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高中必修一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必修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莎士比亚及其剧作的有关知识;了解《哈姆莱特》的艺术价值;归纳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 把握紧张激烈的情节,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提高学生赏析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宫廷的罪恶,正确认识复仇的意义,吸收人文主义思想中的精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使之有一双理性的慧眼和一颗积极健康的心。
教学重点 把握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性格;赏析“比剑”部分的精彩,品味哈姆莱特的多义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主题;把握哈姆雷特复杂的性格特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引领,导入王子
1、指名朗读和翻译并进行点评,导入新课。
do not , for one repulse , give up 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lved to effect .
翻译: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点评:别轻言放弃。
ignorance is the curse of god, knowledge the wing wherewith we fly to heaven.
翻译:无知乃是罪恶,知识乃是我们藉以飞向天堂的翅膀。
点评:请热爱知识,知识会改变命运。
rich gifts wax poor when givers prove unkind. (william shakewspeare british dramalist)
翻译:如果送礼的人不是出於真心,再贵重的礼物也会失去它的价值。
点评:礼物只是情谊的载体。
to mourn a mischief that is past and gone is the next way to draw new mischief on. (william shkespeare, british dramatist)
翻译:为了一去不复返的灾祸而悲伤将会导致新的灾祸。
点评:让昨天成为昨天,活在当下。
导入:这些充满智慧的语言皆出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今天,我们就来走近这位作家,走近他完成于1601年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
2、走近作者。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优柔寡断导致的悲剧;《奥赛罗》妒忌猜疑导致的悲剧;《李尔王》世态炎凉中真情的悲剧;《麦克白》没有节制的野心导致的悲剧。
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英国人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莎士比亚戏剧节”,因为那一天是他的生日。
鲁迅称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马克思称“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本·琼斯称“时代的灵魂”,“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莎翁对自己作品评价:“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哈姆雷特》全名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又名《王子复仇记》。
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中的《哈姆莱特》。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经调查世界前100名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和传说人物,哈姆莱特排名第一。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哈姆雷特》人类戏剧史上的一座丰碑。中国位列其中的书有:《史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孙子兵法》 世界上最早的军事经典著作,《道德经》 道家学派的开山力作,《论语》 规范中国人两千多年的行为准则,《毛主席语录》 20世纪发行量最大的书,《红楼梦》 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二、整体感知,走近王子
1、剧情梗概:《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
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是世界文学名著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
2、剧中人物。
哈姆莱特 王子
克劳狄斯 王子的叔父,弑君篡位者
乔特鲁德 王后
波洛涅斯 大臣
雷欧提斯 波洛涅斯之子
奥菲莉娅 波洛涅斯之女
霍拉旭 王子挚友
奥斯里克 大臣
罗森格兰兹 王子同学,背叛王子
吉尔登斯吞 王子同学,背叛王子
3、人物关系。
王子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是叔侄又是仇人;
哈姆莱特与王后乔特鲁德:是母子,又有着母嫁仇敌的隔阂;
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是恋人,又有因误杀奥菲利娅的父亲所产生的不可化解的矛盾;
国王克劳狄斯与王后乔特鲁德:原为叔嫂后结为夫妻,但克劳狄斯有着毒杀乔鲁特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
御前大臣波洛涅斯:既是国王克劳狄斯的帮凶,又是奥菲利娅的父亲。
奥菲利娅:既深爱着哈姆莱特,又与其有着杀父之仇,与波洛涅斯有着骨肉亲情。
雷欧提斯:既是哈姆莱特的好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反目成仇。
小结::哈姆莱特的复仇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环境,他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
4、节选部分主要情节及结构。
让学生填空:这篇文章讲了“ 和 的故事”。
主要要点:哈姆莱特和霍拉旭的故事,回忆哈姆莱特逃回丹麦的经过;哈姆莱特和奥斯里克的故事,哈姆莱特对奥斯里克的奚落,嘲讽;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的故事,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决斗,中了克劳狄斯的圈套。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霍拉旭不要作声!谁来了?”) 回述哈姆莱特逃回丹麦的经过。
第二部分(从“奥斯里克上”到“他们的水泡就破灭了”)哈姆莱特对奥斯里克的嘲讽。
第三部分(从“一贵族上”到结束)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决斗,中了克劳狄斯的圈套。
三、重点赏析,深入王子
1、教师提问:在这三部分中,大家觉得哪部分最精彩?
