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得体会,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大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来记录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悟,下面是好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年双百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年双百心得体会篇1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从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到鼓励“百家争鸣”,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著名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此后,他一直身体力行地大力推行“双百”方针,并多次纠正党内外对“双百”方针的错误看法、做法,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的统一,使其成为新中国科学文化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并且,“双百”方针还被应用到国家建设的众多方面,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针。“双百”方针不仅推动着新中国的科学文化建设实现大发展、大繁荣,而且为加强党的建设、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认真总结毛泽东“双百”方针的提出、发展过程及其经验,不仅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确立重要遵循,今天仍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一、“双百”方针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但同时,由于受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等影响,也出现了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个别同志不能科学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甚至科学技术问题,对一些文化、艺术乃至学术问题动辄上升到政治高度,采取贴标签、扣帽子、打棍子等错误方式加以处理,造成了不良影响,也阻碍了科学文化建设的推进。也许是早就预料到了这些问题的出现,毛主席在科学文化建设中不仅倡导和确立的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而且将其作为新中国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遵循确立下来并长期坚持。
“双百”方针并不是一下子提出来的,而是有一个发展形成的过程。1951年3月,由我们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延安平剧研究院改组而来的中央文化部戏曲改进局京剧研究院将要扩建成立中国戏曲研究院,就请毛主席题词。3月下旬,毛主席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8月5日,中共中央批准设立中国历史问题研究、中国文字改革研究、中国语文教学研究三个委员会。负责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工作的陈伯达向毛主席请示工作方针,毛主席讲了四个字:“百家争鸣”。第二年创刊的《历史研究》杂志,更是以此作为办刊方针。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百家争鸣”逐步成为整个科学文化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随着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毛主席水到渠成地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将其确立为党在科学文化领域的重要指导方针。1956年4月28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专门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八个问题中的第五个提了出来,明确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这是他第一次把“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并列放在一起,是新中国科学文化建设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讲话。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详细阐释了“双百”方针:“‘百花齐放’是群众中间提出来的,不晓得是谁提出来的。人们要我题词,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百家争鸣’,这是两千年以前就有的事,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5月2日,他在主持召开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时再次强调了“双百”方针:“在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的方针,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有必要的。”“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说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并进一步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正式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繁荣文学艺术、发展科学文化的指导方针进行公开强调,标志着“双百”方针正式成为党在科学文化领域的重要指导方针,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指南。
毛主席对“双百”方针非常重视,并一次次提醒、告诫大家要坚持好、贯彻好。1957年1月27日,他在主持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最后一次会议的讲话中谈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问题时说,这个方针,我看还是对的,是合乎辩证法的。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我们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方针。真理是跟谬误相比较, 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禁止人们跟谬误、丑恶、敌对的东西见面,跟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见面,跟孔子、老子、蒋介石的东西见面,这样的政策是危险的政策。它将引导人们思想衰退,单打一,见不得世面,唱不得对台戏。2月27日,他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后来被确定题目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详细阐述了“双百”方针。不仅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并揭示了对科学、真理探索的曲折性:“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而且进一步强调:“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我们认为,采取这种态度可以帮助科学和艺术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只有采取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才能真正发展正确的意见,克服错误的意见,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不仅进一步强调了“双百”方针决不是暂时性、可有可无的,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是认识真理、发展繁荣科学文化的必由之路,要求全党要增强坚持“双百”方针的自觉性、主动性,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者决不应该害怕批评,更再次宣告了“双百”方针在理论上、实践上的极端重要性,为如何更好地坚持“双百”方针指明了前进方向、做出了科学部署。
1957年3月8日,在党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中,他再次谈到“双百”方针,批评有的人因为怕放出不好的东西来而不认可、不执行“双百”方针,语重心长告诫大家:“解决思想问题,不能用专制、武断、压制的办法。”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要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指出怕放的人“就是没有看到大多数知识分子是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希望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好、文化提高,要经过他们去教育中国几亿人民。”进一步鼓励大家要不怕批评,要积极、主动地坚持、贯彻好“双百”方针。正是在毛主席的倡导和坚持下,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坚持“双百”方针的重要性、迫切性,我们党在探索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道路。
