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溜溜 >读后感

经瓷哲学读后感8篇

读后感不仅是对书籍的赞美,还是我们对文学价值的理解,读后感可以是对作者风格、语言运用、文学技巧等方面的评价和解析,下面是好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经瓷哲学读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经瓷哲学读后感8篇

经瓷哲学读后感篇1

三年的研究生生涯马上就要结束了,自己到现在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真的很惭愧。三年来读了很多稻盛先生的书,他的很多哲学思想我都是赞同并且想要去做到的,但是真的如他所说,一定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能做得很好。

京瓷哲学这本书是京瓷员工内部交流的手册,内容充实,它里面包含了京瓷从创业之初到成为世界领先企业所坚持的一贯作风,它不仅仅是一本经营哲学书,更是一本做人之书。

我们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但慢慢才发现我不是真正的乐观开朗,有时候我会在意别人的看法,有时候我会抱怨牢骚满腹、有时候也会嫉妒别人,这些都是我之前不曾意识到的,原来我内心还是很多负面情绪的,但是现在的我慢慢的学习真正的乐观开朗,慢慢的去不理会他人的目光,学着不抱怨、不发牢骚、不妒忌别人,真正的祝福别人,真正为他人着想、懂得去感恩、感谢身边所有的人。人生短暂,我们何苦要为难别人又为难自己呢。

贯彻完美主义这一点自己做的也不够,一直以来粗枝大叶、毛毛躁躁的,经常只是追求完成工作,而没有对自己更高的要求。以后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争取事事做到最好然后再争取做到完美。

感谢三年来我的导师林老师能够用稻盛先生的哲学指导我们,让我在课题组这个小家庭里面找到了温暖,得到了友谊。在这个小集体里,我们如兄弟姐妹一样相处,我们一起徒步,一起吃火锅、一起玩游戏等等,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以后美好的回忆。

经瓷哲学读后感篇2

京瓷哲学是一门艺术,稻盛先生用他的理念让京瓷、kddi和日本航空闻名于世,并且京瓷、kddi都进入世界500强,让人叹为观止。《京瓷哲学》又是一位良师益友,稻盛先生的理念为我们答疑解惑,如何度过美好的人生,如何经营------总之,这些都是他呕心沥血累积经验所得。读过后,时而如沐浴春风,时而醍醐灌顶,让人获益匪浅。

说实话,稻盛先生阐述了诸多道理,有的我不能完全深刻理解,他站在企业家的高度,我站在员工的角度。我想分享的是,作为一名销售,我从书中领悟到的销售应具备的素养。

01拥有美好的心灵

我理解就是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染你身边的人,具备和谐、真诚、谦虚、感恩、乐观的心灵。如果一个人卑鄙、狂妄自大、愤世嫉俗、悲观,他的人生将会是灰暗抑郁的。因为思维方式决定了行为处事,消极的态度将会影响人际关系,工作结果,没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客户更加不喜欢。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曾经拜访客户时遇到一件事。那是一位刚刚调到新部门的领导,由于原来的职员有的是在该部门很多年的老油条,“资历深厚”很难沟通,可以用狂妄来形容他们,压根不买新领导的面子。新领导安排工作给他们的时候,矛盾显现,他们不服从安排,没有人愿意执行工作。而我作为旁观者看出了这一幕,我知道这位领导此刻的心情肯定很糟糕。我来到他的办公室,看出来他还没有消气,我安慰他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相信他能够处理好这些工作,能够应付这些人。原本我和领导没有那么熟,可以冷漠的离开,但是我出自本心的关心让他感受到我的真诚,那之后领导对我很关照。至今他还会提起此事,而我当时什么都没想,没想到会给他这么大的鼓舞,我意识到为人善良的心灵如此重要,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

02精益求精的精神必不可少

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脚踏实地这些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素养,从小我们就在书本上学习这些大道理,能够促进我们更好的工作生活,适应社会,战胜困难,树立信心。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些品质是需要有意识的培养而后天形成习惯。

