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依据实际展开教案的制定,那个人的教学效率是很难得到提升的,写好教案是能够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好好展现自己实力的,以下是好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诗歌《窗》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诗歌《窗》教案篇1
设计意图:
这首诗歌简单、易懂、情景性强,因此活动目标定位在:在朗诵、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能用多种方法大胆表现诗歌。另外在孩子有了较多的知识点的前提下,初步学习仿编,知道仿编的方法,让幼儿体验仿编成功的喜悦。大班的孩子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了很大的一个飞跃,也很愿意去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产生兴趣,从而产生想说的意愿,更希望让更多的孩子能把自己看到的东西说出来。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语言、动作大胆表达对春天美丽景色的感受,进一步掌握春天的季节特征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语言和意境的美,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初步学习仿编,知道仿编的方法,体验仿编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表达对春天的美丽景色的感受。
难点:初步学习仿编,让幼儿体验仿编成功的喜悦。
三、活动准备:
1、已经与幼儿交流过对春天的感受。
2、三本春天的大书。
3、歌曲《春天在哪里?》课件
四、活动过程:
1、导入(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大胆描述春天的美丽景色,使幼儿进一步掌握春天的季节特征):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温暖的春天,春天有很多的秘密,你发现了哪些?(幼儿自由表达)
2、逐本出示春天的书,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对春天美丽景色的感受,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1)师:我也特别喜欢春天,所以就把春天里最美的景色写在三本书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彩色的书:(引导幼儿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春天多彩的景物)观看封面: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呢?(幼儿自由想象描述)观看内容:书中哪些内容是小朋友自己说出来的?哪些内容是小朋友们不知道的?(尝试用诗歌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为仿编打基础)师生共同有感情的朗诵第一段诗歌。教师提供帮助(图片、动作、声音、口型)出示会笑的书: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呢?谁笑了?怎样笑的?
师生共同有感情的朗诵第二段诗歌。
引导幼儿讨论:这两本书中的页数有什么不同?第一本书每一页说了几句话?(一句)第二本书每一页说了几句话?(两句)(帮助孩子理解诗歌前两段的不同表达方式,为仿编打基础)出示会唱的书: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呢?谁在唱?怎样唱的?
师生共同有感情的朗诵第三段诗歌。
(2)引导幼儿完整观看春天的书并在教师图片、动作、声音、口型等形式的帮助下共同朗诵诗歌。
(3)游戏:哪些图片不见了?(引导幼儿逐步脱离图片等完整朗诵诗歌)。
3、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仿编儿歌
(1)师:春天还可以是什么样的书?小朋友可以用像诗歌里一样好听的话把美丽的春天编成书。
(2)幼儿自由讨论,并模仿诗歌中的语言描述春天。鼓励幼儿大胆仿编诗歌。
(3)交流与分享:请几名幼儿朗诵自己创编的诗歌。
4、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鼓励幼儿今后继续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用其他办法表达出来,并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教学反思:
?春天》这首诗歌以它优美的节奏和朴素的语言,赞美着春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引导幼儿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体验春天的特征。本活动采用挂图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再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最后采用分段和整体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诗歌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诗歌的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也便于幼儿的创编活动。
大班幼儿经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经验的积累后,他们对于春天的季节特征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所以创编对于他们来说难度并不大。同时幼儿眼中的春天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有自己的发现,更乐于自己去创造。
所以后来我给他们增加了自制小书的环节。引导幼儿运用简单、明了、形象的简笔画形式为诗歌画出了三幅各具特色的图,条理性更强,有效地吸引了幼儿学习的注意力,更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这些自制小书也可为幼儿的复习活动提供材料,提高幼儿自主复习的能力。我们可将幼儿的诗歌创编也用这种图标的形式进行分类记录,把这本书作为幼儿对春天的观察记录、学习记录。
诗歌《窗》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2.运用语言表达对春天的感受,扩展想象。
3.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二、活动准备
1、配乐朗诵的磁带,录音机。
2、大图书三本。
3、知识准备,幼儿多次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三、活动过程:
1、我眼中的春天。
老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幼:春天。
老师:那你知道春天有什么吗?
幼:桃花,梨花,迎春花,柳树……
师小结.
老师:小朋友说的真好,春天有红红的桃花,白白的梨花,黄黄的迎春花,绿绿的柳叶,在池塘里看到了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小鱼也游来了,春天真美丽啊!老师把小朋友找到的春天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请小朋友听一听,诗歌里把春天说成什么?
