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实际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内容所写的教案才是有价值的,老师需要反思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地写在教案上,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整10加教案反思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整10加教案反思篇1
本学年我担任初三年级134班级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本学年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建构,以“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为出发点,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遵循学生品德形成规律,体现国家课程要求,有机地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教育内容,在适应新课程教学工作的要求下,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学中去我力求突出学科特点:
一、树立“依纲扣本,不唯教材”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学生是“用教材学”而非“学教材”。教材只是为学、为研究、为问题的解决、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种凭据,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我决不照本宣科,教材不是“唯一”。新课程强调的是要使教材同学生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要搭建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的桥梁,为此,我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用好教材。在以政治教材为纲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舞台。不管教学方法怎么变化,没有扎实的基础是经不起考验的,因此必须夯实基础,提高技巧。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做好“两备”——备教材,备学生;抓好“三基”的落实,即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以新课程的这种理念做支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新教材的人文性,营造出富有人文气息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学生是有思想的主体。学生接受知识应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我注意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认真贯彻“三为主”教学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努力提升课堂效率,强化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和对技巧。
三、联系时政,点击教材。
新课程强调政治课必须回归生活,政治课的生命力源于社会,所以,必须要善于联系社会热点。适时地联系社会热点,将教材激活,并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学生获得的理性知识转变成为鲜活的和永不枯竭的能力。俗话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教师要及时联系身边发生的事例,结合教材,寻找出二者之间的切入点,教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初三政治教学的一个重点。
四、它山之石,点引教学。
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总是坚持多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询资料、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并与之交流,虚心听取意见,汲取他们的优点、结合教学理论指引好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深入课堂,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本学期共听课30节,与各位老师交换意见,跟同组的各位老师的团结协作和毫无保留的各抒己见,使得我在学习新课和复习时重点和方向都更清晰、更明确了。
整10加教案反思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活动目标
1、认识图形,锻炼幼儿的辨识能力和认知能力。
2、让幼儿从认知的图形中,延伸到生活中的实物。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图形到实物的延伸
难点:让幼儿理解图形,幼儿辨识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及一些实物图形
活动过程
1、准备课程
引导幼儿识别图形,分发道具
2、教师说出每个图形名称,让幼儿把相应图形拿出来
3、手工课,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拼图形,看看这些图形能拼出什么形状
4、图形延伸,举例说明,桌子、凳子、火柴盒、小镜子等实物是什么图形,相应分类。