比如,完美主义精神,什么是完美,同样一件工作,给两个人做,在完美程度上会有差异,在对比之下,更容易理解。完美主义者会更加注意细节,而太粗心容易忽略很多,甚至是草草敷衍工作,对付的心态。曾看过的一个微信小视频,讲的就是两个职员,一个资历久一些,一个是短一些,领导提拔了后者,前者不服气,领导说,我安排给你一个工作,同时安排给他一个工作,有一批客户要来公司参观你去落实一下,你们同时反馈给我。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追求完美的后来者,注意细节,做事认真,考虑周到全面,想到了各种结果方案,顺利晋升。资历久的人也无话可说,你付出了多少,回报也会同等的给予你。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或者应该说是就给具备某些优秀素养的人。

再比如,自我燃烧,稻盛先生提出来,企业需要自我燃烧的人才,我们要有意识去培养自己,选自己喜欢的职业更加有利于培养,爱上自己的工作才不觉辛苦,全身心的投入并且取得成功,必然会产生成就感,如此反复的成就感会让你爱上工作。同时坚信自身蕴藏着无限的能力,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如果我们不比别人聪明,那么笨鸟先飞,无可厚非,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平凡的努力使自己获得无限的进步。像稻盛先生一样,要给自己一个目标,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后天要比明天好,每天进步一点点,量的积累会达到质的变化。稻盛先生让我们从潜意识里自我激励,深入人心,加上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细心学习,争取创新,反省总结,我们就会有所成就收获。

同时,精益求精要求我们工作细致到量,每月,每周,每天。销售除了做业绩还有一点就是回款,要做到每单心里有数,亏本的买卖可以舍弃不做,没有必要接增加工作量又降低毛利率的业务。在无比大的竞争和价格战之下,我们要想方设法做优质的业务,另辟蹊径。总之,迎合公司发展需要,需要利润最大化的时候我们就要做利润高的业务,并且在力所能及的方面以身作则降低费用。

03统一方向,形成合力

认同公司文化,跟随公司,共同进步。例如,公司在倡导阿米巴经营,那么无论经营本身是否完全适应不同的企业,也许会遇到问题,我觉得首先要认同他,毕竟是那么多企业家奉行的道理,领导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执行。要相信即使有些小的问题,也会在实施过程中慢慢改善。而不是不接受,不去适应,小我要跟随大平台的步伐才会长足发展。阿米巴经营后,每个部门都有新的变化,工作或者多了或者少了,我们都在学习进步,为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做贡献。我们意识到自身创造价值的重要性,首先要能养得起自己,与此同时为公司贡献利润,提升了每个人的责任感。稻盛先生的阿米巴经营哲学,全员参与经营,汇聚凝聚力的企业,会创造出惊人的成果。利他之心,将会使企业得到发展,使个人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收获。

最后,引用稻盛先生的哲理,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希望每一个人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善于总结,积累经验,趋利避害,成就自己,无悔人生。

经瓷哲学读后感篇3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并对如下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一个判断虽然不见得比另一个判断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这一意义来说,它却可以比另一个判断更好。这就暗示了实用主义。”

读到这句话,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学习第六章决策时,讲到行为决策理论时提到了西蒙的“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们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多种多样,我们会综合自身的用途、预期价位、实用性等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挑选自己满意的电脑并作出决策。

前两天听老师的录音讲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该呆的那个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灵活。其实“满意性原则”就是一种灵活,不应该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满意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学会适度的降低目标,也会是最优的结果。

第二,亚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学说所主张的是,适度的资产才最能够与德行结合在一起:“人类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财货才能获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财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灵上与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养却只有适度的身外财富的人们的身上才能够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无用的身外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们的身上找到的”。

抛开亚里士多德不信仰“平等”的观念不谈,我同意以上的观点。身外财货是需和德行、品质相称的.,比如医生要有“医德”。医生需要有过硬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只有“德”“才”兼备换来的“自身财货”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当今社会风气过多的抬高了“身外财货”的价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义,即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所以一些商贩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图,却早已对“诚信”置之不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偶像剧,动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华单身公寓。或者遇到一个“霸道总裁”,从此咸鱼翻身。