2、完整欣赏诗歌《春天》,初步感受春天。
⑴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
老师:诗歌把春天说成什么?
幼:一本书。
幼:“是一本会唱歌的书”(孩子们总是把就近听到的先说出来,这是短时记忆的表现。)
老师:“还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哪个小朋友听清楚了?”
幼儿没有反应
老师:让我们用心仔细地听听。(教师再诵读)
幼儿这次先后回答出了:春天是彩色的、会笑的、会唱的书,但是顺序还是错乱的,于是,我就按照诗歌的顺序,完整复述了一遍。
⑵第二遍完整欣赏。
重点突出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逐一出示三本书。
3、分段欣赏。
⑴欣赏第一段,理解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
老师: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你在春天看到了那些彩色的东西?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依次出现画面。
老师:春天还有那些东西是绿色的?
幼:小草,叶子等等。
幼儿边看图书,边欣赏第一段。
⑵欣赏第二段,理解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
老师: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她还是一本怎样的书。
幼:会笑的书。
老师:是的,春天还是一本会笑的书,春天里谁笑了
幼:小朋友,小草,小池塘……
老师:小朋友为什么笑了?
幼:……
老师:小池塘为什么笑了。
幼:小池塘游来了蝌蚪,小鱼,所以笑了。
老师: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
老师:你们知道小池塘的酒窝是什么吗?
幼:我知道,是一圈一圈的东西。
老师:对了,滴答滴答下春雨,小青蛙跳进水里,下鱼在水里游,激起一个一个水波纹,进象小池塘的小酒窝。
教师朗诵。
⑶欣赏第三段,理解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
老师: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春天还是一本怎样的书?
幼: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
老师:春天里谁在唱歌?他们是怎么唱的?
幼:青蛙,燕子……
教师朗诵,幼儿欣赏。
4、完整欣赏,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完整欣赏诗歌一边。请幼儿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并朗诵.配乐诗朗诵,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体验春天的美。
诗歌《窗》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春天的特征,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的美。
2、能大胆、清楚的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尝试简单的描述春天特征,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
活动重点:能大胆清楚的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难点:丰富词汇,用语言、动作、表情表现。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观察过春天,对春天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2、钢琴曲《多瑙河之波》磁带、《春天在哪里》歌曲磁带、收录机。
3:诗配乐《春天的秘密》。
4、每组一张大的图画纸,绘画用的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春天多美啊,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幼儿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2、老师带来了春天的秘密,你们想知道吗?请你们看一看、听一听、找一找春天的秘密。(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小河哗哗流水声……)春天会有哪些秘密?
3、提问:谁听到了我带来的秘密?(幼儿讲述)是什么秘密?
4、讨论:春天美吗?美在哪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对春天特征的认识)
二、欣赏诗歌感受理解
(一)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
欣赏后老师提问:春天在哪里?都是谁告诉你的?
(二)播放录音,幼儿第二次完整欣赏;
欣赏后老师提问:它们是怎样告诉你们春天的秘密的?
(三)分段欣赏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分段朗诵,逐段引导幼儿学说诗歌中优美的语句,并逐步出示投影图片让幼儿观察。
(1)欣赏第一段,理解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怎么样了?(冰融化了)河水是怎样流的?(淅沥淅沥)说了什么话?怎么说的?为什么要小声?(因为是秘密)我们一起来学学。
(2)欣赏第二段,春天来了,理解柳树发芽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垂柳有什么变化?(换上了嫩绿的新装)春天还有什么也是嫩绿色的?春风一吹,垂柳在微风中会怎么样?(轻轻地飘扬)老师当春风,你们当垂柳好吗?(师生边朗诵边表演)