5、引导幼儿发现自己身边有哪些图形。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幼儿在认识图形的时候,需要做到对图形的理解,在实物和图形之间要做到匹配,锻炼幼儿的辨识和认知能力,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整10加教案反思篇3
(一)陶冶学生,训练学生的语感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范读,是一种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听读,学生能够从老师的朗读中直接倾听情感,而且老师相较于多媒体而言,更有亲和力,学生的情绪容易被调动,同时容易和课文内容产生共鸣。教师在示范朗读时,整合声音、表情、动作等,可以将教材上的文字转换为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让学生在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同时,能够融合于文章渲染的特有情境中,发挥学生丰富独特的想象和联想。学生在读中体会文中内容,课文的中心思想,又能在反复的朗读中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体现出来,在读中悟,在悟中促读,提升学生语感。
(二)促进知识的传递,课文情感的表达
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过教师饱含情感的范读,学生可以从每一句的领读中直接倾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从而品析课文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情细致又丰富的语文老师是可以在朗读中集合各种适当的感情,而且还可以在朗读时将感情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所要表达情感,因此学生在倾听老师的朗读中,不仅能体会感情,领悟语感,模仿朗读,还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内容也被学生加深理解。这样长时间的教师示范朗读以及训练可以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在朗读时适当地抒发情感。如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课堂上,学生的感情被于老师的范读唤醒,深深地打动学生的正是于老师在朗读中再现了课文内容和思想情感,或低沉,或内疚的语调,让母亲对子女的爱展现地淋漓尽致,当然儿子对母亲深刻的感恩之情也是浓墨重彩地呈现在听者眼前,学生的情感因为教师的深情范读产生共鸣。这样的语文课堂,笔者认为是充满情感,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于老师用课堂实践证明了语文教学的“亮点”表现在朗读上。
(三)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规律和技巧
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涉及到朗读方法和技巧的教学。比如说语调、停顿、重读等,同时在朗读教学中,抓住长句、重点语句以及难读的句子进行重点教学。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比较低,领悟能力比较局限,如果教师一昧地采取说教的方式进行技巧训练,那么说教会显得比较单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同时乏味的说教更是让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忽视课堂教学。如果配合着技巧讲解,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则会带来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说教师的示范朗读,既在传授书本知识,也能够在一般讲解中一边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朗读的规律和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朗读。
(四)教师的范读,较多媒体更有亲和力、感染力
学生模仿学习电教媒体高水平的朗读是有利于学生提升朗读水平的,但朗读者都是表达有专长的人,小学生难以望其项背。相比较之下,教师的示范朗读更加地具有可模仿性和可操作性,贴近学生实际,关键在于学生不仅可以观察老师的表情,还能倾听老师的语调和语气,进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也能被学生轻松掌握。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老师被学生爱戴,结合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那么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呈现精彩的示范朗读,学生就会更加喜爱老师。因为学生喜欢老师,那么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也会油然而生,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被调动,教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教师在范读课文的时候,还可以适当地加入动作、表情,甚至根据学生的反映适时停顿、留给孩子“回味”的时间,这也是多媒体不能达到的效果。
整10加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表演故事使幼儿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活动准备:
