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溜溜 >教案

音乐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推荐7篇

通过工作计划,能够更好地理解工作的整体结构,提高执行力,定期审查工作计划有助于总结经验,提高未来工作的执行效果,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推荐7篇

音乐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篇1

一、教材分析:

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注重欺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教材结构进行了设计,更换了一些曲目,注重了地方音乐作品的充实,但作品缺乏童趣,没有注重学生兴趣。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学习兴趣很高,对不同的音乐体裁和风格都有初步的了解。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提倡多元文化和学科综合。

四、本期教学任务:

按单元编排教材内容,共有八单元,内容包括唱歌、听音乐、音乐活动、音乐创作等。

五、教学措施: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把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在教学中;

2、进行学生学习方式的课题研究,以学生兴趣为根本,塑造音乐学科教学的新形象和新设计。

六、计划与内容:

第一课:

1、欣赏《梦幻曲》,感受大提琴的柔和音色和宁静优美的旋律。

2、欣赏《童年的梦》,感受乐曲愉快的情绪,并能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体验。

第二课:

1、欣赏民乐和音乐剧,教育学生爱护鸟类,培养学生形象思维与环保意识,享受大自然的喜悦与欢乐。

2、学唱歌曲,感受大自然的美。

第三课:

1、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小乌鸦爱妈妈的行为和思想品格。

2、欣赏交响通话和配乐故事,在音乐中明白道理,引导学生想象,并进行表演。

第四课:

1、欣赏优秀儿童歌曲,感受优美旋律中的意境与情感。

2、用甜美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队旗、热爱红领巾的情感。

第五课:

1、通过欣赏《劳动最光荣》与《森林的铁匠》,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音乐风格与情绪,认识劳动的价值,体验劳动的喜悦与快乐。

2、引导学生用轻快、轻松、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主动参与创编活动。

第六课:

1、能用清脆响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欣赏歌曲,感受多姿多彩的中原文化,听辨不同的演唱形式,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第七课:

1、用自然的声音表现歌曲。

2、欣赏乐曲,感受夏夜的美丽与宁静,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3、选择节奏为歌曲伴奏。

第八课:

1 、用欢快的情绪,自然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

2、欣赏乐曲,感受大提琴、二胡、排箫等不同乐器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3、听歌曲唱歌曲,自编动作歌表演。

第九课:

复习考评

音乐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是第一届新教材的实施对象,经过系统的教学,打下了扎实基础,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乐谱五线谱、音名、唱名、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拍子、拍号、调号。了解什么是河北吹歌、认识板胡这一乐器。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了解奥涅格瑞士作曲家和他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六课,每课还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学进度表:

第一课: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演唱《拉起手》,欣赏《飞来的花瓣》

第二课时:欣赏《行星组曲》,进行创作活动。

第二课:3课时

第一课时:概括介绍“亚洲音乐”,初步学习歌曲《邮递马车》

第二课时:继续学习歌曲《邮递马车》,欣赏《摇篮曲》和《运动会开幕曲》

第三课时:复习歌曲《邮递马车》,欣赏《亚洲民间乐器片段》

第三课:2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乐谱及五线谱知识。

第二课时:欣赏《doremi》;学唱《doremi》片断。

第四课:3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第二课时:欣赏《看秧歌》与《小放驴》

第三课时:聆听《大起板》与器乐演奏《沂蒙山小调》

第五课:3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火车来了》,欣赏《太平洋231》

第二课时: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复习《火车来了》

第三课时:三首作品的综合分析,并进行创作活动。

第六课:3课时

第一课时:欣赏《致音乐》和《美妙的琴声》

第二课时:学唱《一二三四歌》

第三课时:组织班级音乐会。

复习3课时、考查3课时

音乐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篇3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六年级五个班的情况各有不同。一班、五班学生的音准较好,五音不全的和性格内向的也较少,对老师布置的收集资料以及创编简单律动与舞蹈完成的也较好,学生之间合作很好;二班学生音准最好,想象力也丰富,三班次之。但三班和四班学生对搜集资料不是很感兴趣。今后应加强三班学生的音准,加强四班和三班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七个单元,即第一单元“青春放歌”;第二单元“亚洲弦歌”;第三单元“doremi”;第四单元“黄河之滨”;第五单元“火车印象”;第六单元“美妙的音乐”;第七单元“回忆”。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编创与活动等。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小学阶段所学各种拍号的含义。懂得各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3)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上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4、古诗吟唱:今学期力争再让学生在感受古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吟唱,学会五首古诗吟唱歌曲,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及鉴赏能力。

5、器乐演奏:让学生学会一门简单的课堂乐器葫芦丝,能吹奏一些简单的小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及手指灵活能力,掌握一技之长。

三、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1)、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2)、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3)、认识和了解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

(4)、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

(5)、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

(6)、认识亚洲民间乐器,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自制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3)、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四、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活动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互相学习的能力。

五、教法、学法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平。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认真组织活动。

音乐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表现歌曲的不同的形象内容,情感和表现二拍子歌曲与三拍子歌曲的不同节奏,感受和表现二拍子歌曲与三拍子歌曲的同节奏,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学习自然地与他人接唱和对唱,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交流,合作的快乐。

2 学习按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上 下肢联合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随音乐的变化改编动作的速度,力度和难度。

3 使用固定节奏型,随熟悉的歌曲或乐器演奏,在集体中学习保持与音乐,与他人协调一致,为歌曲或乐曲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和音乐.

