从镜子里看到的美羊羊会多一些?利用实物展台展示幼儿的操作过程和成果
4. :小朋友发现镜子打开的角度不同,镜子里的美羊羊就会不一样多。那我们再来试一试,是不是像小朋友发现的这样。
5. 交流:慢慢关上镜子,镜子里的美羊羊有什么变化?慢慢打开呢?
6.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两面镜子摆放的位置不一样,镜子里的`美羊羊就会不一样多,当我们慢慢关上镜子,镜子里的美羊羊就会越来越多了。两面镜子你照我,我照你,照来照去越照越多,镜子真奇妙啊!
四、出示万花筒,激发幼儿继续操作探索的兴趣。
1. 这是什么?
2. 这个万花筒是我们张昱皓小朋友和爷爷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时制作的。
3. 请张昱皓介绍:这个万花筒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
4. 三面镜子、四块玻璃片就能变化出成千上万个不一样的图案呢,这太奇妙了,下一次我们一起来拆拆、装装万花筒,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活动延伸:
1. 将操作材料继续投放在活动室,引导幼儿继续操作探索。
2. 和幼儿一起拆装万花筒,进一步感知光的无穷反射现象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百科:镜子,英文mirror,是一种表面光滑,最初古人以打磨光滑的青铜为镜并且具有反射光线能力的物品。有平面镜、曲面镜两类,平面镜常被人们利用来仪容,曲面镜又有凹面镜、凸面镜之分,主要用作衣妆镜、家具配件、建筑装饰件、光学仪器部件以及太阳灶、车灯与探照灯的反射镜、反射望远镜、汽车后视镜等等。
纸会变魔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引导幼儿寻找大自然中的镜子。
3、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月饼盒、水盆、杯子、凹面镜、凸面镜等
活动过程:
1、了解镜子的特征及用途
(1) 师: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
(2) 摸上去感觉怎么样?(滑滑的)你觉得那是什么东西?
(3) (出示镜子)这是什么呀?
(4) 它可以用来干什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镜子?
( 5 )你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镜子?(凹面镜、凸面镜等)
2、探索发现生活中的镜子
(1) 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说出了那么多的镜子,那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也可以当作镜子?(讨论)
(2) 请小朋友到活动室里去找一找。(音乐)
( 3 )提问: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也可以当作镜子的?(幼儿介绍)
( 4 )除了我们找到的还有没有?(举例:眼睛)
3、游戏:照镜子
(1) 师:请小朋友和我玩照镜子的游戏,你们做我的镜子(教师做动作,幼儿跟做)
(2) 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
纸会变魔术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探索秋天事物的色彩和形象的变化,尝试借助画框作画。
2、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自制画框、记号笔、蜡笔、画纸人手一份;ppt;秋天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孙悟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孙悟空)
2、你们知道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的本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的本领到底有多大!仔细看哦!
(1)出示第一幅画,体验色彩的变化。
这是一片绿树林,眼睛不要眨!变!变!变!看我七十二变!(绿树林变成了黄树林)
(2)出示第二幅画,体验形象的变化。
这是一条毛毛虫,眼睛不要眨!变!变!变!看我七十二变!(毛毛虫变成了花蝴蝶)
(二)引导幼儿探索孙悟空七十二变的奥秘。
1、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可真厉害,神奇吗?他是怎么变的呢?
2、教师小结:原来这个本领是需要用到一个神奇的画框和一张可以抽拉的画纸,每张画纸上有两幅画,将画纸放入画框中,利用画框的黑线条将第二幅画藏起来,当画框中的画纸向外慢慢地抽拉,直至第一幅画被藏起时,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3)、幼儿尝试作画。
1、欣赏图片,说说秋天的变化。
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天到了,我们身边事物有什么变化吗?
2、要求:
①遇到黑线条遮挡时要先跳过去再进行绘画。
②画第二幅画之前要将第一幅画藏起来。
③画到最后一条画框时注意小标记的提醒。
3、幼儿创作,利用神奇的画框变出眼中的秋天!
(4)分享成功的喜悦。
有谁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七十二变本领呢?
纸会变魔术教案篇7
活动目标:
发现多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不断增进对水的了解。
体验动手操作和不断发现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糖、盐、果珍、颜料等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现象。
难点:愿意动手操作,乐于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饮用水;小勺、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每组放一个小脸盆,用于倒幼儿操作过的'水;教师用杯(大玻璃杯等)。
方糖、盐、果珍、绿豆、玻璃球等固体物品若干。
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瓶盖上放有颜料。
幼儿用书第6册第8页。
活动过程:
会变味道的水。
请全体幼儿喝水,用情景导入活动。
——你们在喝什么呢(白开水。
——是什么味道的(淡淡的,没有味道)
——我们每天都要喝一些白开水,身体才会健康。
感知水的神奇,白开水变糖水。
——我会让白开水变出甜甜的味道,你们相信吗
——我是魔术师,我来变魔术:变哟变哟,变变变!(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将方糖和水混合。)
请幼儿品尝甜甜的糖水。
——现在你们喝的这杯水是什么味道的你觉得好喝吗
讨论交流白开水怎么会变成甜甜的水。
观察教师将方糖放入白开水,搅拌至不见的操作过程,验证猜测。
——方糖放进白开水里,怎么不见了呢?糖到哪里去了?
——原来糖碰到水就融化在水里了,眼睛看不见它,可是用嘴巴一尝就能尝到它的甜味。我们一起把甜水喝完吧。
幼儿自主探索尝试变盐水。
——(幼儿往杯中倒入温开水。)如果把盐放进白开水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盐还看得见吗?白开水变成什么味道了?(提醒幼儿少放一点盐。)尝一尝。
会变颜色的水。
——你还喝过什么味道的水?是怎么变成的?
动手操作,将果珍加入白开水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果珍放入水中,水除了变味道,还会变颜色。
观察半瓶矿泉水(瓶盖上有颜料)是怎样变色的。
——老师还会用矿泉水瓶来变魔术,请你们仔细看哦!(教师摇晃矿泉水瓶,直至水变颜色。)
——你发现原来没有颜色的水现在怎样啦?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观察瓶盖
——原来是瓶盖上有颜料,颜料融化在水里,让水变了颜色。
——这种水能不能喝(教育幼儿懂得有的水是不能喝的。)
幼儿自主探索用矿泉水瓶变出有颜色的水,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会变魔术的水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也会不见吗?
——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水里都会不见?如果把这些绿豆、玻璃球放在水里又会怎样呢?
活动延伸
在益智区提供更多材料,让幼儿去进一步探究水的溶解现象,感知有的物质能被水溶解,有的则不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