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溜溜 >心得体会

教育书心得体会最新8篇

我们写心得体会的时候是需要结合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体会写的全面具体是能给他人带去启发的,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育书心得体会最新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书心得体会最新8篇

教育书心得体会篇1

还没实习之前,不管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实习学校的老师,都告诉我们实习的时候究竟要不要跟小孩子那么亲近。当时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要跟孩子保持距离,树立老师的形象。

但是通过实习后,我彻底的认为实习期间是应该跟学生亲近点,因为在学生的心里,实习老师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老师,只是年龄比他们大一点的哥哥姐姐。所以他们都不怎么“听话”,上课都比较吵,下课却很想跟你玩。所以,实习期间就应该更好的把握住怎么跟学生跟亲近的玩。只有实习老师才能跟孩子玩得那么的亲近,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而真正的老师呢?他们都不怎么跟真正的老师那么亲近,所以真正的老师了解他们的都比较表面。

就像我在实习学习经历的一样,在第一周的时候,就想着与学生保持距离,尽量以严肃的样子出现在他们面前。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改变了这种看法,当时有个老师没来然后我就去守自习课,那个班的学生根本就没有你当老师,在他们看来,你只是个与他们年龄相仿的老师,没有任何威望。所以让我们起来自习之后,他们并没有在学习,反而是在毫无忌惮地说话,就算我多次强调并批评学生也是不济于事,最可气的是他们既然还顶嘴。后来我想了想,我一开始就臭着一张脸去面对他们,他们也不会对我有什么好印象。所以在守第二班的时候,我就以比较宽容的态度去面对,反而他们安静了下来。

所以老师们强调的与学生保持距离,不应该是说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去面对学生,而是保持一种适当的距离,老师强调的应该是不要和学生在私底下有太多的接触,而在课堂上,以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去面对学生才是需要把握的。

教育书心得体会篇2

从初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到现在,已经有近半年的时间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从学习生本到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不断的用生本教育的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接近自然,放飞孩子的天性。通过看观摩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每一个看过录像的老师,都对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印象深刻。我也不列外,我多么希望上面这些口齿清晰,知识渊博,侃侃而谈的是我的学生啊!

我也在我的课堂上尝试了添加适量的生本理念。我尝试着让学生成为一名小老师,让他们过一把当老师的瘾,结果证明这次试验是非常成功的,上台来的学生,不但读的很成功,而且没有一点胆怯。就像我平时在讲台上上课那样。下面学生的反应比平时都好。

原来的时候,我总怕学生学得不准确,让他们上台来教单词会把学生教错,可事实证明我错了。生本教育对儿童的看法中提到,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这种天性既是一种人类的生存逻辑,也可以从大自然为人提供的种种未确定性中找到信息。儿童是有发展潜力的人,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而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

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老师是策划者,是引导者。老师只是给学生指个方向,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老师再也不用一遍遍的重复了。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有趣而生动了。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量,学生在通过准备语文资料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实现自身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生本教育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深刻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经过了10年的实践从而在全国推广的。它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上,教师总是想把孩子致力于自己的掌控之下,把孩子变成一个被灌注的容器。

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如果老师单方面的向他们灌输知识的话,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他的学习的热情,造成了好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厌学的情况。

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控制着课堂,通过亲自全身心的去查阅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扩充了自己的知识。同时这种学习是自愿的,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生本教育这种教育理念是非常好的,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我们的学生也一定会乐学,会学,发现知识的意义,投入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教育书心得体会篇3

在不知不觉中两个月的顶岗实习已经悄悄地落下了帷幕。在这两个月的实习中,我感触很深。

曾经以为教师是个相对轻松的行业,有寒暑假,又有双休日,念了这个专业之后开始发现其实不然,这两个月的实习更是让我体会到教师这个行业的酸甜苦辣。

记得教导主任说过:教师职业是个良心活。

的确,为了上好一节课,要准备很多东西,精心的备课,一遍遍的磨课。

第一节上课,准备了很久,练习了很久,心情很复杂,欣喜,大学的理论终于可以付之行动了;紧张,怕忘记环节,怕不能很好的应对学生的回答与提问;迷茫,不知道这第一面该露什么表情,是严厉还是亲切,亦或是冷淡?