(3)欣赏第三段,春天来了,桃花开放。
桃花是怎样告诉我们春天的秘密的?(红花脸,抿着小嘴)怎样说的?(微笑着说)师生一起学抿嘴微笑的样子。
(4)欣赏第四段,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春天来了,谁飞来了?刚才诗歌里怎么描述燕子的?(燕子飞翔在蔚蓝的天空)怎么叫的?(啁啾啁啾地叫着)也是怎样说的?(小声地)我们一边学燕子,一边学说:春天来了,春天在这儿。
(5)欣赏第五段,春天来了,麦苗发芽了。
春天来了,麦苗是什么颜色的?(绿油油的)麦苗从什么地方怎么往上钻的?(使劲地从泥土里往上钻)我们一起学学看。
(6)欣赏第二段,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忙着播种。
春天农民伯伯在忙着干什么?(播种)拖拉机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轰隆轰隆)拖拉机也是小声地说得吗?怎么说的?(嚷)农民伯伯忙着播种,拖拉机也在干活,它很兴奋,急着想把春天来了的好消息告诉很多人,因为声音很大,我们叫“嚷”(幼儿学念)
三、分组操作表现表达
1、在大一班里,还有许多春天的秘密,你们找一找、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
(1)听配乐诗《春天的秘密》:仔细倾听,并操作图片,轻声跟念,并将自己想到的优美句子编进诗歌里,幼教师记录下来。
(2)模仿诗歌中动作,并将自己想到的优美动作编进诗歌里,教师拍照记录下来。
(3)仿编《春天的秘密》:鼓励幼儿运用各种动、植物、风景等图片材料对诗歌的结构进行大胆仿编,教师提示每一段都有的重复句子不编。(4)绘画《春天的秘密》:使用绘画材料,运用观察和想象创造性地画出春天的不同秘密。
(5)表演《春天的秘密》:选择头饰、服饰等,进行对诗歌中的角色和场景的创编表演。
四、展示分享参与评价
1、与同伴合作进行展示、体验、操作的分享。
2、与同伴自评、互评诗歌欣赏活动的发现、喜悦。
五、扩展延伸
1、春天还有很多秘密,在哪里?想一想,找一找。把春天的秘密告诉爸爸、妈妈、同伴和老师。
2、跟随《春天在哪里》音乐表演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春天来了,万物都有了性的变化,河里的冰融化了,柳树的叶子绿了,桃花儿红了,春天还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这些都吸引了幼儿的目光。结合当前春天的季节,我开展了本节活动《春天的秘密》。
活动目标要求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能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续编诗歌,学习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自己发现的春天的秘密。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拍了许多相关的照片,并在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图片绘制图片供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欣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教师将诗歌内容的图片一课件的形式一张一张展现给幼儿欣赏,让幼儿更快的理解了诗歌的内容,还为续编诗歌的环节做了铺垫。通过教师的充分准备,幼儿对春天的景象非常感兴趣,所以能大胆地对自己知道知识进行描述。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只是活动的时间把控不够好,但幼儿在最后的续编环节,表现得非常投入,师生间的互动效果非常好。
诗歌《窗》教案篇4
活动名称:欣赏诗歌《春天说了什么》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2、感受春天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丰富对春天特征的感受和认识。
活动准备:
课件、三本书、音乐带《春天在哪里》。
活动过程:
1、听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进活动室。
2、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提问:那么,在你的心目中,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绿色的、美丽的、温暖等)。
3、出示第一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猜猜书里有什么?出示第二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谁在书里笑了?小朋友是怎么笑的?小朋友为什么笑了?出示第三本书,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谁在唱歌?它是怎么唱的?谁还会在春天里唱歌?
4、整体欣赏诗歌,看课件。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诗歌,感受春天的美。
提问:诗歌的题目是什么?诗歌里把春天说成了什么?
5、第二遍完整欣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老师通过体态语言、语气的变化,重点突出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引起幼儿对书的兴趣。
通过看看、听听、讲讲相结合的方式分段欣赏,引导幼儿理解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
重点讨论:
(1)春天里哪些东西是彩色的?哪些是绿色的?
(2)小池塘为什么笑了,小朋友为什么笑了?
(3)春天里谁在唱着歌?
