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溜溜 >读后感

读了孩子信的读后感通用8篇

很多人看完书籍之后都会有写读后感的习惯,这是值得肯定的,读后感是对原作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下是好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了孩子信的读后感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读了孩子信的读后感通用8篇

读了孩子信的读后感篇1

读《出卖笑的孩子》有感 趁着寒假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出卖笑的孩子》,是不是光听着书名就觉得它一定很有趣呀?它是当代外国儿童文学家詹姆斯·克吕斯的名作。读后我深切感受到了一个人拥有笑的好处。 故事讲了一个叫蒂姆·塔勒的孩子在生活相继遭遇巨大不幸,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一位神秘的格子先生勒菲特签订了一份稀奇古怪的合同,合同规定:蒂姆把他的笑卖给勒菲特,而获得每赌必赢的好处。慢慢地,蒂姆发现原来笑是那么重要时,他后悔了,于是他下定决心追回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笑,终于他在朋友们的全力相助下,与勒菲特斗智斗勇,最终夺回出卖了的笑,过上了自己所想要的微笑生活。

俗语说:“时间就是金钱。”可换言之,用钱就可以买来时间吗?答案是:不能。同样的,金钱也买不来友谊,买不来笑容,买不来幸福,买不来健康……钱,不是万能的。真正的快乐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无论多么有钱,多么富有,没有笑容,就不会拥有

自己的幸福与快乐!笑,是快乐的源泉,也只有笑容,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同样,无论我们身处逆境还是遇到困难时,我们都不应该放弃,而是应该用笑来面对,因为笑,会让我们重新绽放希望,鼓励我们不断前进,最终去克服困难。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应该出卖或放弃自己的笑,每个人的笑都是独一无二的!相信笑容会带给我们快乐与希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让我们微笑吧,让笑洋溢着我们的生活,与笑共进!

读了孩子信的读后感篇2

想要做一个好孩子,就要正直、善良、努力向上。这是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最大的感受!

故事的主人公金铃是一个快小升初的女孩,她是一个像千千万万个你我一样普通的小学生,成绩一般,相貌一般,但是由于她性格活泼自来熟,特别招人喜欢。金铃的原型就是作者黄蓓佳的女儿,在整本书中我们都能看到作者毫不费力的描写出许多生动的场景,塑造出金铃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金铃是一个很执着的女孩子,一次,张老师见她的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便把她带到自己办公室里,让她做十道计算题,没想到第一题就把金铃难住了,在张老师“可怕的注视下”,她的眼泪珠子止不住的往下流,“没进入状态”的金铃一连错了三道,张老师哭笑不得地想把金铃请出办公室,金铃却死活不肯走,非要把题一口气都做完,结果后面的题她一道题也没错,这让张老师非常纳闷。

金铃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孩子,那天她放学回家走在巷子里,遇到了爷爷突然死亡,父母离异无人认领的幸幸,并把她带回了家,请求她妈妈收养幸幸,为了让妈妈收养幸幸,她甚至立下“考到90分”的誓言,可见她非常有正义感、同情心。她生来就是一副“妈妈”的性格,很会照顾人,幸幸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利利索索,俨然一个小母亲的样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幸幸总算是留了下来,可是没过几天,幸幸的妈妈就把幸幸送到幸幸外婆家里去了,金铃非常不乐意,因为就是这家伙抛弃幸幸,把她丢给爷爷照顾,然后转身就组建新家庭的,金铃认为这样实在是太过分,但是法律明明白白地摆在那,是不能把幸幸留在自己家里的。

整体读下来,我越来越喜欢金铃这个可爱的女孩子了。因为这本书写的特别真实,仿佛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金铃遇事的反应和做法和我们差不多,书中对我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的心理描写也拿捏得很准,到了高年级之后,几乎所有人都会有任何事都想自己解决的倔强劲儿,相信我也一样,我希望自己可以从书中吸取到很多经验,像金铃一样努力做一个好孩子!