“叮铃铃……”上课铃声终于响起,我捧着一叠书本走进教室,看着一张张纯真的小脸蛋,不自觉的露出了惯有的笑容,可是,十几分钟下来,我发现我备课备的有点理想化,一年级的小朋友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让他们同桌互读或者比赛朗读的时候课堂纪律就开始乱,我有点慌乱了,赶紧采取表扬措施,有个别的,也有小组的,还进行加星政策,刚开始这招还算管用,但是四十分钟下来发现学生似乎开始有些疲倦。

几节课下来,我发现课堂纪律的维持是课堂效率的前提保障。之前由于课堂上花了大量时间在强调纪律,使得教学进度有点拖沓,而且课堂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第一节课有一点点的小失落,感觉自己不太满意,赶紧请教老师,向他们讨教经验,xx小学的老师个个都很热心,有问题问他们,他们都会很耐心的帮你答疑解惑,平时相处也都十分融洽,同事之间欢声笑语不断,在他们亲切热心的关怀与帮助下,我试着尝试各种教学方式,从学生角度出发,寻找他们的最佳接受方式。

在经过一番摸索之后,我在课堂纪律管理上有了些许改善,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交互变化,对于表扬加星,学生积极性很高,“我看看这一组小朋友坐得端端正正的,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听老师讲,很认真,这样的小朋友就会得到老师的奖励……”每每听到这样的暗示性表扬,小朋友们立马安静地坐好,认真听讲,看着他们这么配合那么乖,真的好满足。

在课堂教学方面,隔壁班胡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们俩经常互相听课,评课。平时自己没注意到的地方经过胡老师的指点,立马明白过来。

课下我也经常向各位老师请教,探讨课堂有效性,为了帮助更好的找到解决途径,胡老师让我在自己班级先试课,发现问题所在之处再一起探讨,寻求解决办法,改过之后再到她班上实践,看看方法是否有效。经过反复的发现问题,修改教案,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在教学层次、课堂纪律、课堂有效性等方面有了逐步提高,上课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要想上好一节课,充分的教学准备至关重要。除了认真备课,钻研教法,师生关系的和谐度也十分重要。

我很喜欢这群孩子,与他们的`关系,应该用“亦师亦友”四个字来形容。

作为老师,学生的喜怒哀乐决定着我的喜怒哀乐。当看到他们很乖,上课很认真,我会开心;当看到学生听写、考试理想时,我会欣慰;当看到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不及时订正,难过之余更多的是苦口婆心的教育;当看到同学之间因为小摩擦而哭泣难过时,我的心里也很难过。

记得班级管理吴老师说过,小男孩打架是很正常的事情,小学老师要耐心地处理,打架学生心里急躁,作为解决问题的老师,你首先得让自己冷静下来,接着再想办法让学生冷静、和好。

记得一次课间,几个学生跑来告诉我说班上两个小男生打架了。把他们叫来站在我身边时,两个孩子依旧火气很足,看到平常关系铁的像哥儿们似的同学现在却如此怒气冲天,我心里又好气又好笑的,为了和平解决这事儿,我故意继续改我的作业,一来,我在想解决措施;二来,是为了让他们暂时冷静一下,消消气。我知道此时此刻追问他们到底为什么打架,估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火气可能会越来越旺。过了几分钟之后,我问他们:“为什么打架?”话音没来及落下,两个人还是火气旺盛的争着说原因,强调自己是对的,见他们这番情景,我夺过话说:“请你们在心里说‘平静,平静,打架是不对的’这样说20遍!”两分钟过去了,看到他们脸上的火气似乎退了很多,我接着问:“现在好点了吗?还是很生气吗?”他们摇摇头,并把头低了下来,我见他们已经平静了,不再问原因,开始教育他们同学之间要相亲相爱,不能一不高兴就打啊闹的,“相互拥抱一下,握个手,你们又是好朋友了!”当场的同学听了我的话都笑了,两个打架的孩子也笑了,高高兴兴地出去玩了,回想他们握手拥抱时那纯真而难为情的样子,真的很可爱。

