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制定教案的时候,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学会写教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起着很大作用,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故事梗教案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故事梗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齿、枚等13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感受创造的意义。激发在生活中用心思考,不断实践,勇于发明创造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1.各种精美邮票的图片及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图片。
2.本课11个生字词(带拼音),13个生词(不带拼音),13个生字(不带拼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各种精美邮票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板书:邮票)
2.出示黑便士图片与现在的邮票的对比图,请学生观察两枚邮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板书:齿孔)
师:别看这小小的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板书: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小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字词:
1.轻声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生自读,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2.学习生字
(1)小老师带读带拼音的生词。
(2)开火车读不带拼音的生词。
(3)男生女生竞赛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3.巩固生字:游戏:看看、听听、找找(规则:老师出示实物、做动作或说字谜,让学生找出相应的生字,举起来)
三.精读感悟
1.小朋友的生字学得又快又好,真聪明!所以,老师想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问题。读了这一课,有个问题搞不明白:究竟是谁发明了带齿孔的邮票?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
3.找到答案了吗?
4.意见不统一。分成两组(阿切尔小组和先生小组)自由争论。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或段落说明观点。
(1)先请先生小组的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看法。
(2)师:看来先生小组的同学们主要是根据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判断出是那位先生发明的。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一段(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学习第三自然段)。
(3)请阿切尔小组的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看法。
(4)师:看来阿切尔小组的同学们主要是根据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判断出是那位先生发明的。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一段(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学习第四自然段,看图引导朗读,板书引导,比较读,男女比赛读,个别读等)。
(5)师小结:那位先生爱动脑筋,在遇到困难时,相出了一个十分巧妙的方法解决了难题,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想到要去发明一台机器,让所有的人都享受到这种方便。阿切尔首先是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吸引一词看出),阿切尔是生活的有心人,他用心思考,不断实践,最终为大家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
(6)动手撕邮票,感受阿切尔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方便。(请学生谈感受)
(7)你想对阿切尔说些什么?
四.拓展
师:其实我们只要作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生活,也会像阿切尔一样,发明出能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东西。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了那些不方便?有没有想过发明点什么来解决它?(学生自由谈)
写故事梗教案篇2
目的:
1.通过懂得,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者,无论什么人都要礼貌谦让。
2.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准备:
?小熊让路》教具一套(森林背景图一张,人物贴绒:小熊、小兔、小羊、小猴、大狮子)
活动与指导:
1.教师出示小熊贴绒,介绍小熊的人物特点:长得胖胖的,力气很大很大。今天就讲一个关于他的,名字就叫——《小熊让路》
2.教师演示教具并讲。(见附录)
3.提问:
(1)叫什么名字?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为什么小熊欺负小兔、小羊、小猴,而不敢欺负大狮子?他这样做对吗?
(3)力气大就可以欺负人吗?大狮子的力气比小熊大,为什么他就不欺负人呢?
(4)大狮子给小熊让了路,为什么小熊不好意思了呢?你们猜他心里怎么想?他明白了什么?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4.小结:告诉我们,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的人,无论什么人都要懂礼,讲谦让、说话要和气。
5.结合幼儿日常表现,教师请幼儿自己想一想有没有欺负人的现象,今后打算怎么做?请大家互相监督和帮助,做一个礼貌、谦让、受欢迎的小朋友。
附:
小熊让路
小熊长得胖胖的,力气很大很大。
小熊在路上走,前面来了小兔。它站在路中间,大声说:”小东西,快给我让路!”
小兔怕小熊,只好从路旁的草丛中爬了过去。
不一会儿,小羊从前面走来。
小熊又往路中间一站:“小家伙,快给我让路!”
小羊害怕了,它一声不响地从路边的水沟中蹚了过去。
小猴呢,它更害怕小熊,很远就爬到了路旁的小树上。
小熊多得意:“哼,我的力气大,谁都怕我!”