读了孩子信的读后感篇3

我读了《水孩子》这本书后,我感受到:汤姆从小就失去父母,他因为没有受过教育,还跟着他的师傅到处扫烟囱,因此他养成了许多坏习惯,比如:不讲卫生,自私,撒谎,肮脏。

有一次他和格兰姆斯去哈特荷佛府扫烟囱,因为哈特荷佛府的烟囱又大又曲折,汤姆迷失了方向,闯进了艾莉的房间。被人误认为是小偷,所以慌慌张张的逃走了。他不知不觉得走到了凡谷,受到老婆婆的帮助。后来,他在河里洗澡的时候变成了一个水孩子,他进入水里后才发现自己的身体变成了4英寸,不过他现在才知道原来不穿衣服是一件多么快活的事。但是他的坏习惯仍旧在毒火攻心,他在河里常常捉弄小鱼小虾。自从他登上仙人岛以后,仙人对他说:你的一个人去,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鼻子嗅,自己睡的床自己来铺,自己玩火烧自己的指头……在惩恶仙人和福善仙人的奖励和惩罚下,他渐渐地改掉了坏习惯,变成了一个正直,诚实善良的孩子。他在世外仙境见到了他无恶不做的师傅。后来,格兰姆斯在汤姆的改造下也变成了一个好人。

我在汤姆的身上学到了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我还学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读了孩子信的读后感篇4

国庆中秋小长假里,我看了一本叫《我要做好孩子》的书,这本书的主人公是金铃。

金铃,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善良、热爱生命、性格开朗、大方宽容、有爱心的小女孩。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却依然十分自信。

?我要做个好孩子》这本书主要讲了女生金铃活泼可爱 、善良正直,可是却学习马虎、成绩平平,为了做个让爸爸妈妈和老师满意的“好孩子”,她真的付出了种种努力,可是结果总是和事先想好的不那么一样。同时,为了留住心中那份纯真,她也向大人们作出了许多“抗争”。在金铃的想像中,因学习好而被老师夸奖、受家长喜爱的“好孩子”就是猫,而那些学习一般、不被看重的孩子自然就是老鼠了,不幸的是,金铃就是这样一只老鼠,而且还是一只“胖老鼠”。金铃最后付出了种种努力,最后成为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了……”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强化班那个故事。金玲因为不小心说漏嘴,使得强化班的孩子越来越多,最后转移到张灵灵家学习。进而引起了扔垫子事件,开始老师冤枉了金玲和尚海,而最后金玲却能不凭借父母的力量自己解决这件事,使得老师向他们道歉。从此,金玲决定要做好孩子,一个学习好的好孩子。

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我应该向金铃去学习。

读了孩子信的读后感篇5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我要做好孩子》,作者是黄蓓佳。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六年级女生金铃在成长过程中和老师、家长、同学间发生的故事。在故事的结尾,她信心满满地跑入了升学考试的考场。

我非常喜欢金铃这个人物。她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热心肠,遇到什么事都会出手相助,十分乐于助人。不单单如此,她在遇到冤枉自己的事情时,也不会软弱地退缩,而会勇敢地对抗。同学间的矛盾、老师的误解,甚至是借伤势敲诈,她都一一解决,连她妈妈都自叹不如,说自己一个大人都没有小孩子干事利索。

读了这么多,你一定认为金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孩子。我也这么认为,可她的老师和妈妈却认为她不够好,认为她成绩不好,是因为没有去努力,尤其是她妈妈还去医院给她查智力。难道金铃没有努力吗?难道成绩不好就代表她不好吗?假如说有一个孩子,门门考试100分,但不懂礼貌,也不会自理,他是好孩子吗?和金铃相比,他们俩到底谁更好?所以啊,“好孩子”是个复杂的概念,更多时候指的是内在的品质,而不是外在的分数。可为什么这些家长一味追求分数呢?每天都是“你看看你多笨”“你瞧瞧人家”总在无意或有意中伤害了我们的自尊心。

金铃她乐于助人,坚持正义,有一副好心肠。这让我很惭愧,因为我总是不够乐于助人,遇到什么事瞅一两眼就走。这一点,我要向她学习。

希望每一位爸爸妈妈都要懂得,分数不是重要的,内心的品质才是成为好孩子的关键因素;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真正的好孩子!

