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溜溜 >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

betray 分享

教案是我们教师设计课程的基石之一,教案可以是教师教学的有力支持工具,以下是好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过程与方法:

1、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

教学重点

1、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学难点

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

2、师生交流。

(预设: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1、师: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

2、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

3、小组讨论,谁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预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解释或推测。)

4、全班交流。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6、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

7、再次对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测。

(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问题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的变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

三、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1、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2、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3、分析整理

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给冷水加热

水受热------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三大领域: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本节课所讲的心脏与血液循环属于生命世界这一领域。本单元前两课已经研究了呼吸与心跳之间的关联关系,呼吸和肺之间的关系,本课重点研究血液循环系统,帮助学生理解血液在全身不停的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带给身体各部分所需的氧气和养料,带回二氧化碳和废料,明白血液循环对人体的重要性,知道其循环不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有规则的搏动,进而认识到保护心脏的重要性和心脏保健的常识。因此,本课的教学无论在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对学生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的: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本课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过程与方法:能准确地测量自己的脉搏和心跳;学习心脏与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

科学知识:知道心脏的形态与功能;认识血液循环器官及其作用;知道心脏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健康饮食、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3、教学重点:测量心跳与脉搏并发现两者之间的关联,知道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血液在人体内循环的路径。

二、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因为本课概念繁多,知识点密集,加上认识的对象在人体内部,无法直接观察,学生感知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本课采用先从谜语入手来认识心脏,再让学生握拳结合视频模拟心脏的跳动,感知心脏在不断地跳动。接着让学生认识心脏跳动的作用。用小塑料瓶在水盆里有节奏地挤压水瓶,水会进出,通过这样的模拟实验让学生明白心脏就像泵,推动血液在遍布全身的血管里循环流动。然后让学生认识静脉血和动脉血。

在学生找到自己的脉搏之后,我就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测量脉搏和心跳。明白一分钟心跳和脉搏的次数相同。接着通过视频让学生认识血液循环的意义。

在学生明白心脏非常重要之后,要求学生关爱自己的心脏,让学生说说有哪些损害心脏。最后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一些心脏保护的知识。

在全课中学生动手实验与研究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依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动手动脑的机会,全员、全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借助于电教教学手段主动探究,自主完成所学知识的建构。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主要设计,在课堂中还有许多,还望各位领导和同行提出宝贵建议。谢谢。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索空气的简单方法。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玻璃杯、玻璃缸、毛巾、背景音乐、袋子、气球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要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啊?那小眼睛可要看仔细了!

2、教师: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还是湿的呢?来,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样的毛巾啊?是块干毛巾。

3、教师:这是什么呀?(杯子)老师现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们猜一猜毛巾会不会湿?(请你说一说)

4、教师:那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湿了没有呢?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湿了没呀?(没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却没有湿,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引出空气原理。

1、教师:老师再来变一个魔术,这是什么?(毛巾)这是什么?(杯子)我们也要把毛巾放进杯子里面,这次老师是斜斜地放进水里,小朋友仔细观察哦。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气泡产生)小朋友,猜一猜毛巾有没有湿呢?(请你说说看)

2、教师:到底毛巾湿了没有?让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湿了没有?(湿了)为什么会湿了呢?

3、教师:这一次啊,老师的杯子是斜斜地放进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气,空气跑出来了,小朋友说一说什么跑进去了?(水)空气跑出来了,水就跑进去了,所以我们的毛巾就会湿了。而第一次没有湿,是因为空气跑出来了没有?(没有)所以毛巾是干的。刚才老师给小朋友变了两个关于空气的小魔术,好看吗?

(三)身边捕捉空气,初步感知空气。

1、教师:那么空气它在哪里呢?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袋子),我要用袋子去捉空气,看看老师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用袋子从桌子底下捉了一袋)我捉了一袋空气,你们说一说我是从哪里捉到的呀?

2、教师:老师捉了一袋子的空气,你们也想来捉捉空气吗?老师帮你们每人准备好了一个袋子,都有了吗?现在我们把袋口张开,来捉捉空气,捉好后要捏紧袋口,举起来,我看看,谁捉空气又多又快?(表扬幼儿)

3、教师:现在我们把袋口慢慢张开,用眼睛看一看空气,你能看得见里面的空气吗?(看不见)对,空气是看不见的。那么袋子里的空气有颜色吗?(空气是没有颜色的)

4、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来捕捉)袋口张开,用你的小鼻子闻一闻空气是有没有味道的呢?(对,空气是没有气味的)用你的小手伸进袋子里去摸一摸,能摸到空气吗?(空气是摸不到的)

(四)周围捕捉空气,加强对空气的认知。

1、教师:我们到别的地方去捉空气好不好?试试能不能捉到空气?(带领幼儿到各个地方捉空气,播放背景音乐)

2、教师:好,请小朋友把袋子收回来,我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你告诉旁边的小朋友在哪里捉到空气的,自由发言)

3、教师:好了,你们刚才是不是在各个地方都捕捉到了空气啊?那么你们说空气能看得见吗?有颜色吗?有味道吗?摸得着吗?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小朋友通常认为我们周围没有的东西,实际上空气是的确存在的。我们用小手扇一扇空气,有什么感觉?说明空气是存在的,流动的。

(五)与空气宝宝做游戏。

1、教师:小朋友们玩过气球吗?(玩过)今天老师也请你们来玩气球,高兴吗?不过,你们先想一想,怎样让气球变大呢?