小兔、小羊和小猴,一起去找大狮子,请大狮子来治小熊。
大狮子笑了笑,点了点头。
大狮子走在前面,小兔、小羊和小猴跟在后面。
小熊看见大狮子走过来.心想:这可不得了,我得赶快让路,它站在小路旁,请大狮子先走。
大狮子走到小熊跟前,站在路边说:“小熊,你先过去吧!”
小兔、小羊和小猴听了,都愣住啦:大狮子也怕小熊啊!
小熊低着头,不好意思地从大狮子身边走过去┄
打着以后,小熊看见小兔、小羊、小猴来了,马上站在路旁,让它们先过。
这下,小兔、小羊、小猴明白了,大家都说:“大狮子真有办法,小熊变得有礼貌啦!”
写故事梗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八仙过海》是中国的神话故事。
2、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理解“各显神通”的含义。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知道八个神仙的名字及各神仙所拥有的宝物;会念儿歌《八仙及宝物》。
2、磁性图片:八个宝物;一张大图片:八仙图。故事录音带。
活动过程:
1、认识八仙及宝物。
⑴、师:小朋友,我们是凡人,那么能在天上腾云驾雾飞来飞去的人就是——神仙。每个神仙都有各自的宝物。这儿有些宝物,你认识吗?你知道是哪个神仙的宝物吗?(教师出示八个宝物,幼儿分别讲述)
师小结:这些是八个神仙的宝物,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暗八仙。
⑵、师:说到神仙,神仙就来了,看看有谁呀?谁会将宝物送到各个神仙的手中?(幼儿将各宝物与八个神仙匹配)
⑶、师:有首儿歌说的就是八个神仙及他们的宝物,谁会念?我们一起边做动作边念。
2、欣赏故事《八仙过海》。
⑴、师:想听八仙的故事吗?仔细听!(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听完提问:你们猜猜八仙会怎么过海?吕洞宾是怎么提议的?(吕洞宾对众神仙说:“今天飞过东海,便显不出咱神仙的本事,不如让宝物带着我们漂洋过海吧。”)那么八仙会如何利用宝物过海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幼儿讨论后,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想法)
⑵八仙究竟是怎样过海的呢?我们接下去听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
听完提问:八仙是怎么利用各自的宝物过海的?
⑶完整地听一遍故事。(教师放故事录音带)
听完提问:谁来给这个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八仙过海》)
这个故事中还藏了个成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们知道各显神通是什么意思吗?
4、师小结:《八仙过海》是中国的一个神话故事。中国有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闻名全世界。
附:故事《八仙过海》
今天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天宫里来了好多的神仙为她祝寿。
有八个神仙驾着白云也来到了天宫,他们是:汉钟离、铁拐李、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何仙姑。
祝完寿,八个神仙结伴回家。他们飘飘荡荡降在东海边上。
吕洞宾对众神仙说:“今天飞过东海,便显不出咱神仙的本事,不如让宝物带着我们漂洋过海吧。”众神仙齐声说:“好!”大胡子铁拐李取下药葫芦,往海中一抛,葫芦马上变成了一艘大船。铁拐李跳上葫芦,“扑通扑通”过了海。
大肚皮汉钟离把手中的芭蕉扇往海中一丢,一张大如席子的扇子铺在了海上。汉钟离躺在扇子上,“呜啦呜啦”过了海。 “驾”,白胡子张果老倒坐在毛驴上,“得儿得儿”过了海。
轻飘飘的吕洞宾把宝剑抛入海中,骑上宝剑。剑划开水面,“哗啦哗啦”过了海。
何仙姑把荷花轻轻放入水中,荷花一下子铺开了好大一片。何仙姑站在荷花上,犹如出水芙蓉,“呼啦呼啦”过了海。
韩湘子的玉笛到了水中,不仅可以当船,水击笛孔时还有音乐响起。“嗵”,活泼的韩湘子蹦到了玉笛上,“哧溜哧溜”过了海。
蓝采和的大花篮入水后滴水不漏。爱穿一只鞋的蓝采和一边散花,一边“扑哧扑哧”过了海。