回到办公室,我把事情的经过以及我的处理方式告诉了班主任张老师,张老师是个资深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也有很多年,她笑着告诉我,一年级的小朋友很纯真烂漫,但也经常因为一点点小摩擦流着眼泪跑来告状,她说,同样是打架事件,处理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当孩子一方被另一方打,感到很委屈时,如果不问清楚,依旧这样双方平等解决,可能他的委屈心里依然没有得到释放……

听了张老师的一席话,我感觉很有道理,在以后的打架处理事件上,我会去咨询事情的真相,当事人解释不清,让旁观的其他小朋友说,问明真相、解决好后我都会进行耐心的教育。

班上的孩子真的很可爱,当碰到一点小事时他们就会跑来告诉老师,遇到不严重的小事情,我都会让错的一方道歉“跟他说声对不起。”而原本不高兴的那个同学呢,呵呵,“没关系。”语气十分和缓,矛盾就此解决。

性本善,如果要用这句话来形容我班上的孩子们,那真是再贴切不过了。一句简单的“对不起”“没关系”,足以让他们的心平静下来,言归于好。

和这些率真的孩子们在一起,感觉真的很开心,课堂上,我们是师生,课下,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兄弟姐妹。

课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跳绳……操场上,走楼上,到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管老师好”“管老师,和我们一起玩吧”“管老师……”一张张甜美的笑脸,一声声清脆的管老师让我觉得教师是个多么幸福美好的职业。

眼看就要离开xx小学,离开这个和谐的工作团队,离开那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不舍的思绪开始飞舞,听着窗外的琅琅书声,眼前一片模糊……

教育书心得体会篇4

回忆这些天的学习过程,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下面就具体谈一些学习的收获。

其一,通过上网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教学的艺术与技巧,同时也解决了我以前在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很多困惑,让我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仿佛一下子见到了光明和希望,对我的教学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其二,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让我更加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和价值,同时也给我的职业道德方面上了精彩一课,使我再一次重温“高尚师德”的形象,并以此为自身的追求。

其三,“新课程培训—中学数学”,为我以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层次,实行了“分层次、分类指导”教学,对知识水平不同的各类学生都不偏爱、不卑视、不讥笑,多给学生以赞许、鼓励、支持和亲切的目光,含蓄的微笑、轻松的表情、和蔼的态度,以示老师对其的信任、关心、爱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多提问、多练习,多给学生活动、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即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展身手”的机会的教学方法。

通过本次继续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

第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第二,认识自我的角色定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做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的音乐教师。

没有想到的是,本以为枯燥、乏味的学习,在这里,却变得是那样的吸引我,本次学习的课时,而且在线学习时间还在不断上涨。总之,这次学习的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继续教育是我学习中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 远程教育系统创造了个性化学习的环境,这需要高度的学习自觉性、持续的学习动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但不能把学习封闭化,应提倡寻求合作、协同学习,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组成学习小组,在各自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获取教学信息之后,相互交换学习心得、体会,互相提问、评价,交流知识,并与所学的东西相联系,便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是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在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教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又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表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教育书心得体会篇5

三生教育是我省教育改革的新发展,它诠释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发展规律和本质,丰富了素质教育基本内涵,因此,要实现三生教育真正走进课堂,变为学生的需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力量源泉,就必须更新观念,掌握三生教育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深刻理解三生教育的科学含义及其内涵,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教学策略。

按照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学生认知规律,三生教育走进课堂,就要强化学生的个体体验、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的可贵、生存的艰辛、生活的快乐,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感知和感悟,理解和掌握生存、生活的本领,培养他们热爱生命,懂得生存,享受快乐的情趣和能力。