读了孩子信的读后感篇6

这两年,关于孩子起跑线的讨论越来越多,反映了大家对社会分层越来越焦虑。对大多数父母来说,无论什么出身,想必都愿把最好的给孩子,当然也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这本耶鲁法学院教授罗伯特。帕特南写的《我们的孩子》一书以访谈的形式比较了美国中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差别,读书过程中,结合自己和平时接触的父母们的教育方式,深感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社会阶层确实已成为影响孩子的重要因素。

案例一:克林顿港的切尔西和大卫

切尔西家属于美国的中上层阶级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条件优渥。对于切尔西的母亲来说,养育孩子是她的头等大事,她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学习上从不间断对孩子的督促,每年的生日派对也会为孩子精心准备,而且,她还会在学校里为孩子挺身而出,投身到学校事务中的热心程度远非其他家长所能及。此外,她还鼓励孩子平时做兼职,暑假做暑期工,让他们明白“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孩子们从小就确定了上大学的目标。

大卫出生在下层社会,没有完整的家庭,没受过像样的教育当然也就没有像样的工作,过着焦虑、孤独、毫无希望的生活。

作者提出“这一代人的收入分配可以影响到下一代人的机会分配”,“父母的财富对社会流动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笔财富相当于非正式的保险,允许孩子们承担起更多的生活风险,有机会寻求更丰厚的回报。”

案例二本德镇的安德拉和凯拉

安德拉出生于上层阶级家庭,他的父母关心他的成绩,支持他培养兴趣,为了他的就业动用社会关系为他提供指导,成长于这种宽裕的家庭环境,安德拉本人性格也是开朗乐观,对自己的家庭始终感受着异乎寻常的温暖。

凯拉出生在不完整的下层阶级家庭,贫困、流离、无人关心的生活环境也造成她抑郁的性格,甚至认为这个世界充满恶意。

案例三亚特兰大的德斯蒙德、米歇尔和劳伦、伊利亚

这个案例,作者选择的均是黑人家庭,主要是为了控制研究对象受到种族这个变量的影响(美国人做研究确实严谨),通过这个案例作者想看看不同阶级为人父母者的教育模式。

德斯蒙德出生于上层黑人家庭,拥有双亲的关心,他母亲的理念是“父母必须时刻准备着,为子女提供支持,给出建议,传达理智的答案。”

米歇尔和劳伦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她们的母亲凭借自己的奋斗也能为几个儿女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她的教育理念则是“重服从而非自由成长、“抽打”而不是讲道理、关注人身安全而不是语言能力”。

伊利亚成长于新奥尔良和亚特兰大的黑人贫民窟,被父母所抛弃,生活在难以想象的暴力中,成长过程谈不上教养和监护。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一些研究成果,比如婴儿的大脑如要得到健全的发育,就需要成年人耐心和细致的关照。再如父母如果同孩子关系融洽,平时周全呵护自己的子女,那么就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韧性,能够缓冲原本可能会把青少年击倒的压力。还有从孩子七岁开始就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技巧,比如分工合作和倾听他人谈话、培养他们的社会信任度,未来就可以有效地增加孩子的社会机遇。

作者也提到了在美国上层阶级家庭更多采用“精心栽培的教育”,上层阶级的父母同他们的子女有着更平等的关系,更愿意同孩子讲道理,让孩子出于内心愧疚而改正自己的行为;相反,下层阶级的父母则更容易采用体罚的手段来达成管教的目的,动不动就是一顿抽打。

案例四特洛伊中学和圣安娜中学

这一章比较的是美国不同阶层的孩子接受的学校教育。作者提出基于收入差距的居住分隔,已经将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分流到不同的学校。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都特别用心地为孩子挑选最优的学校。由此,作者指出:你的同学是谁?你和哪些人一起上学?这是大问题。

首先,学生如果来自于富裕、高知的家庭,则他们也会把父母作为资源带入所就读的学校。

其次,有钱人家的孩子还能把家长的财富带到学校。(还记得北京某个小学一次兴趣活动,某位小学生的父亲开直升机去学校的事吗?)