4 学习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高低 快慢 强弱 音色变化,体验这些变化所表达的情意,体验倾听和欢赏活动的快乐。

二、月计划

2月份

笫一周 1

笫二周 2>

3月份

笫三周 1>

笫四周 2>

第五周 3>

第六周 4

4月份

笫七周 1>

第八周 2>

笫九周 3>

第十周 4>

笫十一周 5>

5月份

第十二周 1>

第十三周 2>

笫十四周 3>

笫十五周 4>

6月份

音乐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篇5

一、教学总目标

通过各学段的学习,不断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

二、教学内容要求

(一)感知与欣赏

了解最基本的音乐表现要素,初步感受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和音色在音乐情绪的表达中所起的作用。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观看儿童剧、戏剧小品、动画片时能识别主要人物,知道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特点及其直接含义,并能简单讲述故事大意。观看舞蹈,能有感应性的体态律动反应。

(二)创造与表现

知道演唱、演奏是音乐表现的基本形式,尝试用歌声和简单的乐器演奏,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感受不同的音响效果,激发表现欲和创造力。在参与演唱、演奏和游戏性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承担角色,能自信地表演,并学会相互合作,体验表演的乐趣。

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的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舞蹈活动或舞蹈表演。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的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舞蹈活动或舞蹈表演。

(三)反思与评价

注意倾听他人的演唱,乐于用简单的语言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愿意在同学面前表演,在大家的鼓励下,建立起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在舞蹈和戏剧游戏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仪态、言语和行为的美。

三、本学期总课时数

36课时

四、附教学进度表

音乐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篇6

一、教材分析

这套书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课程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2、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能够背唱4~~6首歌曲。

三、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3、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

4、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2、能够配合歌曲、音乐用身体做动作。

3、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4、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五、教学进度安排

课题课时数

第一单元到郊外去4课时

第二单元健康歌3课时

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5课时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4课时

第五单元调皮的小闹钟4课时

第六单元童年的游戏4课时

音乐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篇7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的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能力,以审美为核心,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12课,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演唱”、“听赏”“活动”等内容。

在本册中,歌曲内容健康生动活泼,体现了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有表情自信地演唱基础上进行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体验各种生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音乐知识有:节奏的把握、人声的分类、各音符的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学习和音乐家聂耳的故事等等。活动和音乐童话剧是教材的特色之一,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并达到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表演童话音乐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和教益,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整册教材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动力,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

学生分析:

1学生人数多,不太易于管理,要有适当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小学生好动,还有一部分学生顽皮,但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

3现在的小学生智力水平相对高,动手能力也较强。

4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6虽然已经是小学阶段的第三年了,但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还是非常重要(正确的演唱姿势、上音乐课的习惯、游戏的规则等等)。

教学目标: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通过欣赏优秀的儿童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活动中运用乐谱。

5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及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6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友爱精神。

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

(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

()为您服务

()为您服务

2演奏:

能初步学习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听赏:

(1)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2)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4识谱:

掌握各种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简单节奏,并能在活动中灵活运用。

教学进度安

第一周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

第二周表演《摇啊摇》,《小酒窝》

第三周聆听《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

第四周表演《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

第五周聆听《同伴进行曲》,《船歌》

第六周表演《哦苏珊娜》《原谅我》

第七周聆听,《小牧牛》,《牧歌》

第八周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

第九周聆听《妈妈的歌》《小白菜》

第十周表演《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第十一周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第十二周表演,《四季童趣》《捉迷藏》

第十三周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第十四周表演〈美丽的黄昏〉

第十五周聆听〈对鸟〉〈空三鸟语〉

第十六周聆听〈一只鸟〉〈小乌鸦爱妈妈〉

第十六周聆听,〈丰收之歌〉〈丰收的喜悦〉

第十八周表演〈圆圆和弯弯〉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保育老师本学期工作计划7篇

2023年音乐教学工作总结推荐6篇

春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推荐6篇

中班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推荐6篇

保育员本学期个人工作总结7篇

保育员上学期工作总结和本学期工作计划5篇

本学期督导工作计划8篇

幼儿大班本学期总结模板7篇

本学期的计划作文优秀6篇

本学期的计划作文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341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