针对这些虚构的偶像剧,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正处于追偶像剧而又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对这样的生活抱有幻想,这就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社会风气,传达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财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与德行、高尚的品质相称的。

经瓷哲学读后感篇4

文艺复兴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宗教改革也并不能突破神学的藩篱。在哲学层面上,十五、十六世纪的西方仍然处在精神蒙昧的暗夜之中,是科学的启明星为其拉开了黎明的大幕,从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到莱布尼茨,不同领域,他们在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发展。罗素的这部《西方哲学史》带我们重新回顾西方哲学发展的那几百年,梳理西方哲学的发展。今天我就来浅谈一下科学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天文与物理为科学奠基,对中世纪哲学观的冲击,始于天文学的领域。哥白尼提出日心学说的可能性假设而被教会烧死,他最伟大之处,可能正在于不以权威教条和直观感觉,而以事实依据做判断,并且大胆提出假设的精神,这也正是科学的精神所在。新天文学的冲击是必然的,西方涌现出了许多的天文学家,泰寇·布剌、布拉赫、开普勒、伽利略等,他们有的支持旧天文学,有的支持新天文,其中伽利略自己制作了一架望远镜证明了开普勒的一些推论假设。他在力学上的成就最大,提出了惯性定律。但是异端思想的泛滥当然让天主教会倍感威胁,于是伽利略一再受到宗教审判,并被迫表示了悔改。在那个年代,科学之路可谓荆棘重生,险象重生,科学家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做科研。终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远在英国的牛顿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了行星理论中所有事实。

这四位科学的先驱,将十七世纪的欧洲引向了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的昌明刺激了哲学的进步,十七世纪的哲学仍然带着神学的桎梏,同样需要开拓者们披荆斩棘,为我们开辟道路。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大家耳熟能详,他在追求理性的同时又强调信仰的胜利,对哥白尼和开普勒的学说嗤之以鼻,对正在发生的科学事件也一无所知。托马斯·霍布斯则在政治哲学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他主张极端的王政政见,在《利维坦》和《公民论》中提出,人人生而平等,但每个人都希望自身自由,又希望能控制他人。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出现,对近代哲学体系的创立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被称为西方近代哲学的三座丰碑。他们很好的继承前辈的理论,并发扬光大。

与很多朋友初读这本书的感受一样,让人感觉枯燥且晦涩难懂,考验个人意志,单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完整读完这本书的人就有很多收获。对于哲学,我是非常感兴趣的,它能让你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本书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经瓷哲学读后感篇5

?西方哲学史》我选取了梯俐、伍德编著的版本。正因看到有些书上评论说:它拥有更通俗的解释和客观的立场,因此就选取了它,望读能让自己对哲学史有个基础性的了解。此刻花了一个多月的时刻把它读完了,但留在脑子里的东西不是很多,还好,我做了笔记,能够随时翻来看看,而不用整天抗着那本厚厚的书。

这本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希腊哲学、中古哲学、近代哲学。每个部分后面也包括了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以及哲学流派。当然凡是影响重大的哲学家和流派所做的说占的资料都是比较多的,如柏拉图,奥古斯丁,康德等人。当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惊讶的是它讲的是自然主义哲学,这点让我很不解。正因我总觉得自然是跟科学有关联的,跟人文扯不上关联。而到读了后面的具体资料时,我才真正的搞明白是怎样一回事。正因哲学的起源和发展是离不开一些条件的,而自然条件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的希腊哲学是自然主义的哲学的一个原因吧。在这个部分里,人们主要去探究了事物构成的。的本质,是户外还是静止?读完这个环节的时候,我已经不知道事物到底是有什么构成的了。但当我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思考的时候,我才有了自己的概念。但是我却有个疑问:马克思关于世界本质的认识是不是也存在问题呢?后面主要讲了希腊哲学顶峰时期的状况,即我们耳熟能详的三个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于这三个人物无论是文学还是教育学都是讲的很多的。我觉得这个时期的哲学是任何一个年代都无法超越和凌驾的。有人说苏格拉底的思想到此刻都影响着西方人,也有人说苏格拉底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发展,