老爷爷、老婆婆、小孙女的服饰;大萝卜服饰;小狗、小猫、小耗子头饰;活动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 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故事。
2. 讨论:
⑴老公公一个人拔萝卜,为什么拔不出来?
⑵最后通过什么方法拔出了大萝卜?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3. 游戏:请幼儿分别穿上故事人物的服饰,戴上故事人物的头饰进行故事表演。
4. 提示: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正确地说出"小耗子拉着小花猫,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孙女,小孙女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嗨哟,嗨哟"拔呀拔,终于拔出了萝卜。
附故事:拔萝卜
老公公种了个萝卜,他对萝卜说:"长吧,长吧,萝卜啊,长得甜呐!长吧,长吧,萝卜啊!"萝卜越长越大,大得不得了。
老公公就去拔萝卜。他拉住萝卜的直子,"嗨哟,嗨哟"拔啊拔,拔不动。老公公喊:"老婆婆,老婆婆,快来帮忙拔萝卜!""唉!来了,来了。"
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老婆婆喊:"小姑娘,小姑娘,快来帮忙拔萝卜!""唉!来了,来了。"
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姑娘喊:"小狗儿,小狗儿,快来帮忙拔萝卜!""汪汪汪!来了,来了。"
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狗儿喊:"小花猫,小花猫,快来帮忙拔萝卜!""喵喵喵!来了,来了。"
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花猫喊:"小耗子,小耗子,快来帮忙拔萝卜!""吱吱吱!来了,来了。"
小耗子拉着小花猫,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大萝卜有点动了,再用力地拔呀拔,大萝卜拔出来啦!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大萝卜抬回家去了。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整10加教案反思篇5
一、教材
1.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以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我们班小朋友非常喜欢跳,有时晨间活动时在跳,有时排队时在跳,甚至上台阶都会看见他们跳着,所以本节活动就在幼儿会跳的已有的经验上引出本节活动重点“蛙跳”。幼儿跳跃能力的练习是个难点,因为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时空感知能力还很差,协调动作能力还很低,但是幼儿的天生特点模仿能力强,他们天性好动,于是本节课融入情境,学习蛙跳,练习蛙跳动作时,让幼儿观察和模仿教师由全蹲直接起跳,到落地直接下蹲的过程,由于幼儿的动作、力量原因,所以不适宜追求距离性的蛙跳。
2.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依据《指南》要求,我们需要从原来“从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转换为“从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的角度来考虑锻炼性目标的设定,同时需要对幼儿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能力发展进行相应的了解,即明确幼儿的基础与发展需要,进而设置适宜各年龄段的身体素质发展目标。我确立了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目标,具体表述如下:
(1)认知目标:通过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动作,学会连续跳。
(2)技能目标:掌握正确起跳和落地姿势,起跳蹬地有力,后脚跟先落地,身体迅速蹲下。
(3)情感目标:乐于参加体育活动,知道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3.准备
活动的准备为了更好的实现活动目标,我作了如下准备:
青蛙头饰、害虫(大)8只、害虫(小)若干、方向指示4个、热身放松和游戏音乐、场地布置
4.重难点
针对以上分析,我将活动的重点确立为:双脚连续蛙跳,双脚蹬地有力,后脚跟先落地,身体迅速蹲下再起跳。幼儿已有双脚起跳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引出蛙跳。(在我没有看教案前,我认为蛙跳是前脚落地,因为立定跳远,向上纵跳都是前脚掌先落地,后来翻看教案后又在网上查找资料,确认蛙跳是后脚跟先落地。)本节课还有对幼儿最大挑战,是在掌握蛙跳技能基础上,还能连续蛙跳,对孩子的耐力也是一种考验。在突破重难点上,采用了游戏情境贯穿,提高了幼儿积极性,而不是枯燥的反复练习。
二、教学法
1.教法
本次活动采用(情境法、演示法、直观法、提问法、谈话法、赏识激励法、游戏法)等教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实现预期活动目标。
2.学法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主要有(探索法、尝试法、多种感官参与法、交流讨论法、操作体验法)等,以培养幼儿在自主探索玩法中引出本节课的重点蛙跳。
三、活动流程
分三部分(热身、基本和放松)
(一) 热身
1、入场队列练习,报数与分列。2、律动《小蝌蚪要长大》(音乐)
(二) 基本部分
1、导入
师:青蛙宝宝们我们长大了,变成了大青蛙,那么我们青蛙是怎么行走的呢?
幼:跳着的。
师:那你们看这边有几个池塘我们自己练习一下青蛙是怎么走路的,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哦。