一、结合教材,确定教法

三生教育与其它学科既有共和又有个性,它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惜生命、会生存、懂生活,因此,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特别是地方实际,确定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引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让学生置身于事件或情境之中,积极主动的进入实践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要达此目的,教师就要根据学生需要和实际积极旁征博引,指导学生按照活动目标去实践,去探究,去发现,使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例如在开展《拯救人类自己》(小学五年级)教学活动时,我们就应根据学生实际,对第一主题《开发新能源》教学活动,可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广泛收集身边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鲜活实例,之后在课堂上师生一道互动交流,就一定能达成只要我们积极努力,能源危机不会出现的共识。而对《保护环境》教学活动,最好采用实验法和观察法,或走进实验室,亲自试验;或走出课堂,亲自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污染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结合实际,创新教法

三生教育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着眼于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着力于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公民。因此,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认真感受,积极投入到每一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探究中提出自己学习课文后或实践操作中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所提问题,与学生一道给问题编号排位,简单的问题生生互相解决,有研究价值的确定下来共同研究,共同实践探究。比如开展《问题本身不是问题》的教学活动,我们就应结合学生实际,特别是学生身边或者班中存在的类似问题,引领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理解因人的观察视角或心里原因,就会出现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如果从自己的角度或者认为去看问题,就会出现偏差。同时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各自观察之后写下来。我们也就可以证明,学生因处的位置不同,学识及本人意识原因,他们的答案也就各各不相雷同。

开展三生教育,就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班、团、队活动和专题讲座、小组学习、个人自学等结合的有效形式,着力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认知教育与行为实践的有机统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实践的空间,学习的空间,有感受的空间,发表的时空,都有释放自己所感兴趣的话题或展现自己成果获收获的机会。教师再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感受、成果,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一道再研究、再实践,并从中确定具有实践价值的研究课题,引领学生实践。研究空间不分课内课外,可以是教室,可以是野外,也可以是实验基地,研究内容可以是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也可以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观点看法。例如开展《危险来临时》教学活动时,对于《理智面对侵犯》学习,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或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表演。而学习《当地震来临时》,可以学习探究一些相关的应急措之后,再进行一些面对地震来临时的应急演练,然后引领大家交流感想。

教育书心得体会篇6

一直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下降,出现了小学与中学教师相互抱怨的现象。我校教研中心针对这个问题组织了五、六、七年级语文教学衔接研讨活动。我们年段就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狼牙上五壮士》和《地震中的父与子》两篇课文的教学,分别组织相应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展示,课后组织相关的讨论,从教材内容处理的角度,提出“渗透”与“深入”两个衔接策略。

一、问题提出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较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主要解决“写了什么”和“为什么写”等问题,思维难度不大。相对来说,课堂教学容量较小,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教材要求。而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往往陡然加深,知识点增多,除有大量识记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由于课堂教学容量大,许多知识只能一带而过。随着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增加与教学难度的加大,刚从小学走进中学的学生面对如此大的变化,自然感到学习吃力,从而造成一些学生的迅速“分化”与“滑坡”。《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第三学段)和初中(第四学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若老师把握不好,势必影响学生的顺利过渡。本文拟从教材内容处理的角度,结合以下两个案例就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做一些探讨。

二、案例描述

案例一:

杨小华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狼牙上五壮士》一课,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主要是:

①老师用课题直接导入,提醒学生对“壮”字的理解。重点字词方面,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②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大体把握课文内容。③围绕“这是____的五壮士”,要求学生品读课文寻找答案。

④教师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中片段,激发学生情感,接着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部分,并对朗读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描写片段。

⑤教师用串起后三个部分的讲解,此过程中再次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带领学生分析五壮士的人物形象,并让学生把自己归纳出来的关于人物形象的看法书写在黑板上。

⑥在拓展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教材的空白处写下自己想对五壮士长说的话,并全班交流。