曹国舅见众仙已过海,不慌不忙地将自己的玉板排开放在水上,象一只竹筏,“卟”,笑眯眯的曹国舅踏到玉板上,“啪嗒啪嗒”过了海。
“快来看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虾兵蟹将都忍不住叫了起来。
儿歌:八仙及宝物
钟离宝扇自摇摇,拐李葫芦万里烧,果老鱼鼓星相卦。
洞宾掷起手中剑,采和一手把篮挑,湘子横吹一品笛。
国舅曹公双玉板,仙姑如意立浮桥。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写故事梗教案篇4
一﹑教学资料:幼儿故事《熊妈妈请客》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故事资料,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引导幼儿了解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情境表演
三、教学准备:小动物图片,小动物头饰,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师:(小朋友们,这天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啊?)幼儿:﹙想!﹚教师出示小熊图片师:﹙小熊说了,这天是熊妈妈的生日,他想邀请小朋友们一齐去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大家说好不好啊?﹚幼儿:﹙好!﹚师:﹙那在去之前,老师来问问小朋友们你们生日时都是怎样过的呢?﹚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日体验,大胆用心的发言。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此刻就让我们快快去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吧!﹚
2.分段播放ppt课件,让幼儿熟悉故事资料,老师提出问题:(都有谁来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了?小熊是怎样明白的?)教师复述谜语让幼儿学念,并引导幼儿按照故事人物的顺序把对应的小动物图片粘到黑板上。
3.继续播放课件,提出问题:﹙诶呀!客人们谁也不做声,谁也不吃,这是怎样回事呢?﹚引导幼儿说出是因为把菜送错了,教师展示错误的配对关系图。﹙小朋友们真聪明,此刻让我们之后看看小熊是怎样做的。﹚
4.继续播放课件至结束,师:﹙小朋友们,你们明白客人们都爱吃什么吗?﹚引导幼儿进行动物与食物的正确配对。
5.活动延伸:情境表演《熊妈妈请客》师:﹙小朋友们,这天我们参加了熊妈妈的宴会,大家开心吗?﹚幼儿:﹙开心!﹚师:﹙那此刻老师就要请小朋友们来分别扮演这些小动物,我来当熊妈妈,咱们一齐来进行情境表演好吗?﹚教师完整地播放一遍ppt课件,让幼儿观察揣摩人物的动作表情,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情境表演。
写故事梗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看图了解轮子的演变过程,感知科技的进步。
2、仔细观察图片,并分析每一阶段轮子演进的好处。
3、大胆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心中未来轮子的样子,并说出设计理由。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白纸、笔每人一份。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29、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设置疑问,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出示一个比较重的玩具箱,引发幼儿思考,如何能轻松地搬动箱子。
教师:如果让你将这个重的大箱子从教师的一遍移到另一边,用什么办
法比较省力呢?
二、出示教学挂图,理解轮子的故事。
1、鼓励幼儿独立看图连接轮子的故事。
教师:图中的轮子有什么不一样?
请你按照箭头的指示,仔细看图,想想后一种轮子与前一种轮子相比,
想想哪一种轮子更好,为什么?