2、幼儿自由探索蛙跳
3、新授 技能(连续蛙跳)
动作要求:五指张开,双臂向上摆动,曲腿蹬地向前跳,后脚落地,身体迅速蹲下。
4、自由练习连续蛙跳
小结:再次强调动作要领
5、游戏1(拍害虫)(音乐)
(1)调整呼吸
(2)游戏(拍害虫)
分男女生出发
师:宝宝们我们田里来了几只害虫,我们青蛙是要保护庄稼的,所以我们要把害虫消灭,看前面有害虫,我们分队跳过去拍一下你想消灭的害虫,然后再跑回来。
6、游戏2(捉害虫)(音乐)
(1)调整呼吸
(2)游戏(捉害虫)
幼儿自由选择分4列,进行游戏,游戏先根据提供的“草地”长短幼儿进行蛙跳,然后过小石桥,最后找到害虫后贴衣服上。各列根据提供路线指示回来,回来后还可以站别列再次游戏。
(3)教师进行小结
表扬捉害虫多的幼儿,鼓励捉害虫少的幼儿。
(三)放松(音乐)
1、教师带着小青蛙走一走,调整一下呼吸。教师说一说青蛙是益虫,帮助庄家捉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2、坐线上自己捶捶腿,捏捏肩,宝宝们相互捏一捏。
(四)反思
本节课《小青蛙捉害虫》情境贯穿整节活动,幼儿对生活中小青蛙都有所了解,在我问到小青蛙是怎么行走的啊,小朋友们都了解是跳,自然引出蛙跳。但在引出本节活动重点前,幼儿还是需要有探索过程,让幼儿探索不同跳跃方法,探索过程时间不宜过长。教师小结一下就可以新授本节活动的动作技能。
本节活动幼儿在连续蛙跳后,对幼儿体能是个考验,为了孩子健康着想,也为了缓解幼儿疲劳,所以大量运动需要教师对幼儿有呼吸调整环节,教师及时的小结也是对幼儿的身体进行调整。因为活动重点就是连续蛙跳,如果再反复的练习,不仅幼儿体能跟不上,而且幼儿也会渐渐失去兴趣,所以两个游戏(拍害虫)和(捉害虫),幼儿不仅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游戏,而且也有竞技性,让幼儿更有动力融入游戏。在放松活动时,孩子在大量运动后不宜立马坐下,所以带孩子们慢走了两圈,然后进行放松。
整10加教案反思篇6
设计思路
“动物职业介绍所”是在开展“动物大世界”主题时生成的一个教学活动。在活动开展前,幼儿已基本了解常见动物的不同特征和它们各自的本领,并且对动物的话题很感兴趣。在“小螃蟹找工作"活动中,幼儿积极投入为小螃蟹寻找合适的工作,并饶有兴趣地谈论着要给其他动物寻找工作,于是就生成了这个活动。
?动物职业介绍所》原本是一个情节生动、富有童趣的故事。故事构思新颖,巧妙地把动物的特征与人类的各种职业特征联系了起来。所以本次活动,我把重难点定在“理解动物特征”与“职业”的内在联系,尝试根据动物特征进行联想,为其介绍合适的工作。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通过ppt演示,分段讲述故事,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动物特征与职业的关系,根据特点大胆猜测职业。此外,我重点设计了情境化的“职业招聘会”环节,让幼儿知道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要根据它们各自的特征帮它们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发挥它们的长处。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动物特征进行联想,为其介绍合适的工作。
2.进一步萌发幼儿了解动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对动物特征有初步了解,故事课件,大统计表,长颈鹿、大象、狗、猫及相关职业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故事课件。
2.这是什么地方?职业介绍所是什么意思?动物职业介绍所是干什么的?这家动物职业介绍所是大猩猩开的吗?
二、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动物特征与职业的关系
1.讲述第一段故事,提问:
(1)大猩猩所长给小螃蟹介绍了什么工作?什么是裁缝?
(2)大猩猩所长为什么介绍小螃蟹做裁缝?
2.讲述第二段故事。
讲述第二段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导幼儿猜测:
大猩猩所长可能会给小青蛙介绍什么工作?为什么?
教师继续讲述第二段故事的后半部分。
3.讲述第三段故事。
讲述第三段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导幼儿猜测:
如果你是大猩猩所长,你会给袋鼠妈妈介绍什么工作?为什么?
教师继续讲述第三段故事的后半部分。
4.小结: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大猩猩所长就是根据它们的特征来介绍工作的。
5.过渡:现在还有些动物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大猩猩所长想让小朋友帮这些动物介绍合适的工作,你们愿意吗?
三、分组讨论,为动物介绍合适的工作
1.提出要求:
(1)相邻的幼儿四人一组,自由选择动物,为它们介绍工作。
(2)幼儿轮流讲述,自己商量说的顺序。
2.幼儿分组讲述,教师指导。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特征为动物介绍合适的工作。
3.集体交流:你们给动物介绍了什么工作?为什么?
四、职业招聘会
1.(出示ppt)大猩猩所长说:你们给动物朋友介绍了这么多工作,可是到底什么工作是最适合它们的呢?现在我要举行一个招聘会,看看这些工作到底谁来做最合适。
2.小结:
*长颈鹿的脖子长,看得远,可以看清楚火灾的情况,让住在楼上的人们沿着它的脖子滑下来逃生,适合做消防员。
*大象的鼻子长,能吸水、喷水清洗汽车,做洗车工正合适。
*猫抓老鼠的本领特别大,适合做粮仓管理员。
*狗的鼻子很灵敏,经过严格训练,能做警察。
我们根据每个动物的特征帮它们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它们非常高兴,送来了鲜花表示感谢。
延伸活动
现在许多动物听说大猩猩动物职业介绍所能介绍合适的工作,都过来啦(出示ppt),我们回教室后让其他朋友一起帮大猩猩的忙吧!
