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溜溜 >教案

小学科学鱼教案推荐5篇

教案通常包括教学时程表,以确保课程按计划进行,教案的适切性还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动机,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科学鱼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鱼教案推荐5篇

小学科学鱼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等方法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结构。

2、能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与见解,会为自己的见解寻找科学依据;能设计制作土照相机。

(二)过程与方法

1、制作简易照相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了解动物眼睛的构造学习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研究生活中有关成像的现象,养成了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愿望。

2、在探究中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愿意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二、教学重点

认识照相机和眼睛都是利用凸透镜的科学原理学习活动。

三、教学难点

从而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珍贵的、最神奇的“照相机”更加珍爱和保护眼睛。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凸透镜片、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谈话: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于是人们想方设法留下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景色,生活中哪种物品能做到这一点呢?

是照相机(板书),人们根据光学原理设计制造出照相机。相信大家都拍过照,有没有谁自己使用过照相机呢?

2、提问:关于照相机你都知道些什么?

3、提问:关于照相机你们还想研究什么?

新课讲解:

(一)讨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谈话:相机是怎样把景物拍摄下来的呢?课前同学们搜集的一些关于照相机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组内先交流一下。

哪个小组愿意来说说?出示相机,观察相机构造。学生猜想相机的工作原理。

小结相机的工作原理:相机将恰当量的光线透过凸透镜聚焦在胶片上形成图像,调整光圈(光线通过的小孔)和曝光的时间,就能控制透过光线的量。照相机就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二)认识眼睛的构造

1、眼球的构造

(1)提问:刚才,我们了解了照相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其实在我们的人体内也有类似照相机的器官,你知道是哪个器官吗?

(2)出示眼睛模型。谁愿意说一说眼球的构造?

(3)讨论:晶状体、视网膜、瞳孔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部件?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4)师生小结: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主要是由瞳孔、晶状体、视网膜和视神经组成。

2、了解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是什么让眼睛看见了周围的物体?

(1)用眼球模型演示视觉形成过程。(2)小结:眼睛之所以能看见周围的各种物体,一是必须有光,二是眼球内可以成像的构造。当我们睁开眼睛,从周围物体发射或反射而来的光,穿过瞳孔和晶状体,聚集在眼睛后面的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图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信息传送到大脑,所以我们就能看到这些物体。

拓展活动

课下感兴趣的同学查阅资料,来了解一下动物眼睛的构造,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

小学科学鱼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本单元选择了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昆虫,鱼类四种动物,代表着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下的动物。这些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课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的除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学生对知识概括、整理以及总结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蜗牛、蚯蚓、蚂蚁、金鱼的图片;四种动物议政的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这一个单元中我们大家交了几个动物朋友,大家还记得它们是谁吗?(动物的图片贴到黑板上)想不想知道它们现在在干什么呢?(出示四种动物议政的图片)

二、探究新知

1、整理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a小组讨论:四种动物有那些共同特点?。

教师建议:小组探究合作时的注意事项,教师巡视并参与问题的讨论。

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到问题时是否能团结合作的完成讨论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b小组汇报

c出示视频

d引导学生从动物的这几个方面:运动、反应、食物、繁殖(板书)等方面总结四种动物的共同特点。

2、总结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a师:我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动物?看看他们是不是也具有以上特点?

b学生回答

c师:世界上大约有一百五十多万种动物,动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d生回答

e教师小结:他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3、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a比较,植物和动物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师:我们的动物朋友,我们的植物邻居他们是怎样在一起和谐相处的?关于他们你都发现了些什么?知道些什么?

b学生汇报并总结(植物给动物提供食物,动物为植物生长提供肥料,动物为植物除害。他们生长在同一环境,都会生长发育……)

c用维恩图区别植物和动物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学生板演维恩图)

d介绍生物概念

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他们一样会生长发育,都是从小到大长成的,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衰老死亡,所有的生物都是有生命的。

4、讨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

三、归纳小结

人和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的,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都会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作业设计

说一说:假如我是一只小蚂蚁……

假如我是一棵草……

小学科学鱼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人类中的应用。

(3)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

(3)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好处。

(4)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

(1)观察地球仪,认识地球上水的分布。

(2)师生共同欣赏自然界中美丽的水景,感受大大自然的美丽。

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淡水资源的缺乏。

(1)尽管地球表面上大多数被水覆盖着,但这些水中绝大部分是海水,真正与我们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却很少、很少。

(2)模拟感知地球上的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p32页。

学生分组操作。

3、引导学生讨论淡水的用途。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

(2)教师介绍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3)师生小结: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先分组讨论发言,形成一个小组意见,写在纸上,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班发言,最后把各小组的内容张贴在教室内的墙上。

4、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浪费水现象,提出节水措施。

(1)师生讨论。

(2)老师补充介绍农业、工业等高科技节水技术。

(三)作业:想象,如果没有水了,将会怎么样?

小学科学鱼教案篇4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小谜语,请同学们来猜一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动物植物都需要”

师:你们知道空气在哪里吗?(板书课题)

师:今天就让我们从“空气在哪里”开始研究吧。学生有兴致的猜谜语。

学生猜测交流。创设情景,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空气的探究兴趣,

二、大胆猜想,实施探究

实验导入:

活动一:寻找空气

1、借助各种媒介寻找空气

师:空气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它在哪里?我们怎样找到它?