案例二:方巧莉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主要是:

①通过“温故而知新”指导学生走进文本,激起学生读此文的兴趣。

②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介绍作者,且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③画出自己认为的生字难字,随后,教师订正字音,出示本课词语及相关的练习,让学生根据括号里句子的意思写出成语,加强字词的运用。

④在整体感知环节,教师让学生以“我觉得文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的形式品读课文。⑤教师再进一步指导学生分析文中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语句。在此过程中教师播放课件地震等灾难片断。接着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对话部分,并对朗读进行指导,老师提出“父亲为何不选择离开?引导学生探究。

三、案例评析

从上述两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位教师的教学都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他们在转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教师试图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学习;在教学中两位老师都做到了“以情唤情”,并通过一些辅助的电化教学手段来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方法上,两位老师都十分重视重点字、词句的教学和朗读指导,结合文本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评价。但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差异,如朗读指导的深度不一样。 如何更有效地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策略。

1、“渗透”策略。中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高年级与初一年级的语文教师要多加强联系,打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小学高年级的教师既要明确自己学段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又要关注初一年级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在把握所教年级的教学重点的前提下,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以便把初一年级的知识点逐渐渗透在课文内容的学习中。初一年级的教师又要关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明确已经学过的知识,常温故知新,避免“撞车”与“二次重复”,或者突然提高难度,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如果缺乏这种相邻学段教材内容的渗透意识,而只是孤立地从本年级的教学要求来处理课文内容,忽略“将要学”的或“已学过”的知识,很容易造成重复学习。所以,中小学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深浅作适当的渗透,使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更加合理。

2、“深入”策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小学的语文课情感味很浓,更注重和倾向于“人文性”。所以,课堂内呈现的教学形式,采用的教学手段往往丰富多彩,教学氛围更加融洽,师生关系也和谐、平等。而中学的语文课理性色彩很重,语文教学更多地体现出“工具性”,尤其注重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总是对课文要点进行重锤敲打,反复渲染,这源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我们也要审视小学语文教师对课文内容处理的深浅度。因为部分小学生升入中学后,学习课文时遇到“钻进去,再钻进去”的要求时,遇到“提出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评价或质疑问难”时,显得束手无策。所以,到了小学高年级,教师在处理课文内容时,一要适当延伸。即不局限于课文本身的内容,而应该结合学生的思维(已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特点,适度进行一些拓展训练。例如在《狼牙上五壮士》一课的教学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只局限在课文本身,稍显单薄。二要适度加深。即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对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理解透彻,要更加深刻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主要内容。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明确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而不是单纯地停留于课文内容做“表面游戏”。这样,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就比较容易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归纳各段内容要点,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此外,要强化思维训练。因为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增多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如怎样进行文段阅读;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问难,教师则抓住契机,巧为点拨,为学生释疑解难。教材是“例子”,教材是教学的凭借,以教材内容的处理为抓手来思考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还需多方面的探索。

教育书心得体会篇7

随着国庆长假的结束,土木系新生的军训以及入学教育等前期工作也暂且告一段落。为了后期的工作能更顺利的开展,对前期的工作做及时客观的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土木系特对军训和入学教育做以下总结,确保后期的工作能更顺利的开展。

土木系在军训期间取得了包揽全部奖项的好成绩,而入学教育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其中必定有许多做的好的地方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

一、前期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军训开始前我们就召集所有学生班主任进行了深度会议,提前对军训期间学生的生活动态以及突发事件进行了预测以及制订了相应措施。此外,我们提前对学生班主任的工作了进行细化,明确提出了学生班主任工作的方向和思路,避免他们在学生工作中少走弯路。因此在军训期间虽然出现了一些突发状况如有学生因为天气而晕倒、有学生的军训服装不合适等都能及时有效的得到解决。此外,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我们也作了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从前期时间地点的安排,到中期通知到每个班每一个人再到后期学生的到场、离场的次序我们都有考虑和安排,所以新生入学教育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因此,以后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做好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前期的准备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二、严格要求