反思
“动物职业介绍所”这个活动是在故事《小螃蟹找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的。从活动过程来看,幼儿非常喜欢为动物找工作的“职业招聘会”环节,在游戏中他们能自然地运用有关动物本领的经验,积极思考动物的特征与职业的关系,并根据其特征大胆联想为动物介绍合适的工作。如幼儿说小青蛙跳的本领大,适合做跳水运动员、跳远运动员;小青蛙游泳技术好,适合当游泳教练,做游泳健将:袋鼠有个大口袋,可以装很多图书,可以开个书店,也可以当邮递员,还可以帮人家带小孩等。
在为动物介绍工作的过程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ppt有表情地分段讲述有趣的故事情节,提问形式多样,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如讲述第二段故事的前半部分后,及时引导幼儿猜测“大猩猩所长可能会给小青蛙介绍什么工作?为什么”,再继续讲述第二段故事的后半部分,看看幼儿的联想是否合适。而在讲述第三段故事的前半部分后,提问则变为“如果你是大猩猩所长,你会给袋鼠妈妈介绍什么工作?为什么”,让幼儿转换角色,更好地进行联想,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活动中每一环节我都能抓住“为动物介绍合适的工作”这个点来提问、引导和小结,各环节之间的节奏把控较好。
在第三环节,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让幼儿分组讨论,轮流讲述,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说、大胆地说,并耐心倾听同伴的想法。在集体交流环节,我准备了一张大统计表,用图片或文字把每个幼儿为四个动物找的工作分别罗列出来,和幼儿一起梳理动物们可能适合的工作,这样做的效果比较好,能让幼儿进一步巩固相关经验。
活动中也有一些遗憾的地方,如在动物的选择上我还可以作适当调整,如猫适合的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幼儿联想起来不够宽泛,可以放在演示ppt的前面进行,重新设置一个情境,和袋鼠对换,让幼儿的联想更有趣味性;或者换一个特征明显、易于幼儿联想的动物,效果可能会更好。又如,“职业招聘会”中的四张图片:消防员灭火、骑摩托的警察等可以有森林的背景,以增强情境性,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活动结束后,还可以请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动物职业介绍所》的理解,尝试自制小图书,并投放到班级阅读区,让幼儿欣赏同伴不同的作品,编编、讲讲自己的故事。
整10加教案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危害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冠状病毒等图片、金粉、喷壶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冠状病毒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假期时人们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有没有经常出玩耍呢?(幼:没有)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一点,还是出去玩的时间多呢?(幼:呆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一点)
师:你出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来提醒幼儿)
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人们出去的时候都带上了五颜六色口罩;进入超市的时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体温;公园里出来玩的小朋友也少了……
2.引导幼儿思考: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不能经常出门玩耍,为什么出去了还要戴口罩,量体温;引出冠状病毒。
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坏家伙。这群坏家伙来自一个叫病毒的大家庭,有时候小朋友们身体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们的体内里捣乱。(教师可出示病毒图片)
3.教师出示冠状病毒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冠状病毒。
师:(1)这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们。你们看它们有几只手?(幼:两只)它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啊?(幼:皇冠)它们有几只脚呢?(幼:八只)
(2)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脚,小朋友们觉得这些病毒的脚像什么呢?(幼:像花瓣)
(3)大人们把这花瓣叫花冠,所以这些病毒就叫长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状病毒。
二、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的方法
1.教师讲述冠状病毒的危害。
师:冠状病毒是一群坏家伙,它们会悄悄溜进不注意卫生的小朋友的身体里,让小朋友咳嗽、发烧,感觉到不舒服,然后……这个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过游戏,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游戏1:喷嚏雨
玩法:
(1)师:有时,病毒也会藏在小朋友们的口水里,我们打喷嚏或咳嗽时,嘴巴里的口水就会喷出来。
(2)教师面对幼儿,用喷壶模仿打喷嚏或咳嗽时的状态(注意避免唾沫飞出,仅仅口腔送气即可)。感受到水雾喷洒的小朋友就中招了。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避免别人打喷嚏或咳嗽的口水落我们的身上?打喷嚏或咳嗽的人应该怎么做?