引导能力强的幼儿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手法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扩展想象。鼓励能力弱的幼儿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6、朗诵诗歌,让我们完整的听一遍这首春天的诗歌,小朋友可以轻轻的跟念,集体朗诵,和老师一起边看图边念这首诗歌。
游戏:老师念诗歌的前半句,小朋友念诗歌的后半句。
★ 大班诗歌教案:春天
★ 诗歌春天大班教案
★ 大班语言诗歌春天教案
★ 大班诗歌《春天》
★ 春天来了诗歌教案
★ 大班诗歌教案:《摇篮》
★ 幼儿园大班诗歌教案
★ 大班诗歌教案:家
★ 大班语言春天来了教案
★ 幼儿春天的诗歌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
诗歌《窗》教案篇5
一、教学目的
明确古代诗歌鉴赏的考试内容: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方法:
分层探究法
三、教学程序:
导——练——矫——结
教程:
第一教时
导语:高考诗歌鉴赏一般考查对关键词语意义的理解、思想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技巧的赏析,近几年的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诗眼”的理解、形象的赏析、意境的领悟和艺术手法的评价,其复习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方法提示一:抓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全诗意境展开的总纲,是情感的脉络。因此,抓住诗眼,就能扣住主旨答题,把握了诗歌的灵魂。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一)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歌一、三句写景,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冷”和 “凉”用得最好。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景,很好地衬托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二)雪晴晚望 贾岛
倚仗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闻打暮天钟”是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析及答案:是全诗的诗眼。因为,这句用在篇末起着点活全诗的作用。前七句都是写静景,是望景。“闻打暮天钟”写一声清脆的钟声,由视觉转到听觉。这钟声不仅惊醒了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局面。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似乎隐隐吐露出诗人“归卧故山”的思想。
方法提示二:析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反映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寄寓着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融入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或者情景交融拓展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意境。阅读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析诗人描绘的生活图景,领悟蕴含在其中的情趣和理趣。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几首诗歌,然后按要求答题。
(一)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诗人用近乎绘画的手法,抓住了几个典型的画面,这些画面的特点是 。
解析: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答案:色彩鲜丽、情调清和。
(2)通过这幅图画,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你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
解析:夏日午时,烈日当空,树阴匝地;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亭台楼阁由于微风的拂动也随之晃动,让人感觉到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使人精神为之一爽;至于晴空骄阳下,绿树浓阴间那悠长的蝉声,只有留待大家去玩味了。透过这幅清幽美丽的图画,我们仿佛看到那个充满情趣的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答案:这是一幅描写夏日风光的图画,通过这幅图画让我们体会到诗人热爱山林的情趣,以及对闲适自在生活的追求。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①二十三年:指刘禹锡于永贞元年被贬出京,到宝历二年回京这段时间。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全诗的情感主旨所在,诗句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沉舟侧畔,有千帆竟发;病树前头,正万木逢春。表达了诗人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
(2)第三联是广为传诵的名句,但已赋予新的哲理,你认为今天它主要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新陈代谢是不可逆转的规律。
方法提示三:赏技巧——在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风格流派、意境创造等。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常见的表现手法为:烘托、用典、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修辞方式为: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等。风格流派有清新飘逸、沉郁顿挫、平和冲淡、委婉含蓄、清新质朴、简洁明快、豪放、婉约等。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准确的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意图,体会诗人的感情、气质、艺术素养以及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
典题练习:阅读下面几首诗歌,然后按要求答题。
(一)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是什么意思?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解析:秋夜三更冷雨,点点滴在梧桐树上,这离情又有谁可以理解呢?这句词点示了全词的内涵。该句用人之所闻,描写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正如主人公的离情连绵不断。
答案:秋夜三更冷雨,点点滴在梧桐树上,这离情又有谁可以理解呢?该句用人之所闻,描写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正如主人公的离情连绵不断。
(二)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阁,苦竹丛深日向西。
注:①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②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这一带,历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迁客流人到此最易触发羁旅愁怀。
因此诗,诗人被冠以“郑鹧鸪”的称号。简要分析诗人写鹧鸪有什么高妙之处。
解析及答案:全诗紧扣鹧鸪来写,不但写出了鹧鸪的形状、习性,而且将鹧鸪的叫声与帝舜二妃及屈原的悲愁故事相结合、与游子佳人的伤感情事相结合,放到一个荒江野庙、雨昏花落的`环境中来描写,自然形成了一种凄迷悠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销肠断的氛围。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啼,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样就深刻地传达了鹧鸪这一形象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独特的悲剧意蕴,感人至深。