毛主席不仅一直坚定地坚持“双百”方针,而且再三做那些因为“双百”方针贯彻执行中出现问题而持怀疑、否定的人的工作,提醒其不要好心办坏事,告诫全党要长期坚持下去。1957年3月12日,他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以力服人是不行的。对付敌人可以这样,对付同志,对付朋友,绝不能用这个方法。”再次强调了“双百”方针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要求真正做到说服而不是压服。
即使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毛主席也一直坚持并多次提醒不要忘了“双百”方针。1973年11月21日,他在阅署名“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批评江青的来信后作出批示:“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有些意见是好的,要容许批评。”来信提出八点意见,其中第八点意见就是:“要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设立统管全国文艺工作的机构,重申和切实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直到了1975年7月14日,他在同江青谈话时仍特别强调:“对于作家,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如果不是暗藏的有严重反革命行为的反革命分子,就要帮助。”“处分人要注意,动不动就要撤职,动不动就要关起来,表现是神经衰弱症。”可见他对“双百”方针是一直坚持的,并且对违反“双百”方针的言行一直在进行批评、纠正。正是在毛主席的坚持下,“双百”方针成为新中国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对发展繁荣新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发挥了并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双百”方针作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继续得到坚持,并被给予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解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多次强调必须长期坚持“双百”方针,使得“双百”方针继续成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遵循。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强调指出:“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2016年5月17日,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针。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要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学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和带头坚持下,“双百”方针的旗帜在新时代高高举起,推动着新时代的科学文化建设发生历史性巨变。
二、实现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统一
“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出现时,如何保证“双百”方针的正确前进方向成为毛主席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因为“双百”方针不仅合乎科学文化发展规律,而且符合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是真正能够实现我国科学文化事业进步、繁荣的正确方针,深受广大科学文化界人士的欢迎,也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但是,在“双百”方针贯彻执行的过程中,有些人却把其理解成为是不受任何约束、没有任何底线的自由,并暴露出一些问题,毛主席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1957年1月27日,他在主持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最后一次会议的讲话中就强调:“无论在党内,还是在思想界、文艺界,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毒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只能处在被统治的地位。⋯⋯从这样的观点看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有益无害的了。”3月8日,他在党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中指出:“我们采取有领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进一步深入阐释、科学完善了“双百”方针:“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学术部门可以有许多派、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或者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或者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共产主义世界观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不是任何别的阶级的世界观。”强调了坚持“双百”方针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占统治地位,这是我们应该始终坚持、永不动摇的重要原则。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为了更好地坚持、贯彻“双百”方针,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二为”方向这一概念,但毛主席却实际上一再强调新中国的文化建设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并坚持和真正做到了“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统一。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就多次强调文化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并以此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把“人民”两个大字写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上,在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同时,进一步要求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进一步确立了科学文化建设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前进方向,并同时强调科学文化建设要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坚持、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他从来没有一放了之,更没有对其放任自流,而是重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鼓励大家敢于进行思想斗争,强调批评和斗争是“双百”方针的题中应有之义。1957年1月18日,他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来,不敢去改造知识分子了。我们敢于改造资本家,为什么对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不敢改造呢?”1963年12月12日,他在关于文学艺术的批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经济基础已经改变了,为这个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之一的艺术部门,至今还是大问题。”并批评:“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岂非咄咄怪事。”这也让更多人深刻认识到,只要我们真正坚持、贯彻“双百”方针,不仅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反而能够不断加强、巩固。