预设:比剑部分。
2、赏析“比剑”。
思考:你认为“比剑”部分精彩在何处?请给出相关理由。
赏析示例:
精彩之一:将众多矛盾集中在此环节。
一方面是不同人物间的矛盾。比如,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的矛盾,克劳狄斯对哈姆莱特有杀父霸母、企图谋害其姓名之仇。再如,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之间,哈姆莱特无意杀死雷欧提斯的父亲,并且间接害死其妹妹。
另一方面,同一人物内心也存在矛盾。 如哈姆莱特对雷欧提斯的态度,既充满仇恨、视其为对手关系,又请求得到其原谅。又如雷欧提斯本人对哈姆莱特的态度,既想杀掉他,又犹豫,并且乞求得到哈姆莱特的原谅。又如,国王克劳狄斯的矛盾,外表很平静,倾向于哈姆莱特,口头说着“来,哈姆莱特,让我替你们二人和解和解”“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取得胜利”,心里极度恐慌,想暗杀哈姆莱特,越快越好,且一计不成又施一技。
精彩之二:情节方面。
比剑部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短暂的时间里,在小小的空间里,四个主要人物(王后、国王、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均死去。 此部分精彩不是独立的,与前面轻松幽默的情节相调剂。哈姆莱特与奥斯里克的谈话类似于传统戏曲里的插科打诨,使本文雅俗共存,使整个剧本富有张力,更能体现悲剧的崇高。
情节悬念迭生,比如哈姆莱特是否会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哈姆莱特能否觉察剑有毒,雷欧提斯会不会按照和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等悬念一直抓住读者的心。
精彩之三:人物个性鲜明。
人物个性的鲜明性和复杂性在比剑部分得到了集中体现。如哈姆莱特的勇敢、坚定与犹豫,想复仇又充满了仁心善意,在这部分得到了集中体现。又如,雷欧提斯的勇敢、犹疑及善良交织在一起。国王的表里不一、阴险狡诈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一部分,作者将笔端直指人物心灵,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可悲可叹、可圈可点。
精彩之四:人物语言。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和动作化得到了充分体现。 首先,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比如,哈姆莱特说:“ 好,你这败坏伦常、嗜杀贪淫、万恶不赦的丹麦奸王!喝干了这杯毒药——你那颗珍珠是在这儿吗? ——跟我的母亲一道去吧!”这些话是哈姆莱特愤怒的一吼,对奸王的控诉。可以看出性格犹豫、行动迟缓的哈姆莱特终于做到控诉一针见血,动作狠而有力。又如,国王说:“来,哈姆莱特,来,让我替你们两个人和解和解。”“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取得胜利”这些话可以看出国王是个惯于耍阴谋诡计的人,他包藏着可怕的祸心,却要做出亲热和善的样子,他言不由衷、笑里藏刀。
其次,语言的动作化。如哈姆莱特连续两次击中雷欧提斯后,既有些得意,又对雷欧提斯的状态有些纳闷,因此脱口说了一句:“你怎么说?”雷欧提斯被这句话激起了斗志。他对克劳狄斯说:“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这句话表明他还不能下定决心杀死哈姆莱特,想从国王那里获得勇气。而克劳狄斯对他使用了激将法:“我怕你击不中他。”然而雷欧提斯还是迟疑不决。光明正大、毫无猜忌之心的哈姆莱特又一次提醒他:“你怎么一点也不起劲?请你使出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终于,雷欧提斯冒失地刺出致哈姆莱特死命的一剑。
精彩之五:对主题的彰显与升华。
比剑部分充分展示了主题,无论是人物命运的悲剧性还是人性的复杂性都在此部分得到了彰显。
(以上几个方面只是教师的预设,学生若说出其他方面,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教师总结:以上的分析可以归结为两大的方面,即形式和内容。我们在赏析文学作品时,均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赏析。具体到对戏剧的赏析,可以抓住其内容,比如矛盾冲突、情节安排、人物设臵与主题,还可以抓住其形式,比如语言和手法等。
四、聆听独白,理解王子
1、诵读·感知:哈姆莱特的“生存还是毁灭”的内心独白是整个悲剧的核心,反映了哈姆莱特内心的矛盾冲突。诵读这部分内容,诵读的同时思考这样的问题:
哈姆莱特怎样看待生死?