(三)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港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有人评这首诗写菊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要说明。
答案:这是一首咏菊诗。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未离开菊花,开篇写菊花的貌不惊人(“比蓬蒿”、“近鬓毛”),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质,点出咏菊的主旨。
(四)碧瓦 范成大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注】范成大,南宋著名诗人,曾作为南宋使者被派往金国。在金主面前“词气慷慨”,“全节而归”,为朝野称道。
简答: 这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吗?为什么以“碧瓦”为题?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及答案:这是一首写景小诗,但又不全是。诗以《碧瓦》为题而不是以《暮春即景》为题,暗示由碧瓦想到雕梁画栋的豪宅。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在绣幕遮挡的碧瓦楼前,偏安江南的王侯显贵们醉生梦死,耽于享乐。末句“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人无计留春住,南宋王朝衰败的局面又是可以挽回的吗?诗人以景写情,含而不露,构思精巧。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比较鉴赏题的解答
方法提示:如果题材相同或艺术技巧相同,那么关键在于找出思想情感不同的地方,或找出艺术风格不同的地方,反之即使思想情感相异或风格也迥异,则可找出艺术技巧相同的地方。总之,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是基本方法。
典题练习
(一)比较鉴赏下面的唐诗和元曲,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①辽西:即辽河以西,今辽宁省西部。
?中思·喜春来春思 胡祗適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1)比较《春怨》中“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和《春思》中“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两句写黄莺的目的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案:《春思》一句写黄莺是为了展现黄莺欢唱中的美好春景,表现了一种闲适、喜悦的心情。(从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角度答亦可)
?春怨》一句写黄莺是为了表现少妇不愿意让黄莺来惊扰她的美梦,抒发了她对征戌亲人的思念之情。(从“怨恨战争”方面答也可)
(2)《春怨》和《秋思》在语言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案:活泼生动,口语化。(意思相同即可)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红叶 唐·韩氏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行 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
(1)韩氏诗运用了 手法写宫女心事,显得 与韩愈诗中“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的写法相近;元稹诗则采用了 手法写宫女命运,和陆游诗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写法相似。
(2)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完全相同呢?请简要说明。
答案(1):托物言情(寄情于物) 委婉、含蓄 乐景写哀(反衬)
答案(2):不完全相同。两首诗都表现了宫女寂寞、哀怨的感情。韩诗表现了宫女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冲破樊笼的愿望,而元诗流露出无可奈何、怀旧度日以了残生的情绪。
(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 王维
荊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道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王诗中的“湿衣”和张诗中的“沾衣”含义相同吗?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王诗中的“湿衣”是幻觉、错觉,湿人衣的是山中的翠色,作者抒发了那浓翠的山色给人带来的浸染、滋润、细雨湿衣似的凉意美感。张诗的“沾衣”却为实写,是说大山云深之处,即使天晴无雨,也会因为湿气沉沉而打湿游者的衣服,它展示了云深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农家望晴 壅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①早晚回:何时回。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这两首诗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答案不超过20个字)
答案:表现百姓生活的痛苦,表达诗人深切的同情。
(2)范诗多处运用对比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请作具体说明。
答案:“江上”和 “舟中”两种环境,“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吃鱼人和捕鱼人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一叶舟”和“风波里”的巨大反差,饱含了诗人对渔民的关切和同情之心。
(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那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④。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⑤梗犹泛⑥,故园芜已平。烦君再相警,我亦举家清。
①西陆:指秋天。
②南冠:代指囚人,这里是诗人自指。
③玄鬓:古代妇女发式“蝉鬓”,又黑又光润,缥缈如蝉,故称。玄,黑色。这里代指蝉。
④白头吟:乐府曲名。鲍照等曾以此曲作诗,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⑤薄宦:官职卑微。
⑥梗犹泛:《战国策·齐策》载土偶与桃梗对话,土偶曰:“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火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此处喻指四处漂泊。
(1)两首诗中蝉的形象与诗人各自的身世有哪些相似之处?两首诗的尾联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骆诗借秋蝉因露重风高而难飞难鸣,喻指自己忠直高洁而横遭诬陷,身陷囹圄。李诗以蝉的高栖难饱,悲鸣欲绝而无人同情,自喻高洁和因高洁而清贫的困境,暗示环境的冷酷无情。(解答时注意“在狱”“白头吟”“薄宦”等词语的含义和提示作用。)
骆诗尾联写自己高洁而不能取信于人,抒发了强烈的悲愤和不平。李诗尾联以蝉自励,表明要坚持高洁的操守。
(2)两首诗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艺术技巧?
答案:以蝉起兴,以蝉自喻,直抒胸臆。
诗歌《窗》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可以食用的叶子:香椿叶、咸菜、茶叶、海带、紫菜等。
2、知道蔬菜的食用价值,学习自己动手洗菜和摘菜。
3、培养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蔬菜、洗菜盆、篮子。
2、可以食用的“叶子食品”若干。
3、图片“海带丰收了”、“采茶”。视频
活动过程:
1、和幼儿讨论:了解可以吃的叶子。
(1)前两天我们认识了那么多有趣的叶子,有小朋友说叶子可以吃的,那么那些叶子可以吃呢?
(2)你吃过什么叶子,味道怎么样呢?
(3)谁最爱吃叶子呢?