2、幼儿独立看图,教师认真观察、倾听。
3、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看图结果。
教师:请你将看到的轮子的故事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
三、教师讲述轮子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轮子演变的好处。
1、讲述轮子的故事
很久以前,人们在搬运很重物体的时候,选用滚木搬运重物。后来人们想到了从滚木上砍下一节当轮子,就不用费力搬滚木了。不久以后,人们发现有轮辐帮忙分担重力,车跑起来更轻巧。后来人们在车子上加上铁皮,目轮子就更坚固了。接着在木轮外圈包上实心轮胎,轮子有弹性,让车子坐起来很舒服。现在的钢圈轮胎能随时、快速地撤换,也越来越安全,方便。
2、教师引导又热看图,了解轮子演讲的好处。
刚才我们听了轮子的故事,知道了在很久以前并没有轮子的时候,人们是用滚木来搬运东西的,后来,从滚木上砍下一节来当轮子,科技在进步,人们越来越聪明设计出现在的钢圈轮子,钢圈的轮子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车子,使用起来特别的安全、方便。
有了钢圈轮子,人们可以到世界各地区旅行,轮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四、鼓励幼儿设计自己心目中的轮子。
1、轮子是人们动脑筋设计出来的,想想未来的轮子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设计出什么样的轮子呢?它有怎样的好处呢?请你把它画下来。
2、让幼儿讲述自己设计的轮子。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写故事梗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线索,学说故事中的重复句式。
2.体验鸡妈妈的心理变化,感受故事的幽默风趣。
活动准备:
1.ppt图片。
2.情景表演道具:窝、蛋宝宝、鳄鱼、鸟、壁虎及动物头饰3.图画书里出现的各种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ppt,回忆故事1.开始:以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入场--2.幼儿欣赏dvd,回忆故事内容。
二.梳理故事情节发展线索,学说故事中的重复句式1.教师出示幻灯片,根据画面的线索回忆故事内容教师:故事中都有谁?谁来偷蛋呀? 谁先看见了蛇?它是怎样去做的?
--根据情节线索图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模仿鸡妈妈与动物之间的对话--学说重复句式:1、2、3、4、5,一个也不少"三.讨论重点画面,感受鸡妈妈的心理变化。
1.教师:到底蛇偷吃了谁的蛋呢?
1.通过观察和讨论,感受鸡妈妈的心理变化。
(1)观察p5--p6页,感受鸡妈妈的紧张心理。
(2)观察p20--p23页,感受鸡妈妈见到鸡宝宝的喜悦心理。
2.请幼儿用动作表现鸡妈妈的紧张情绪和喜悦心情。
四.角色表演,迁移经验,并体验故事的幽默。
1、教师:除了鸡、鸭、鹅,还有哪些小动物会生蛋呢?
2.出示书中没有的动物图片;鳄鱼、鸟、壁虎,帮助幼儿迁移经验。
3.设置情境:准备一个窝里面放着蛋宝宝,请三个幼儿扮演鳄鱼、鸟、壁虎妈妈,其他幼儿表演鸡妈妈--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4.教师引导幼儿巩固故事中重复的对话,并能够经验迁移,表现鸡妈妈的紧张心情。
5.教师。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做出破壳而出的动作退场。
写故事梗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一千零一夜》,了解课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按民间故事的特点来赏析课文,有表情地朗读对话。
3、情感目标:感受“正能压邪”的道理,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思维目标:开发、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的赏析。
教学难点:
课文是怎样把现实生活与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的。
预习要求:
熟悉故事情节;练习对话朗读。
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大家读过《一千零一夜》这部书吗?——读过。
知道这是一部什么书吗?——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为什么取名叫《一千零一夜》呢?——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对他的不贞,就把她杀了。以后国王每天晚上娶一个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当时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国王就把她留了下来。此后,她每天晚上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终于被感化了,同山鲁佐得王后白头偕老。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内容。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我国古代称阿拉伯地区为“天方”,“谭”通“谈”),它是一部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著名文学作品之一。高尔基称它为“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就选自《一千零一夜》这部民间故事集。板书:渔夫的故事。
二、复习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
既然《渔夫的故事》是一则民间故事,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民间故事的特点来学习这篇文章。首先,我们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什么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一般有哪些特点?