由此可见这时期的哲学的价值。

第二部分是中古哲学,我对这部分哲学很感兴趣,源于我对宗教的兴趣,正因我是在三种宗教信仰的包围中成长的,但是我没有宗教信仰,多种宗教环境让我失去了信仰,我始终都把宗教当成了一种文化,我也始终不能明白他们做祷告、礼拜以及跪拜的行为。个性是我的同学中不少都是都穆斯林,他们一向告诉我说,你不是穆斯林,因此你不能明白作为穆斯林的骄傲和自豪,当然你也不能明白我们的拜功。我确实感受不到他们的那种虔诚,正因我总觉的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就应是一个无神论者,为什么还会笃信虚无的神会赐予我们所有呢?这是我的一点困惑,也困惑了我很多年了!

其实读这一部分时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这时期的哲学家大谈特谈神或者是上帝的时候,我开始怀疑我自己了。在看了他们那么多论述后,我竟然出现了坚信上帝存在的倾向,还好,这个时刻很短暂,我是唯物主义者,由此我觉得宗教对人的“杀伤力”很大。我是带着神秘感来读这部分哲学的,但是最后并没有多大的神秘感,因此我觉得中世纪的哲学,正因某种原因提前给自己蒙了一块面纱,面纱背后,其实什么也没有,但是中世纪的文化艺术,还是很值得人们去欣赏的,我比较喜爱以中世纪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和电影,原因是充满了激情,浪漫,自由与反叛。

第三部分是近代哲学,他离我的年代比起前两部分是近的,可在明白上却趋向了一种复杂。当应对这个部分的时候,我很激动,正因不会像中世纪带着宗教的束缚,而是一点点的展露出科学精神的曙光,用科学的规律性的东西去解释世界和礼貌,心里仿佛一下子亮堂了许多。尽管如此,但它并没有完全同经院哲学决裂,神学的偏见依然存在。然而当哲学走到康德那里的时候,他说,休谟把他从“独断的睡梦中唤醒”,同时他也把我从理性的梦中唤醒了。他说:“一向到此刻为止,哲学是独断的,它往前行而没有预先批判它自己的潜质,此刻务必批判或开始不偏不倚的考察理性一般的潜质”。于是有了他的三个批判,对我而言,是种风暴。正因我没有怀疑过理性,而且崇尚理性。此刻看来,我有点错了,理性也会存在问题,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想过的问题。

当读到黑格尔的时候,我再一次激动了,正因有部分资料我能够明白。之后我才找到了原因,是正因我所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部分是源于黑格尔的哲学。我觉得他的'伟大不仅仅是提出自己独具特色的观点而且促进了哲学史和宗教史的发展,在他之后产生一批哲学史家如费舍、策勒尔、文德尔班等。再到之后,我觉得哲学真的是飞跃了,但是也越难解读了。我对胡塞尔真的是提不起兴趣来了,海德格尔给我比较诗意的感觉,看到他仿佛看到美丽的诗意的栖息的生命,但是他的《存在与时刻》让我很痛苦。还是很喜爱他那句话:朝向死亡的存在,人的全部存在交织着因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而引起的杯具性的焦虑和苦恼。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句话,让我有了活着的勇气,以前把死亡看的很不开,此刻看开了,死生相互依存,活着是为了死亡,死亡是另外一种活的方式。一向都用这些话来安慰自己,正视死亡和杯具!我想我会坚强的应对……生活中随之而来的一切!

这本书读完我总体的感觉就是:脑子一边是水,一边是面粉,搅搅成了浆糊。我觉得如果不对里面具体的人物及著作做详细的阅读的话,仅凭史上带给的资料,是很难读懂这些哲学思想的。通读之后我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当别人提起伊壁鸠鲁,施特劳斯,伯格森等人的时候,我不再陌生,但是也只能到达见过的水平。我想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反复去阅读做到整体的把握,给我的专业学习带给帮忙。

经瓷哲学读后感篇6

丹纳的《艺术哲学》,相比《美学》,这本书比较容易理解,而且观点错误的比较少,比较适合我们青少年读,我认为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把艺术史研究与美学研究结合为一体,提供了在以后搞艺术的具体实际情况,而不是像普通哲学一样的普遍规律。