在作出选择的时候,王子考虑到了哪些问题?
在思考与行动的抉择中,哈姆莱特选择了什么?
哈姆莱特为什么要装疯?
2、探究研讨。
哈姆莱特怎样看待生死?
明确:生存太痛苦,毁灭更痛苦。
在作出选择的时候,王子考虑到了哪些问题?
明确:哈姆莱特心事重重,言不由己。他既要重整乾坤,又要面对强大阴险的对手,他强调的是个人作用,求助的是自我思想的力量,所担负的责任与实际上的力不从心,在内心深处掀起阵阵波澜。在作出选择时,王子不是惧怕死亡本身,而是惧怕“灵魂不死”。死不是痛苦的结束,而是痛苦的延续等。“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这段内心独白脍炙人口,它深刻地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在进行个人复仇和探索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剖析自己,“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这段独白人们常常拿它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66首相比,这是首富于揭露性和哲理性的好诗,作家借哈姆莱特之口,深刻而具体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人文主义的思想。这也是我们理解主人公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钥匙。
在思考与行动的抉择中,哈姆莱特选择了什么?
明确:王子选择了行动。哈姆雷特决心为父复仇,并要“负起重整乾坤责任”重任。
这段著名的内心独白暴露出哈姆莱特的错综复杂的性格特征是犹豫不决。一个关于生与死的选择一度令他进退维谷。但是,经过苦苦的内心争斗哈姆莱特最终放弃了死亡。因为当哈姆莱特听到父亲死讯、得知母亲与克劳迪斯的迅速成婚之后万分震惊,却又无法采用任何手段为父亲复仇,便立刻想到以自杀解决一切烦恼和痛苦。可一想到人死虽如同睡眠,进入的却是一个有去无回的未知世界,他便开始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在经历激烈的内心争斗之后,哈姆莱特终于选择了活着。
哈姆雷特决心为父复仇,并要“负起重整乾坤责任”重任,他为什么有意装作疯子?
明确:保护自我,避免受到迫害(对手克劳狄斯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强大而又阴险,哈姆雷特怕不小心泄漏了心事,反遭敌人的毒手);迷惑对方,寻找复仇时机(借装疯既可以躲过对方的耳目,也可借此试探对方);借疯言疯语,发泄对当前黑暗现实的不满。所以,隐藏在疯狂里面的是思索,装疯是为了麻痹敌人,装疯是为了弄清真相,装疯是为了等待复仇的时机。哈姆莱特看似疯狂,实则清醒!
3、在剧作结尾,哈姆莱特选择了和对手同归于尽,对于这样的结局,你认为它能避免吗?
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终究归于两个方面,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当时社会未提供先进分子必胜的条件,敌我力量过于悬殊,是时代悲剧。文中的克劳狄斯身居高位,老奸巨猾,善于耍阴谋诡计。而主观原因就是哈姆莱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畅所欲言:恩格斯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你眼中的哈姆莱特是怎样的人?
教师提示: 抓住文本,回答模式为:根据课本的 内容,我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 样的人。
小组内讨论后作答。
哈姆雷特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基本特征:身穿墨黑的外套,脸色悲苦沮丧,酷爱思索而又一再延误行动的忧郁的王子。父亲给他的责任是复仇,现实要求他的行动。哈姆雷特意识到,他的责任不是单纯地复仇,杀死一个克劳狄斯,而是要重整乾坤,消灭一切罪恶,按照人文主义的理想来改造现实。所以有人称他为上个延宕的王子。
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他是个有理想、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现在一般用“哈姆雷特”来比喻那些遇事犹豫不决、顾虑重重的人。
从开头和结尾可见,哈姆雷特是冷静而理智的。哈姆雷特具有坚定的信念,富有责任心。
从哈姆雷特的语言可见,他的善良,叔父的奸诈。
从情节分析,哈姆雷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从语言上看,哈姆雷特复仇为的是尊严的重建,复仇是他生存的目的。
从全篇情节看,哈是一个悲惨的英雄,是一个罪人。哈姆雷特是一个敢爱敢恨有勇有谋的热血青年。
从“戏中戏”可见,哈姆雷特的聪明机智。哈姆雷特勇敢的承担了扭转乾坤的任务,他是一个矛盾、孝顺、懦弱、可悲的人。
从他的话可见,哈姆雷特是一个厉害的批评家。福丁布拉斯与哈姆莱特复仇之比较,两点相同,三点不同,由此可见哈姆莱特行动上的消极。……
总之,哈姆莱特是个富于理想、敢于行动的人,勇敢果断使他具有“英雄”的个性,但在这里却可以发现他的“迟疑”“忧郁”“孤独”——他既是个身负为父复仇、扭转乾坤重任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又是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的“忧郁”王子。这种并不单一的个性,正是他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
5、小结:屈原曾说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正可以说明哈姆莱特在颠倒混乱的时代和社会中保持着一颗理性而纯真的心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试图改变那个社会,知其不可而为之,确实难能可贵!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会是一个智慧的人,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将会是一个腾飞的民族。幼稚的思想总比没有思想好,偏激的观点胜过一切不假思索的结论。思考让我们成熟,让我 们深刻,让我们个性回归,引我们走向真理。我们要善于思考,培养 美好的品性,有一双理性的慧眼,有一颗积极健康的心,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有益于社会和民族的人!