指名回答,教师择要板书: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下面老师请问大家的是“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几个部分?齐答,板书: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最快的速度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文章划分为四个部分,并用最简明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三、理清课文结构
1、学生稍作思考、讨论后回答,板书:(1-2)捕鱼捞瓶,(3-15)放魔出瓶,(16-23)诱魔入瓶,(24-25)投瓶入海。
2、小结:故事情节不仅完整,而且曲折生动,扣人心弦,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
过渡:故事里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渔夫,还有一个魔鬼,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物有没有鲜明的性格特点?板书:渔夫,魔鬼。
四、分析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读对话,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有关语句来分析其性格特点。
2、指名回答,教师点拨,择要板书:诚实善良机智勇敢;凶残狡猾卑鄙愚蠢。
3、小结并过渡:刚才我们主要是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除了对话描写之外,还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4、稍作思考,指名回答:对渔夫有心理描写,对魔鬼有外貌描写。
5、指名朗读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1)喜悦好奇的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2)写出渔夫思想的转化,这时他已清醒地认识到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战胜魔鬼,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这处心理描写是作品的精华所在,它深刻地揭示了渔夫之所以能战胜魔鬼的根本原因,也使故事情节发生了180度转折,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6、分析外貌描写的作用。指名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师生对口朗读(老师读本体,学生读比喻词和喻体);分析作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魔鬼面目的凶恶。
7、小结: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渔夫;运用对话描写和外貌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鲜明。
过渡:民间故事的第三个特点是“语言口语化……”,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五、分析语言特色
指名举例说明。
过渡:课文以完整的故事情节,用口语化的语言,叙述了渔夫机智地战胜魔鬼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里面,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幻想的?作者是怎样把现实生活与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的?
六、分析“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艺术特色
1、讨论后指名回答:课文所写的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幻想的?
2、教师小结:渔夫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是正义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样的坏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种反动派的种种本性,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板书:正义,邪恶。
渔夫跟魔鬼的斗争情节也是幻想的,但是这种斗争正是现实生活中正义与邪恶,真善美与假恶丑斗争的曲折反映,最后的胜利则寄寓着劳动人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过渡:那么这个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具体指什么呢?也就是说,最后的胜利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七、明确主题思想
指名回答: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对像魔鬼那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能心慈手软。
教师板书:正能压邪。
八、课内思维训练
题目:(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里解救了魔鬼》。
要求:想象合理,表达流畅。
九、课后作业:“话”“表”兼顾地讲述《渔夫的故事》
《渔夫的故事》教学实录
导入: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痛恨王后对他的不忠,就把王后给杀了。可他还不解气,以后每天晚上都娶一个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当时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每次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只得让她活了下来。此后,她每天晚上都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终于被感化了,同山鲁佐德王后白头偕老。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内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就选自《一千零一夜》这部民间故事集。