从军训开始到军训结束,我们坚持“严格要求”,这保证了军训的严肃性,同时注重科学施教,变被动为主动,从学生思想教育入手,针对当代大学生“娇、骄”二气较重与“个性”强的特点,采取严格施训与学生实际相结合,通过科学管理的方式,突出重在育人的根本目的,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军事训练中。在训练场上,顶烈日、冒酷暑,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有的脚肿了仍坚持训练;有的同学因身体原因尽管不能继续训练但我们仍要求带病坚持到训练场见习。许多教官在训练中嗓子都哑了,仍坚持在第一线;有感冒发烧的'教官也坚持带病训练。从教官身上,同学们学到了军人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和无怨无悔的工作作风以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看到了和平年代子弟兵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短暂的军训生活使同学们和参训教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军训结束时,学生和教官依依不舍,同学们将教官高高举起抛向空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场面十分感人。此外,在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中我们也一直严格要求,除了要严格按照“一日生活制度”规范学生作息时间外,我们还对学生们进行高规格的教育如怎样争优创优、如何向党组织靠拢等让他们在知优的情况下学优、争优、创优。

三、精心施教,强化养成

军训期间,班主任、辅导员和教官都认真负责,大胆管理。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灯;从训练场上每个动作的操练到寝室内务卫生的整理统一;从日常生活到课余文体活动,处处都有辅导员、班主任和教官们辛勤工作的身影。辅导员从开始到结束始终陪在同学们身边,从早上的内务到晚上的就寝,从训练场到教室,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辅导员的身影。教官在训练中身先士卒,吃苦耐劳,姿态端正,军容严整,要求同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训练间隙,深入到每个宿舍,指导帮助整理内务,明确室内陈设秩序,并利用休息时间检查宿舍的内务卫生,从着装、仪容、纪律、礼节、举止、室内东西摆放等细微方面一点一滴地要求。班主任每天晚上组织学习校规校纪,利用早操督促检查内务整理,基本上到了知与行、说与做、练与养,训与用的统一。同学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积极配合,在军事训练、行政管理、内务卫生、安全稳定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宣传鼓动,激发动力

为了奠定军训的思想基础,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教育全体参训人员提高对军训重要性、艰巨性、困难性、必要性的认识,夯实训练的思想基础,最大程度地开发训练热情。主要领导和负责人在不同场合和时机都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使大家明确了军训的重要意义、主要目的、具体事项和明确要求,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性、主动性、紧迫感和积极性。通过大会动员、评选训练标兵和内务卫生先进连队、评比优秀学员、宣传报道先进连队、拉歌调节训练气氛、领导深入训练场表扬鼓励、班主任跟班教育督促等行之有效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军训是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增强集体凝聚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经。在明确认识的基础上,最终百倍的干劲、正确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训练。

五、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及时有效,各部门积极配合

土木系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军训以及入学教育的工作除了班主任、辅导员以及领导的安排外,更是少不了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将指令落到实处,说到并做到才会保证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这一点在军训和入学教育工作中得到了体现。记者团的宣传、办公室的后勤、文艺部的文艺表演……每一个部门都各尽所能,这也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值得继续发扬的地方。

当然,前期的工作也不是尽善尽美,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总结不足就是为了改进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不足,做到扬长避短。

六、结尾工作不够完美

后期的收尾工作做得不是很完美,比如军训后期的(现场次序、环境等),军训以及入学教育后期学生的思想动态的掌握(例如通过军训他们有什么收获,进行入学教育后相比之前学生思想有了哪些变化等),虽然同学们都有初步认识,也有些许感受,但没有更深层次的进行深入理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学生工作中持续关注的问题。

七、人员配置上不够细致

各部门的配合确实很好,上传下达也很到位,但是在人员的配置上我们其实可以更细致,比如工作分配具体到个人,这样就不会出现工作的重复,以及人员的冗杂,在人员尽量少的情况下工作最大限度的完美。简单地说就是个人效率不够高,比如我们用一百个人去完成了别人九十个人就能完成的事。