五、情动于衷,演绎王子
1、根据你的理解,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小情节,试着表演王子。
播放学生表演视频。
2、探究作品的主题。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作品?
明确: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借这个丹麦的故事来反映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社会。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充分表达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先进性。但它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为私有制,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谓人文主义,从原意讲,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借助于古典知识──主要是希腊哲学与艺术,来反驳经院哲学与神学,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的思潮,是一种与以神为本位的神本主义相对立、反对野蛮、愚昧与迷信的世界观。但现在,人文主义已泛化成一种强调人的作用、地位与作用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的特征是: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权,尊重人的价值,反对神权,反对愚昧和迷信。
六、真情告白,对话王子
如果你是王子忠诚的朋友或随从,你会如何劝慰他,理解他,支持他?
高中必修一教案篇2
[教学目标与训练重点]
1、掌握“对牛弹琴”“檄文”“接洽”“流毒”等词的意义
2、分析理解“摆情况—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的论述思路与“分项列举,边破边立”的论证方法
3、揣摩本文运用成语、俗语、引例、设喻使语言生动形象的方法以及语言使用的原则。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由“八股”导入,讲述背景,明确论述对象
2、整体感知课文,圈点批注
3、研读第二段,理清论述思路(解决目标2)
4、用“表”图示文章内容
一、导入
联系旧知、解题、介绍背景与文题内涵
八股: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内容空洞(阐发孔孟之道,代圣贤立言),形式死板(分八部分来写),一种僵化的文体
党八股:是一种文风,内容空洞、形式死板的文章或报告(联系某些领导的讲话,增加感性认识)
课文阐述了党八股的罪状、表现、危害、根源及克服办法,是我党整风动力的重要文献。
二、快速阅读,圈点批注,整体感知
1、用不同的符号勾划出党八股的各条罪状表现、危害、根源及克服办法,标出使用的口语、成语、俗语及比喻。
2、标出有疑问的地方。
三、质疑与讨论(就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研读第二段
1、第一条罪状的表现是?危害是?克服的办法是?
2、“为什么空洞·······下定决心不让人看”概括起来是指出了什么。
3、斯大林一例的作用是?
4、总结思路
五、课堂练习
1、根据第二段的思路用表格列出其它7项
2、列出本文简要的结构提纲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
七、板书(附后)
八、教后小记
第二课时
一、讨论修改表格
党八股罪状、表现、危害、根源及克服办法一览表
罪状
表现
危害
根源
克服办法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把文章写短写精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生怕人家驳装样子恐吓辱骂
妨害真理
剥削阶级流氓无产者惯用的手段
讲科学讲真理实事求是
无的放夭不看对象
故意写人们看不懂的
起不到作用见不到成效
不要老百姓看
研究分析宣传对象
语言无味象个瘪三
没几句生动的话学生腔
文章没人看
没和人民群众接触过
学习语??
甲已丙丁开中药铺
不动脑筋罗列现象
使人作概念游戏
形式主义的方法
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不研究不准备不修改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责任心不强
加强责任心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二、重点研读第五段
这段中作者论述了学习语言方面的问题,精读并思考
1、为什么要学习语言?
2、怎样学习语言?