老师板书:渔夫的故事
二、提写生字词:(同时提醒课代表饭后自习再提写一次)
三、划分段落,抓关键词,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文章划分为四个部分,并找出各段的关键词,利用关键词组成最简明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四、理清课文结构
1、学生稍作思考、讨论后回答,板书:(1-2)捕鱼捞瓶,(3-15)放魔出瓶,(16-23)诱魔入瓶,(24-25)投瓶入海。
2、学生(内向型性格同学)复述故事情节:故事情节不仅完整,而且曲折生动,扣人心弦,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构思能力。
五、有表情地分角色朗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1、指导学生在读时要有表情(读出重音、语调)朗读对话,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有关语句来分析其性格特点。
2、自由回答,教师点拨,择要板书:诚实善良机智勇敢;凶残狡猾卑鄙愚蠢。
3、人物描写方法通常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刚才我们主要是从人物对话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除了对话描写之外,还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4、稍作思考,自由回答:对渔夫有心理描写,对魔鬼有外貌描写。
5、赏析修辞之妙:外貌描写的作用。指名(较差同学)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师生对口朗读(老师读本体,学生读比喻词和喻体);分析作用(较好同学):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魔鬼面目的凶恶。
6、小结: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渔夫;运用对话描写和外貌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凶残狡猾,卑鄙愚蠢的魔鬼。人物性格鲜明。
六、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1、先读准题目:道理
2、指名(由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回答:正义的力量一定能战胜邪恶的势力。对像魔鬼那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能心慈手软。
3、复习朗读《说虎》
教师板书:正能压邪。
七、课内思维训练
题目:(1)《魔鬼被投入大海以后》,(2)《假如渔夫在前三个世纪里解救了魔鬼》。
要求:
1、从二者中选择一个,结合课文进行合理想象,并说明依据点,要写到课堂练习本上。
2、先组内展示,然后班级交流。
《渔夫的故事》原文阅读
从前有一个渔夫,家裏很穷。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去捕鱼,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
有一天早上,撒了三次网,什麼都没捞簦他很不高兴。第四次把网拉拢来的时候,他觉得太重了,简直拉不动。他就脱了衣服跳下水去,把网拖上岸来。打开网一看,发现网裏有一个胆形的黄铜瓶,瓶口用锡封簦锡上盖羲罗门的印。
渔夫一见,笑逐颜开,说道:「我把这瓶子带到市上去,可以卖它十块金币。」他抱敉瓶摇了一摇,觉得很重,裏面似乎塞满了东西。他自言自语地说:「这个瓶裏到底装的什麼东西?我要打开来看个清楚,再拿去卖。」他就从腰带上拔出小刀,撬去瓶口上的锡封,然后摇摇瓶子,想把裏面的东西倒出来,但是什麼东西也没有。他觉得非常奇怪。
隔一会儿,瓶裏冒出一股青烟,飘飘荡荡地升到空中,继而弥漫在大地上,逐渐凝成一团,最后变成个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高高地耸立在渔夫面前。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渔夫一看见这可怕的魔鬼,呆呆的不知如何应付。一会儿,他听见魔鬼叫道:「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
?魔鬼!」渔夫说道,「所罗门已经死了一千八百年了。你是怎麼钻到这个瓶子裏的呢?」
魔鬼定神一看,眼前不是所罗门,而是一个渔夫,便说道:「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
?我犯了什麼罪?」渔夫问道,「我把你从海裏捞上来,又把你从铜瓶裏放出来,救了你的命,你为什麼要杀我?」
魔鬼答道:「你听一听我的故事就明白了。」
?说吧,」渔夫说,「简单些。」
?你要知道,」魔鬼说,「我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跟所罗门作对,他派人把我捉去,装在这个铜瓶裏,用锡封严了,又盖上印,投到海裏。我在海裏呆簦在第一个世纪裏,我常常想:『谁要是在这个世纪裏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使他终身享受荣华富贵。』一百年过去了,可是没有人来解救我。第二个世纪开始的时候,我说:『谁要是在这个世纪裏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把全世界的宝库都指点给他。』可是没有人来解救我。第三个世纪开始的时候,我说:『谁要是在这个世纪裏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满足他的三种愿望。』可是整整过了四百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於是我非常生气,我说:『从今以后,谁要是来解救我,我一定要杀死他,不过准许他选择怎样死。』渔夫,现在你解救了我,所以我叫你选择你的死法。」
渔夫叫道:「好倒霉啊,碰上我来解救你!是我救了你的命啊!」
?正因为你救了我,我才要杀你啊!」
?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这真是『恩将
仇报』了!」
?别再罗唆了,」魔鬼说道,「反正你是非死不可的。」
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於是他对魔鬼说:「你决心要杀我吗?」
?不错。」
?凭羯竦拿字起誓,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
?可以,」魔鬼说,「问吧,要简短些。」