他认为,艺术作品从属于一个总体,艺术家应该从整体实际出发在结合现在的世界情况,丹纳进一步提出,把种族、环境和时代作为艺术的三种基本要素。所谓种族,是指一个民族在生理学和遗传学意义上所固有的性格、气质、观念和智力等方面的文化倾向。这种倾向是一个民族的先天本能和最稳固的原始特征,极少受环境的迁徙和时代变革的影响而变化。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前者指物质环境,包括种族生存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自然条件;后者指风俗习惯和精神气候,其中包括政治、战争及民族性格和生活情趣等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他看来,种族是艺术的内部的精髓,而环境则是艺术的外部影响。而时代则是内部主源在下外部影响。在丹纳的体系中,人类一开始,在环境的一定推动下,通过时间的作用,规划艺术特点,艺术风格等等,当这些达到一定的程度,则形成了地域行的艺术,比如说:中国和欧洲的不同,开始是因为环境和种族的截然相反,达到一定程度,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他还提出了怎样判定艺术作品的的价值,艺术作品再现种族、环境和时代特征的程度及效果。一共有三条:特征的重要程度;特征的有益程度;效果的集中程度。

艺术也是一个形成,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建筑设计应该跟当地的文化,环境,时代,种族,信仰,资金,技术,形体的大小等互相吻合,达到一种有机的整体,这才叫艺术美。

看了丹纳艺术哲学读后感的人还看了:

1.关于艺术哲学的读后感

2.对艺术与艺术哲学的哲学初探论文

3.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论文(2)

经瓷哲学读后感篇7

有幸读到了稻盛和夫先生被企业界人士推崇的经典之作《京瓷哲学》,浅显地理解了一些老先生的经营哲学思想。尽管日本有很多的情况与中国国情和文化不同,也无法全部照搬书中的经营之道,但是细细品读,仍然能够给我带来很多的启发和感悟。尤其在读到第二章经营要诀中的“重视独创性”部分,确实是颇有感慨。其实,创新并不神秘。

老先生在书中,强调了关于“重视独创性”的几个要点。

01、独创性产生于,把“承诺”转变为“现实”的过程

一个企业,并非原本就具有优秀的技术实力,而是要有勇气面对客户的新要求,敢于尝试别人所不能、敢于承诺别人所不敢,甚至是“撒谎”而取得新订单。之后按照“全员参与经营”的原则,“统一方向,形成合力”发动所有人的力量,以客户的需求倒逼出创新。或许没有现成的技术和设备,没有现成的供应商,但是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建立必胜的信念,全力以赴去做。秉承着“临阵磨枪,临渴掘井”的经营之道,激发潜力就可以大概率地获得成功。

例如,开关巴承接的永磁开关的业务,对于我们而言,是全新的产品,没有经验,没有技术,但是我们向客户做了交付承诺,倒逼我们全力以赴研发,持续优化,经过整合公司的资源和凝聚集体的智慧,如今我们基本掌握了这款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按时按质交付给客户。

阿米巴经营思想的原点,如“只在必要时购入必要量”,“杜绝无用库存”等,都是源于这样的思维模式。其实,创新并不高端神秘。置于死地而后生,濒临穷困而思变,都源于内心的坚持和承诺而促发创新。

02、每天坚持不懈的小创意,促成伟大的技术

任何一个源于承诺的创新,都会有技术的积累。任何技术的积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技术的积累中,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小创意和小改进。很多的技术创新就是小创意的积累和灵活运用。

例如,在工作中,开关柜的接地连续性解决方案项目,首先彻底解决了一种柜型tps6d,那么就可以移植到其它柜型,如,tps7以及永磁开关。只要坚持不懈地积累小改进和小创新,伟大技术的诞生是水到渠成的事。

03、自己独立思考,亲身实践

这一点主要是强调独立思考,亲身实践。我理解稻盛和夫先生的本意是说,既然是创新,那么就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但并不排斥学习和借鉴。哪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每一个企业和面对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特点和不同。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有效的。基于稻盛和夫先生最质朴的经营之道“遵循原理原则”,用最朴素的常识,用普遍性的思维去独立思考,我自己该怎样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了方案和计划后,勇于在实际中践行创新的措施方案。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太多的实例,何尝不是基于实际而制定解决措施。那些可借鉴的经验都要或多或少地做修订后,才能完美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是经过了独立思考而实践的结果。