以上便是我们土木系对军训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总结,当然这些工作肯定会有其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里只是对工作中主要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可能不够细致。以上总结可作为将来工作的参考,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扬长补短,将工作做得更好。

教育书心得体会篇8

20xx年4月8日,我参加了由河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第四期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选修课”的培训,通过培训我对国家实行“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解了目前国内外一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同时对与注册建造师和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规范及规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此次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一、国家实行“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非常必要

1、提高了我们对工程建设方面新法规的认识和理解水平继续教育的内容包括与注册建造师和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是这次培训的重点。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和质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及法律责任,作为工程项目的建造师应具有安全生产管理防范意识和质量成本观念。离开了安全生产和质量意识,企业就无法生存。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发生将会给国家和集体造成巨大损失。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原来在建造师考试中都学习过,但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加深了对这些法律法规中条文的理解,并且了解和熟悉了不断完善和改进的法律条文,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这样才能在法律、法规范围内正确执业,更好的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各项活动。

2、通过培训了解了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新的技术信息,为更好的执业提供了有利保障。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和信息不断更新的年代,建造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继续教育培训是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培训我了解了bim,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管理的英文缩写,是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过程。bim的核心技术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例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

二、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培训自己在思想和技术方面都有很大收获

1、了解了建筑信息模型管理(bim),对建筑信息模型管理(bim)的概念、核心内容、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效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了解,让我认识到bim信息模型管理是未来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2、对《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也更坚定了在今后施工中运用这些新技术的信心和责任感。如机制玻镁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通过培训对它的适用范围、风管的性能、技术指标,安装工艺、安装要点、产生的经济效益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3、对建设工程设计的法律法规有一种温故知新的收获。通过老师对案例的讲解和阐述,明晰了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的尺度等。也更明确了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三、继续教育培训对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1、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知道如何有法可依、如何有法可循。

2、在必修课的学习中,我了解了建筑信息模型管理(bim),通过对bim的了解和学习,我把bim充分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对施工管理起到了推进作用。

在平常的施工中,我们经常会出现土建专业与安装专业、安装专业之间等各专业交叉、各种管道“打架”的情况。例如:喷头与灯具距离太近,不符合消防要求;散热器挡住了插座等,对于上述情况只能进行返工,费时又费力。如果我们先用三维模型虚拟施工,在工程开工前先对工程项目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与优化,虚拟的施工技术可以清晰地展示整个施工过程,造就了一个让人身临其境的虚拟环境,提供了一份栩栩如生的“施工操作说明书”。我们能够查看各个构件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发现碰撞的问题以及各种管线的分布情况,并及时加以解决。我们可以利用这份“施工操作说明书”对分包商或工人进行开工前的培训和技术交底,为工人的实际操作提供参考,从而减少实际操作失误,避免返工降低成本。

通过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培训,自己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技术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了解了和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前景和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刮目相看,看到了信息化在建设工程中应用的广阔前景,既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自己认为此次培训收获颇丰,也充分认识到了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目前的继续教育培训采用统一教材,集中授课的培训方法,这固然有它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耗时长,教材针对性不强,对工作产生影响的缺点。我认为继续教育培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结合网络进行远程培训。在教材上,“必修课”更强调“必须”二字,也就是说作为机电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这些课程是必须培训的。而“选修课”教材应该更细化,更有针对性,让所“选修”者物有所值,真正让被培训者有所选。另外对培训单位应多设置一些,时间上是否在灵活些。以上是此次继续教育培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不当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师书心得体会最新7篇

读《教育》心得体会最新8篇

书心得体会800字最新6篇

观书有感的心得体会最新7篇

观法制教育心得体会最新8篇

劳动教育实心得体会最新8篇

教育后心得体会范文最新8篇

520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最新8篇

党史学习教育及心得体会最新8篇

学前教育学心得体会最新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970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