师总结:我们在出门时带上口罩(教师可示范讲解口罩的正确带法),这样喷嚏或咳嗽时喷出的口水就会落到口罩上,就不会落在我们的皮肤上了;而我们在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卫生纸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用完的卫生纸要丢入垃圾桶。
游戏2:病毒传传看
玩法:
(1)教师将金粉涂在小朋友a的手上(要多涂一点,效果更直观),揉搓一下,然后让这位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小椅子,再摸摸小桌子。
师:小朋友a身上的病毒被带到的哪里?(幼:桌子和椅子上)
(2)请小朋友b将小朋友a摸过的位置再摸一遍。
师:现在病毒被带到的哪里?(幼:小朋友b的手上)
(3)让小朋友b与小朋友c握握手。
师:这次病毒去了哪里?(幼:小朋友c的手上)
(4)让小朋友c摸摸自己的脸蛋和鼻子。
师:现在,哪里又产生病毒了?(幼:小朋友c的脸蛋和鼻子上)
(5)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情况如何避免。
师总结:病毒的传播能力真是太厉害了,所以小朋友们要勤洗手。饭前便后,打喷嚏或咳嗽后,都要洗,还要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用香皂或洗手液好好搓一搓,把病毒都洗掉。
三、通过判断做法的方式,加深印象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哪个小朋友的做法正确,哪个是错误的。
师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病毒的威力,真是太强大了,如果我们不注意个人卫生。这群坏家伙很可能悄悄溜进我们的身体里,使小朋友们生病呢。所以啊,我们出门时要戴口罩;如果想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卫生纸捂住口鼻,然后将卫生纸扔进垃圾桶;还要经常按照正确的步骤,用香皂或洗手液把我们的小手洗干净,这样,病毒大军就不会轻易找上门啦~
活动延伸
1.开展美术活动《画一画我们这次的冠状病毒》。
2.开展科学活动《认识口罩》。
3.开展语言活动《洗手歌》。
4.日常练习:如厕时提醒并监督幼儿按照正确步骤洗手。
整10加教案反思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粗细的相对关系,能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不同粗细的物体,发展观察比较能力。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粗细不同颜色不同的无根塑料管,带有空心的珠子一颗。
2.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4-35页。
活动过程
1.游戏“穿珠子”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不同。
(1)幼儿用两根粗细不同的小棒穿珠子,有一根穿不进去,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
(2)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两根小棒粗细不同,所以粗的穿不进去。
2.观察三根小棒,进行两两比较,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1)教师根据需要提出问题:
这三根小棒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最粗的是哪一个?最细的呢?
a小棒和b小棒哪个粗?哪个细?b和c哪个粗哪个细?为什么b小棒我们一会说它粗一会说它细呢?
(2)小结:原来物体的粗细是比较出来的,要看他们和谁比,才能知道是粗还是细。
3.游戏:排排队。
(1)请幼儿按照物体的粗细顺序排排队,说说是怎么排的。
(2)小结:从粗到细排一个比一个细;从细到粗排一个比一个粗。
4.寻找粗细,发展幼儿的比较观察能力。
(1)引导幼儿从自身找出可以比较粗细的物体。
(2)从周围环境中寻找可比较粗细的物体。如树干和树枝比,
5.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②第34~35页,进一步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
活动延伸: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幼儿园内物体,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粗细的树,并用量一量、抱一抱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反思
1.比较的物体比较少;
2.还没能更好激发孩子对物体比较的粗细的兴趣,老师说的多,孩子说的少,
3.做游戏的时间比较短.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凑10法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