再次,同辈压力,特别是同学之间的压力,也是促成优异学业表现的重要推手。

在比较富人家孩子和穷人家孩子大学入学比例后,作者也说了“穷人家的孩子仿佛在脚踝上绑着千斤巨石,越往上走,越步履艰难。”

案例五邻里社区

这一章主要是讲的不同阶级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孩子的影响。美国上层阶级的父母通常都拥有广泛的“弱关系”(在不同的社交圈子里都有非正式熟人),这种广泛的社会网络处处保护着他们的孩子。而底层社会的人们缺乏有用的弱关系,在寻求社会帮助时所能依赖的往往只有家庭和邻居。

有钱人家的孩子能获得更多、也更有价值的非正式指导,这种非正式指导更加剧了穷孩子和富家子之间的见识差距。富家子可以轻而易举地理解通向机会之路的种种制度,而且游刃有余地运用这些制度为他们服务,穷孩子往往就不得其门而入了,因此错过了向上走的机会。

作者在最后从社会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帮助穷孩子迈开双腿,追赶人生路上领先的富家子弟。

读完本书,对作者的很多观点我感同身受。就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来说,我出生于一家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并不富裕,但好在父母勤劳节俭,愿意供子女上学,我和姐姐都顺利取得了高学历(我硕士毕业,姐姐博士毕业),也在二三线城市立足了。有时候我也会想若我出生条件再好点,命运或许也会大不一样吧,不过我知道在父母的能力范围内,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对他们我唯有感激。

通过观察我的同事,我也发现,出生较好的同事们的人生路也几乎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比如出国留学、毕业后安排进一个比较好的单位等。自小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她们早已对规则谙熟于心,利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更容易踩住职场中的上升机会。而出生一般的同事大多都是“埋头拉车型”的,可能干了更多活、承担了更多的任务,却始终在原地徘徊,真的是印证了“穷人家的'孩子越往上走越步履艰难”这句话。

尽管“步履艰难”,可我还是想鼓励自己:努力吧,差距也是可以缩小的。

读了孩子信的读后感篇7

水孩子,大家一定会想到:“咦,怎么会有水孩子呢?莫非是在水中长大的孩子。”“不,不是。”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吧!

?水孩子》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脏兮兮的扫烟囱的小男孩,名叫汤姆。他天天都被师傅欺负。有一天,他到一个庄园里扫烟囱,在烟囱里迷了路,被庄园里的人们误会为小偷。在他们的追赶下,汤姆跑到了温德尔。他到一条河里洗澡,洗睡着了。等他醒来就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只有四英寸长而且脖子周围长了一圈腮的水孩子。其实是仙女把他变成了水孩子。从此他便开始了在水里的生活。他从一只水獭那儿听到了一些关于大海的事,他很想去大海里。后来,他借助一次下雨时河水涨起来的机会,来到了大海里,与其他的水孩子们团聚了。可汤姆很淘气,经常惹事生非,捉弄海蟹和海葵们。经过仙女们的教诲,他终于变好了,不再欺负比他弱小的小动物了。后来,仙女给他一个任务,让他去闯荡世界,去帮助他不喜欢的人、去干自己不喜欢的事。经过了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任务,成功地成为了一个大男子汉,长大后还成为了一个科学家,能设计很多的东西。从此以后奇小淘就不玩水了,他当上了这个城市的市长,还为城市里修建了许多漂亮的喷泉。

这个故事告诉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去为大家做好事。

读了孩子信的读后感篇8

今天我读了《水孩子》这本书,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扫烟囱的小男孩汤姆从小就受师傅格林姆的严厉管教。有一次,他和师傅去一个大户人家扫烟囱,可是汤姆不小心闯下了大祸,吓得他到处跑,最后在仙女的引导下,跳进了水里,并且变成了水孩子。起初,汤姆还是像以前一样顽皮,在水里,他经常跟各种动物捣蛋,后来在仙女的帮助下,小汤姆逐渐长大了,也成熟了。最后仙女派他去帮助师傅摆脱困境。一开始,小汤姆很不愿意去,因为他非常怕师傅会再次把他变成扫烟囱的小孩。可是仙女告诉他,一个人如果想成功就不能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最后,小汤姆最终战胜了自己,鼓起勇气去帮助自己的师傅。在经历了各种考验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个善良、可爱的水孩子。

文中的汤姆,一开始是一个很调皮很爱捣蛋的孩子,到了最后,他变成了一个非常有爱和善良的水孩子,所以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到最后一定有很好的结果。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豆孩子读后感通用5篇

女儿信的读后感最新8篇

风的孩子读后感通用6篇

给战友的信的读后感最新8篇

树孩子的读后感通用6篇

风的孩子读后感通用5篇

被偷的孩子读后感通用7篇

数孩子的读后感通用5篇

哄孩子的观后感通用6篇

蚌孩子的读后感通用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804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