2.、巡视。帮助学生实验。

3、.交流反馈,总结寻找空气的诸多方法,感知空气的真实存在。

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带着实验单到前面交流你们的收获吧。

3.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

4、用多种方法寻找一种物体中的空气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塑料瓶中空气的存在。(实验材料二)

5、对学生寻找空气的情况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到底在哪里。

活动二:空气有重量吗?

1、师:刚才大家开动脑筋,想了许多办法,找到了我们的朋友——空气,那么它有重量吗?

2、师:怎样证明我们的猜测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一份研究方案吧!

3、师:试着来执行你的设计方案,并在书上记录下你的研究结果。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设计也可以写在这里。

4、师:你愿意与大家交流一下刚才的实验设计和结论吗?

学生交流。

5、师:好极了,在自己设计的实验中,你观察到了空气有重量。

活动三:能力拓展,空气能从一个杯子跑到另一个杯子吗?

1、教师提问“空气能从一个杯子跑到另一个杯子吗?”

2、教师实验,让学生观察,激起学生动手尝试的强烈欲望。

3、鼓励学生课后实验,将实验兴趣的激发延伸到学生课外之中。

4、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哪个发现最满意?你觉得哪位同学的想法最有创意?。

1、学生先自我猜想,然后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组内制定方案。

2、.实验验证,探求寻找空气的诸多方法。各小组按照讨论的实验方案,检查实验记录单,打开实验材料(一),开始有序实验。

3、.各小组派代表带着实验单到前面交流。

4、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塑料瓶中空气的存在。(实验材料二)

5、思考:空气到底在哪里?

1、学生根据经验猜测。

2、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将这些想法予以整理。

3、小组内实施探究。

4、分小组展示交流。

1、学生猜想。

2、学生观察。

3、课后动手实践。

4、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与巧妙设计,从而寻找更多的研究方法,并动手进行操作,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

这一活动按照“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启发学生小组合作,自行想办法解决问题,选择自己需要的实验材料,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来证明空气是否有重量。活动中指导学生把实验方案设计周密。并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引导学生探究是无止境的,科学实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将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导课外。

引领学生在谈话中总结本节课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进步,评价自己和同伴最得意之处,给学生提供一个回顾、分享、愉悦、鼓励的交流机

小学科学鱼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做成,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类。

2、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与识别物品,意识到物品与材料的不同。

2、学生通过对物品分类的活动,达到对材料特征的认识。

3、学生通过对物品分类的活动,培养发展分类思维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关注我们生活世界里的材料,发展研究材料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达到意识到材料对于制造人工世界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分类,达到学会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放入目的。

难点: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培养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布、橡胶手套、烧杯、瓷杯、瓷碗、塑料杯、矿泉水瓶、玻璃瓶、气球、金属勺、小木块、木筷、回形针、毛巾、鹅卵石、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汇总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类

ppt: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你能说出哪些物品?他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师:除了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材料以外,我们生活还有一些常见的材料,比如( )、( )等等

贴板书:材料名称(金属、塑料、玻璃、橡胶、布、陶瓷、木头等)。

ppt认一认:今天凌老师带来了15种物品。看看,你们都认识吗?

生:齐答,不认识的老师告知(比如:烧杯)。

ppt分一分:实验步骤及方法。

领材料→按顺序摆放→观察→记录→汇总粘贴→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实验要求:

1、1号:领取

2、2号:放回

3、3号:记录

4、4号:粘贴

思考:观察汇总表,自己组和其他小组的分类一样吗?你们为什么这么分类?

生:书本是纸做的

生:纸是木头做的

生:枪是用金属做的

生:房子是用砖头做的

生:碗是用陶瓷做的

生:棉衣是由棉花做成的

生:······

二、研讨交流

思考:观察汇总表,自己组和其他小组的分类一样吗?你们为什么这么分类?

ppt汇总材料特点:每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呢?

塑料:轻、颜色多、光滑

金属:有光泽、打不碎、会生锈

木头:黄色、有条纹、能浮在水上

橡胶——有弹性

玻璃——透明、光滑、会反光、容易碎

布——柔软、能做衣服

陶瓷——重、易碎、光滑

三、聚焦课题

思考:刚才分类的15种物品种,石头来源于哪里?还有哪些物品和石头一样都来源于自然界?

ppt:出示生活的世界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1:自然界

生2:草原、森林

生3:石头、沙子、大海、山

生3:高楼大厦、衣服、箱子、衣架·····

ppt归纳: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既有天然形成的自然世界,如山川、湖海、森林、草原等,也有人类设计、制造的人工世界,如房屋、桥梁、汽车、电器、服装、文具等。

ppt点课题: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一起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钓玩具鱼的作文推荐5篇

幼儿教案中班科学教案推荐6篇

科学教案中班教案推荐7篇

蒙氏教案大班科学教案推荐7篇

手科学教案推荐8篇

托小班科学教案推荐8篇

小学科学个人工作总结5篇

小学科学个人工作总结模板5篇

河的科学教案推荐7篇

蒙氏科学教案推荐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499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