3、为什么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请从本课中和生活中举出人民群众语言生动的具体例子。
4、怎样向古人学习语言?
5、针对当前实际,谈谈对学习外国语言的看法。
6、谁应该学习语言?
7、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语言?
三、课堂练习
找出本文与前文使用的成语、俗语、文言词语及口语,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文言词语
臻于郅治、一言以弊之、从容避匿、视同一律、装腔作势、以毒攻毒
口语:落水狗、靠科学吃饭、瘪三、不中用、扔到垃圾桶去
俗语:懒婆娘的裹脚布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生动的比喻:洗脸
四、讨论
党八股这种坏文风在我们今天还有没有,请列举其典型表现。
五、小作文训练
根据课文所列罪状,反其意而行之,写几条写作原则
六、讨论课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设计一(第一课时)
反对党八股
八股 ------封建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党八股 -----革命队伍内的一种坏文风,内容空洞、形式死板
反对党八股 -----整顿文风
思路:罪状、表现、危害、根源、克服办法
设计二(第二课时)
学习语??
为什么要学 -----不学,文章演说没人喜欢
怎样学 -----下苦功夫
向谁学---- 向人民群众
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
外国语言中于我们有用的
谁来学------- 都要学
八、教后小记
高中必修一教案篇3
一、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对本单元的整体思考:
本单元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赤壁赋》文学色彩最为浓厚,又在全单元甚至全书的最后。无论从单元编排的角度还是从三册为“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教材编写者建议用三课时教读都是非常合理的。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再一个,就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从编排上看,这也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起到收束整个单元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积累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酵,尖利的山风收住劲,湍急的细流汇成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文题目
(二)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投影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2熟读并背诵一、二段。
(四)学习第一段
1抽读第一段,正音。
2全体朗读一遍。
3划出写景的句子,两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同学描述。
4投影一幅画面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
(五)学习第二段
1抽读第二段,其他同学默读并正音。
2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3作者写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4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
5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投影两词:《卜算子》和《定风波》。教师简述如下: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六)小结两段
(七)下面我们利用剩余的时间背诵一、二段
1对于古文,我们一定要做到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
2组织朗读。
①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②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
③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④学生自读三遍。
3组织背诵。
①教师投影背诵提示一,学生根据提示自背一遍,再齐背一遍。
②投影背诵提示二,全体齐背一遍。
③抽两位同学检查背诵情况。
④总结背诵方法:重点词提示法;层理思路法;韵脚法;句式法;想象画面法等。
(八)小结本课,投影板书。
写景抒情
乐悲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苏轼初游赤壁的情怀,至于东坡先生为什么由乐转悲,又为什么总是能很快超脱,答案就在下节课,后两段苏轼对人生的诠释对我们会有更大的启迪。
高中必修一教案篇4
by xu weiliang
teaching aims:
(1) make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m and do their best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2) get the ss to improve oral english by talking.
important points & difficult points:
(1)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 on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2) encourage students to speak freely.
teaching methods
(1) discussion
(2) ask and answer
teaching aids
1) a tape recorder
2) a computer
procedure:
step 1 lead-in
today, we’ll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let’s enjoy a song called earth song by michael jackson.
do you like the music?
do you think the environment in the earth is important for us?
what is your picture of earth in your mind ?
(then show the students a picture )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answer my question .
why is the earth crying ?
(the earth is facing serious problems)
what are the problems?
step 2 discussion
then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in the book.
now let’s discuss the pictures then answer some questions.
look at the picture above and discuss which ones are caused by nature and which ones are caused by man?
then 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city of pompei. ask the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what city is in the picture?
what caused the destroy of the city of pompeii?
(mount vesuvius erupted and lava, ash and rocks poured out of it onto the surrounding countryside. all the people in pompeii were buried alive, and so was the city.)
can you think of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that damage the environment?
step 3 talk about natural disaster
ok. please look at the screen.
the picture is about some kinds of natural disasters. then let’s talk about these disasters one by one.
reference (something about tang shan earthquake:
on july 28th, 1976, at 3:42 a.m. local time, a powerful earthquake recording m8.2 took place in northeastern china about 95 miles east of beijing near tang shan, an industrial city of about 1 million people. many eye witnesses said they saw a bright flashed across the sky which was followed by a deafening roar just before the shaking began.)
then 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city of loulan. ask the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what city is in the picture?
what caused the city of loulan to disappear ?