?你不是住在这个铜瓶裏吗?可是照道理说,这个铜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麼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你不相信我住在这个铜瓶裏吗?」
?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
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的钻进铜瓶。渔夫见青烟全进了铜瓶,就立刻拾起盖印
的锡封,把瓶口封上,然后学裟Ч淼目谖谴笊说:「告诉我吧,魔鬼,你希望怎样死?现在我决心把你投到海裏去。」
渔夫的故事》节选自《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也叫《阿拉伯之夜》)它是一部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天方,阿拉伯的古称,夜谭,这里指夜里讲的故事。相传古代阿拉伯有个叫鲁亚尔的残暴国王,每夜要娶一个王后,第二天就杀掉另娶。多少女子惨遭不幸。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女子,自愿嫁给国王。她很会讲故事。第一夜,就使国王听得入迷。故事讲到最动人的地方,天亮了,国王要去上朝,只好留下她不杀,好把故事听完。此后,她就夜夜讲故事。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套一个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化而悔悟,不再杀她。《一千零一夜》因此得名。书中的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多彩。有冒险故事、恋爱故事、历史故事、也有寓言和童话,故事的背景很广阔,有的在巴格达,有的在埃及,有的在法兰西,有的在中国。故事既带有传奇的色彩,又富于幻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古代阿拉伯的社会情况和风俗人情,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多少世纪以来,这本故事集一直受到阿拉伯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今天我们学习的《渔夫的故事》,就极其生动地叙述了渔夫打鱼,遇见魔鬼,最后战胜魔鬼的经过
写故事梗教案篇8
教材分析:
森林里有许多小朋友,他们都想去看大海,于是他们就建造了一艘“朋友船”,故事《朋友船》的一开头就抓住了小朋友们的兴趣,小船遇到了困难,小朋友们谁都不想离开谁,同心协力想出了办法一起度过了难关。短小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体现了小动物们团结、有爱、机智、勇敢的情感。幼儿通过观看故事图片,了解故事主要的情节,愿意用语言大胆的表述,鼓励幼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故事图片,能了解故事主要的情节,愿意用语言大胆表述。2.知道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
活动准备:故事图片制作的ppt
活动建议:
1.图片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提问:这是什么呀?你喜欢大海吗?大海可真美啊,里面还藏着无穷的宝藏,你们想去大海里玩吗?森林里有一群小动物,它们也想去看看大海,可是怎么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观看故事图片,观察图片,了解故事情节。
(1)引导幼儿自主观看图片
(2)提问、讨论:图片1:你在图画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造船需要什么呢?他们分别在做什么?(有的在扛木头、有的在拉锯、有的在刨木……)图片2:船造好了,猜猜它们心情怎么样?这么多好朋友一起造的船,你能帮它们的船起个好听的名字吗?
图片3:朋友们一个一个的上了朋友船,准备出发去探险了,他们顺着小河驶进了大海,啊呀,发生了什么情况呢,你猜一猜它们遇到了什么事情了?从哪里看出来的?
3.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问:小动物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船被撞破进水了会怎么样?这些小动物会游泳吗?那快想个办法来帮助它们呀!
(2)继续播放故事第二部分。提问:不光我们小朋友在想办法,海里的小动物看见了,也赶来帮忙了,看看谁来了。我们听听小海豚怎么说?小海豚要小狗怎么做?你觉得小狗会这么做吗?我们一起听一听小狗怎么说的?为什么小狗不愿意离开破船呢?看看谁也游过来了?你觉得章鱼会怎么对小猴说?我们一起来学章鱼说一说?
小结:是啊,他们都是相亲相爱的好朋友,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3)播放结束部分。提问:小动物们是怎么造船的?碰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最后他们又是怎么战胜困难的?
4.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小结:好朋友就是要相亲相爱,遇到困难也不离开对方,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附:故事朋友船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都是好朋友。他们非常想去看大海,于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船终于造好了。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朋友船”。小狮子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马和小猪接着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后,小猴和小鸟上了船。“朋友船”起航了,顺着小河驶进了大海。忽然,大风暴来了,海浪越来越大。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开始进水了!一只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狗说:“不!我不能离开我的朋友。”一只大章鱼向小猴喊道:“小猴!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猴说:“不,我不会离开我的朋友。”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驶向了岸边。从此以后,森林里就多了一条船,船上还画着小动物航海的故事呢。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