在书中稻盛和夫先生说正是基于这些理念,秉着“独立思考,亲身实践,敢于打拼”的思维和习惯,在对电信业一窍不通的情况下,敢于挑战“不可能的任务”,促使了第二电电这个同样伟大的公司的诞生。

其实,获得创新性的实践方式,并不存在什么高深莫测的秘诀。只要改变一下思维方式,面对困境,建立信心,具有使命感,独立思考,坚持不懈,亲身实践,必将能孕育出创新和伟大的创造。

经瓷哲学读后感篇8

季羡林,一代国学大师,一生忙忙碌碌,致力于国学、哲学、伦理学、佛学等方面的研究,除了写下不计其数的优美文章外,还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哲学道理。

这学期以来,品读了《听季羡林讲述人生哲学》这本书籍,感触颇深。在书中谈到: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五常;一寸光阴不可轻的惜时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知恩、感恩、报恩态度;还有去意不留,宠辱不惊的处事态度;不完美才是人生的人生观等。联系现实生活,这些道理真是句句经典,字字精华。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讲求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道理,故而人伦五常一直都伴随于我们生活中,一直都是我们处理亲情、友情、爱情的准则。季老在其他文章里常常说道:这世界上毕竟也有一些“坏人”,但是请相信觉大多数的人是“好人”。我想季老所说的这些“坏人”里许多就是因为不守五常之人,做事不能名正言顺之人。倘若人人都能坚守“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的伦常准则,社会必将会和谐安定,人们的生活也将是快乐的,而那些所谓的“坏人”也将不复存在。

时光匆忙,没人能够让其留下脚步;岁月无情,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它的雕塑作品。岁月如刻刀,刀刀催人老,怪不得古人会有沧海一粟感叹,又会有孔子的“逝者如斯夫”的感慨。的确,人的一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世间万物要说公平,熟能与时间老人相比呢?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一天24个小时,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将来还是一样。因此不要去感叹时间的短暂。鲁迅曾经说过:“时间是挤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做的并不是要去感叹与抱怨,不是虚度光阴,浪费生命,而是要想想怎样去合理利用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样时光的匆忙流逝对于我们的人生又有何妨呢?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留下这样一段精彩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告诫我们不要浪费自己的人生。人生短暂,我们应该如何才能让自己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呢?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不久的将来不会感到后悔呢?这一切的一切数不完的问题提醒我们,人生是公平的,现实是残酷的。好好把握现在的时光,不要让今天成为明天的遗憾,就像季老那样,到了年老的时候还是坚持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是精彩,这样的生活才是美满的。

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甚至陌生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知恩不报枉为人。前面说过,季老常说这世界上毕竟也有一些“坏人”,但是请相信觉大多数的人是“好人”,在季老的一生中,他就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于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他都会铭记于心。季老在其一篇文章《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胡适但是是北大的校长,曾经对季老帮助过,季老为了感恩、报恩,特地为胡适之先生写悼文。这是何等的大事啊,当时那种情况下,大陆那么多良师益友没人敢为胡适之先生写悼文,季老身边的朋友还提醒他不要为胡适写文,最后季老为了感恩还是写了这篇感人的文章。做人要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否则就枉过一生了,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我们需要感谢的人: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成人,这份恩情我们一定得好好报答;朋友,在你不如意的时刻为你伸出援助之手等这些恩情我们也要铭记于心。

季老一生执着于事业,珍惜时间,能够知恩、感恩、报恩,为后人树立好榜样,我们一定要好好向他学习,遵循五常,做时间的主人,做知恩图报的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拥抱日读后感8篇

西西鲁读后感8篇

我们读后感8篇

故事读后感模板8篇

绝境狼读后感8篇

情人读后感8篇

清诗集读后感8篇

自立读后感8篇

读美学读后感8篇

读后感78字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976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