2、品尝叶子:
(1)请幼儿亲自尝叶子的味道。
(2)尝完后说说你尝的是什么叶子,有什么特性。
在教师帮助下幼儿分组活动:品尝茶叶、海带、紫菜、香椿叶、蔬菜叶子等。
3、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吃叶子?
幼儿讨论后小结:有些叶子是专门用来泡茶的,我们叫它茶叶,(出示图片),青菜的叶子很有营养,我们要多吃青菜,不能挑食。酸菜是我们喜欢的食品,可以做成酸菜鱼火锅,酸菜也是用白菜腌制成的。香椿头味道很特别,是因为香椿树叶子本身的味道与众不同。海带和紫菜是大海里的藻类,含有大量的碘质,亦被誉为“碘的仓库”。
4、教幼儿清洗蔬菜的方法,分组将青菜洗干净,并摘成同样大小。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蔬菜吗,今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盘好吃的菜吧。将摘好的蔬菜教给厨房阿姨,中午幼儿品尝。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去种植园,为青菜浇水、除虫,另选一种容易栽培的蔬菜来种植,引导幼儿观察他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在“迷你商店”门口设“小小茶社”,与幼儿一起泡茶,感受喝茶的乐趣。
诗歌《窗》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通过欣赏,能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使儿童体会浓浓的母爱之情。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白云、星星,大海、浪花、鱼儿,花园、风儿、花朵,妈妈、婴儿等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蓝天、星星、大海、鱼儿、花园,花朵、妈妈的手、婴儿等的贴纸若干。
3、录音机一台,抒情音乐磁带一盘。
[设计思路]
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曾赞美《摇篮》是"一支美妙的摇篮曲","是歌也是诗"。它以悦耳动听的音韵展现了"蓝天"、"大海"、"花园"以及"妈妈的手"这一幅幅开阔儿绚丽的画面,运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将它们和谐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温馨、宁谧的环境,可以使孩子们陶醉在这种优美的意境中安然入睡。
[活动流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完整欣赏诗歌,反复聆听--→朗诵诗歌,启发设问,集体讨论――→迁移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摇篮"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么关系?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妈妈摇着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朗诵《摇篮》,要求幼儿倾听时想象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交流讨论、表演
1、集体朗诵并交流讨论
a、诗歌里讲了哪些摇篮?(幼儿回答后,教帅出示背景图)
b、诗歌里说的这些摇篮,分别是哪个宝宝睡觉用的呢?(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朋友宝宝分别送入各自的摇篮)
c、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
d、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妈妈的手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摇篮,每个小朋友要感谢妈妈对我们的关爱。
2、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例:当诗歌里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时,扮演蓝天的幼儿便可想像抱着星星,摇它入睡的动作,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在我们班一直都是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如今天的语言活动《诗歌:摇篮》孩子们是被这首诗歌给迷住了。当然我自己也感觉这堂课,比我想象的要顺。孩子们表现得很不错,回答问题都很积极,述说、表演也都比较到位,这些都令我非常开心。《摇篮》这首诗歌是个很美妙的儿童诗,诗歌中清晰的语言描绘了四幅温馨宁静的画面,诗的前三段,分别把蓝天、大海、花园比作是摇篮,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各睡其中,这也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
诗歌一般都是以精炼、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一般都有含蓄的特点,诗歌往往是抓住事物中容易打动人心的一点或几点集中而概括地表现出来的,所以孩子对此较为陌生;而幼儿对如何通过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的不同变化来表达诗歌内容,也不够熟悉,所以我把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有感情的朗诵作为本活动的重点部分。由于大班孩子的抽象意识思维理解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对理解诗歌的意境存在困难,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理解诗歌的意境。
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也许是我的引导、提示做得不够充分,幼儿的动作、表演形式都过于单一;创编诗歌环节,幼儿的想象力还没有完全的被我激发出来;延伸活动的选择上还有些不恰当。
课后我仔细的想了想,目前我觉得自己上课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语言组织。不管是引导、提问,还是小小的鼓励,都需要教师在语言上简短、精确的表达出来。提问的问题一定要简单明了,教师总结也要很精确,可以让幼儿马上理解。
问题之二,激情!我自认为我上课还缺乏一点激情,这是我每次上课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调动学生们的情绪,如何完全的投入到课堂之中,如何与幼儿打成一片···诗歌朗诵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需要激情的,一位有激情的老师是会被感动得!
这几点是我接下来要一直研究思考的问题,我相信我的课会越上越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窗作文读后感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