(it was gradually covered over by sandstorms from ad 200 to ad 500.)
what caused the sandstorms ?
can you think of other ways in which people damage the environment?
step 4 talk about problems of the earth
besides natural disasters. the earth is now facing other problems .lets try to find some of them and the effects, the causes and the solutions to them.
water pollution
effects
many people don’t have enough clean drinking water. make people get sick.
causes
factories pour waste into rivers/lakes/seas. people throw rubbish into rivers/lakes.
solutions
use new technology to make sure that factories are green and clean. clean the water in the rivers/lakes. save water in our daily life.
air pollution
effects
make people get sick or even die. make the environment dirty.
cause acid rain(酸雨).
causes factories, power stations, cars, air conditioners give off waste gas. burn coal and oil.
solutions
the harmful smoke should be made harmless before it goes into the air. ride bikes more. limit the number of cars./make cars that don’t pollute the air.
rubbish/waste pollution
effects
make the environment ugly, dirty and even dangerous. cause diseases.
causes
throw rubbish in the streets or in nature. buy products that use too much packaging.
solutions
throw waste in rubbish bins.
buy products that use less packaging. recycle as much as possible.
deforestation desertification
effects
cause bad weather (sandstorm).
lands or mountains turn into desert. cause starvation.
causes cut too much wood. rich surface soil will be blown away by wind or washed by rain down to hills and into rivers.
solutions
use less wood . plant more new trees. try to make desert areas become green land.
starvation
effects
cause society problems: violence, crime…
many people die.
causes
wars
uneven distributions of wealth
lack of education
solutions
no wars; rich countries should help people who can’t get enough food or education.
petition
as a student, what can you do to reduce waste pollution and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and write down the things you can do.
divide the class into two groups. the group which has more ideas will be the winner.
group a:
group b:
step 6 summary and homework
today we have talked abou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earth and the ways to solve the earth’s problems. after class, please think more ways to protect environment. and preview next period.
高中必修一教案篇5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蜀道难》。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教法与学法、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课。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蜀道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几篇文章都是唐朝诗歌。《蜀道难》写出了蜀地山川的高峻奇险的特点,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担忧,从艺术特点上看,诗歌想象奇特,笔法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学习本诗对学生认识唐诗,鉴赏诗歌,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都有重大作用。
二、说学情
学生对古典诗歌并不陌生,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层,还没用真正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因此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感悟,帮助他们进入诗歌的情景,增强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学情及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及背景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解读诗中意象,品味意境,感受诗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的意境美、声韵美,激发他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解读诗中意象,品味意境,感受诗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难点:评析诗歌的雄奇瑰丽、富于浪漫色彩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写作诗歌时的情感。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1、诵读法;2、问题引导法;3、交流讨论法;4、点拨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搜集资料、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勾画圈点法——勾出文中的重点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3、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共同研读。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大唐多若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传奇的一生,豪放飘逸的诗风,确实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来学习《蜀道难》,再次感受李白诗歌的风格。(板书)。
(二)作者简介[学生演说]
(三)诵读感知
1、第一遍,个别学生堂上朗读,读后师生议论不足之处。
2、第二遍,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学生圈点矫正。
3、第三遍,全体学生齐读。
4、第四遍,学生结合注释默读,疏通诗意,圈出难点,合作交流。
(四)问题探究:
1、《蜀道难》中贯穿全诗的是哪一句?它在全诗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全诗的主旨句。贯穿全诗始终,有一唱三叹之效!
2、蜀道“难”在哪里?
三难:第一段从历史角度说开辟之难
第二段从山势高危的角度说攀越之难
第三段从现实角度说安居之难
3、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的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五)延伸拓展:本文主旨历来争议不定,你是怎么看?
主旨探讨之一:送别友人
主旨探讨之二:抒写心志
主旨探讨之三:讽喻时政
主旨探讨之四:倦于仕途
(六)堂上总结
这首诗想象奇特、丰富,气势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下面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诵这千古名篇。
(七)说作业:背诵该诗。
(八)板书设计:板书方面,我力争简洁明了,采用语词式板书,既点名本课的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蜀道难(李白)
开辟之难攀越之难安居之难
总之,在教学中,我会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力求将语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一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我的说课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