2、教师:如果气球小说明我们吹进去的空气是多还是少呢?老师给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个气球。(幼儿操作,个别指导)吹好了以后捏紧你的气球。

3、教师: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气球最大,说明他吹进去的空气最多。谁的气球最小,说明他吹进去的空气最少。好了,气球宝宝累了,我们让它在边上休息一下。

(六)保护空气,争做环保小卫士。

1、教师:现在老师和小朋友来做一个实验,把你的嘴巴闭上,再把你的鼻子捂起来,我请小朋友来说说是什么感觉?是不是不舒服的感觉呢?为什么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教师小结:因为我们把嘴巴闭上,把鼻子捂起来,空气就不能进入我们的嘴巴和鼻子里,我们就不能进行呼吸了。所以我们就会感觉喘不过气来,非常难受,你们说我们人需不需要空气呀?

2、教师:我们人需要空气,动物呢?花草树木呢?它们也需要空气,凡是有生命的地方都需要空气。如果没有空气会怎么样呢?会无法生存。

3、教师:我们虽然离不开空气,我们需要怎样的空气呢?是干净的空气还是受到污染的空气呢?如果我们吸进了不干净被污染的空气就会生病,对我们的身体就不好,所以小朋友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空气,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垃圾能不能乱扔,能不能随地吐痰,爸爸抽烟了,我们应该怎么对他说?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我们来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好不好?小朋友说说他们在做什么?(幼儿说一说)他们在做环保小卫士,来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干净,我们吸入干净的空气,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的,身体才会健康。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简单电路》,教材第30页至32页。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一个简单电路的构成,初步学会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简单电路的探究,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做科学的热情,体会探究、合作、交流的乐趣。

3、科学知识:

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并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

能连接稍复杂的电路。

教学准备

电池、电池盒、导线、小灯泡、小灯座。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新课。

二、亲身经历,科学探究

1、试一试。

用给定的材料,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并观察是怎样连接的。

2、画一画。

用图表示出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3、换一换。

提问:如果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又会怎样呢?

(1)把小灯泡换成小喇叭,会怎样?

(2)把小灯泡换成小电机,会怎样?

4、问一问。

(1)在连接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元件材料?

(2)怎样连接才会使小灯泡亮起来?

5、做一做。

(1)小灯泡亮时,怎样才能让它熄灭?

(2)小灯泡熄灭时,怎样才能让它亮起来?

(3)有更方便的办法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吗?

请大家分组合作连一连。

6、说一说。

(1)这个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你知道这些材料各自的作用吗?

三、合作参与,探索发现

指导学生分组动手组装一个简单的红绿灯,并使红绿灯按指令工作。

(1)红灯亮。

(2)绿灯亮。

(3)红灯、绿灯都熄灭。

四、回顾亲历,自主小结

1、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知识?

2、通过今天的探究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简单电路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2、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

3、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2、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教学重难点:

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

教学准备:

演示器材:汽车资料课件、汽车模型、扳手、螺丝刀、打蛋器、钥匙、辘轳、游船图片及简单运动示意图。

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弹簧秤、钩码、细圆木棒、大小不同的塑料饮料瓶、螺丝钉、木块、扳手、实验记录表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1、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

2、交流:获奖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

⑴自己是怎么样做的?

⑵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观察实物,认识轮轴

1、谈话:谁对汽车方向盘比较熟悉,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2、出示汽车方向盘的图片,观察分析:汽车方向盘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

3、观看录像:驾驶员是如何操纵方向盘改变运动方向的?

4、交流观察收获。

5、小结:汽车方向盘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

6、讲解: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三、制作轮轴,研究作用

1、学习使用简易材料制作一个轮轴。

方法1:利用工具箱提供的材料,由大滑轮 盘、小滑轮 盘组装而成。

方法2: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

2、演示各组制作的轮轴并设疑:使用轮轴能够省力吗?

3、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4、分组实验,研究轮轴的作用。

⑴将轮轴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轮和轴;

⑵用弹簧秤在轮轴上提起两个钩码,观察读数;

⑶换更大的轮 盘,重新测量所需要的力;

⑷换钩码数量,测需要的力。

5、教师巡视指导,督促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6、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7、小结:轮轴能省力。省力的多少,和轮与轴的大小比例有关。

8、讨论研究:为什么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⑴如果把轮轴比作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哪里?动力点在哪里?阻力点在哪里?

⑵根据杠杆原理,解释一下使用轮轴为什么能够省力。

9、小结:轮轴相当于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点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动力作用的点在轮的边缘上,叫动力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点在轴的圆盘边缘上,叫阻力点。因为轮的半径总是大于轴的半径,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力总是小于轴所负荷的力,所以使用轮轴能够省力。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10、解释: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它的方向?

四、实践操作,迁移扩展

(观察课p9插图,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⑴这个器械的轮是什么?轴是什么?

⑵这个器械如何使用更省力?

板书:

拧螺丝钉的学问

轮轴的作用:

1、省力。

2、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作文7篇

五年级上册的作文优质8篇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作文6篇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400字8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7篇

苏教版五数学上册教案7篇

苏教版五数学上册教案参考6篇

五年级教案优质5篇

五年级教案推荐5篇

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教案5篇

    付费复制方法
    7天内可复制本站所有文章

    限时特价:5元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常见问题
    提示:如不想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常见问题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复制内容?

    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问题或者网络繁忙,请刷新页面试下

    2、如何联系客服?

    如需联系客服,请添加客服微信fanwen9944

    (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刷新重试
    正在开启复制权限中,请勿关闭页面!
    一键下载全文一键复制全文选定内容复制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290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