改革开放初期,为进一步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邓小平同志不仅继续坚持“双百”方针,而且推动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对当时一度有些迷茫甚至错乱的文艺界起到了指引方向、凝聚力量的作用。1980年1月16日,他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针对当时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不仅强调了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政治属性:“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而且特别谈到了如何科学全面正确地理解“双百”方针:“我们要永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是,这不是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利于安定团结的大局。如果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顾安定团结,那就是对于这个方针的误解和滥用。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民主,不是资本主义民主。所以,我们坚持安定团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双百’方针,是完全一致的。”澄清了当时不少人的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在告诫全党要沿着正确道路坚持、贯彻“双百”方针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文艺要为社会主义服务,决不能搞资本主义那一套。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正式提出,我们的文艺工作总的口号应当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从此,“二为”作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建设的正确前进方向被正式确定下来,并在全党、全军和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统一,推动着科学文化建设发生历史性巨变。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在强调要继续坚持“双百”方针的同时,进一步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篇在新中国文化建设史上、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讲话,不仅强调了要坚持“双百”方针,而且强调了要坚持“二为”方向,并强调这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根本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文艺工作要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并阐明了怎样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他再次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我们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我们的民族描绘更加光明的未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2019年3月4日,他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又指出:“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新时代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一次次强调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且大多数时候是把三者联在一起、“二为”方向放在前面加以强调,就是告诫我们,不仅“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三者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必须把三者都坚持好、贯彻好。
三、“双百”方针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针
“双百”方针的提出是和毛主席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密切相连的,这也决定了其指导作用和重要价值的体现绝不仅仅是在科学文化建设方面,而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针。1957年3月12日,他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强调:“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术的方法,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方针不但是使科学和艺术发展的好方法,而且推而广之,也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这个方法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不仅强调了“双百”方针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而且明确指出了其具有普遍意义,可以推而广之到一切工作中。事实上,毛主席提出“双百”方针的思想,最初主要是为了指导科学文化建设,但他一开始就没有将其局限在科学文化领域,而是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方针加以推行的。
?论十大关系》的这篇影响深远的著名讲话,是探索具有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巨作。值得注意的是,毛主席一开始便提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谈到党与非党的关系时,他明确指出:“我们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对他们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一切善意地向我们提意见的民主人士,我们都要团结。像卫立煌、翁文灏这样的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我们应当继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是那些骂我们的,像龙云、梁漱溟、彭一湖之类,我们也要养起来,让他们骂,骂得无理,我们反驳,骂得有理,我们接受。这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比较有利。”虽然此时还没有明确提出“双百”方针,但讲话中已充分体现出“双百”方针的精神,并且这样做就是为了推行“双百”方针作出重要部署,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几天之后的4月28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出“双百”方针也显得水到渠成,这也表明“双百”方针的推行从一开始就没有局限在科学文化领域。
为了让“双百”方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毛主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1957年1月27日,他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对民主人士,我们要让他们唱对台戏,放手让他们批评。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有点像国民党了。”3月6日,他在中南海召集九省市宣传文教部长座谈会时进一步指出,百花齐放中,资产阶级思想的出现会多起来,但并非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并非无一可取。并强调,现在搞建设,知识分子就出来说话,批评我们的官僚主义。他们的批评是好的。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尾巴夹起来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有各的目的,其结果就是我们的目的能够达到。1957年3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在指出“双百”方针也可以推而广成为我们推动一切工作的好方法的同时,进一步强调指出:“这个方法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有许多事情我们不知道,因此不会解决,在辩论中间,在斗争中间,我们就会明了这些事情,就会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毛主席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治国理政的多个领域强调坚持“双百”方针,就是提醒大家要深刻认识到坚持“双百”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毛主席一次次强调全党要在更广范围、更多领域内坚持“双百”方针,而且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坚持中提高领导能力、争取更大进步。毛主席对“双百”方针非常重视,并一次次提醒、告诫大家要坚持好、贯彻好。1957年2月27日,他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指出:“同错误思想作斗争,好比种牛痘,经过了牛痘疫苗的作用,人身上就增强免疫力。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的领导地位,相反地正是会加强它的这种地位。”并且,他还进一步总结出了辨别香花和毒草的六条标准。就是告诫大家要认识到坚持“双百”方针可以很好地锻炼、提高自己,只要掌握好辨别香花和毒草的科学标准,不仅不会危害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而且会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的领导地位。
要真正把“双百”方针在治国治理进程中坚持好,就必须让人说话,主动甚至创造条件欢迎监督、欢迎批评。1962年1月30日,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要团结全党和全体人民时,针对有些领导同志不让人讲话甚至惯于拿帽子压人等问题,他特别指出:“要使全党、全民团结起来,就必须发扬民主,让人讲话。”“只要不是违反纪律的,只要不是搞秘密集团活动的,我们都允许他讲话,而且讲错了也不要处罚。讲错了话可以批评,但是要用道理说服人家。说而不服怎么办?让他保留意见。”“我们提倡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目的就是要使人心里不怕,敢于讲意见。”“让人讲话,是采取主动好,还是被动好?当然是主动好。”“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不仅强调要让人讲话,而且要积极、主动创造条件让人说话,甚至鼓励要允许人讲错话、要允许人保留意见,并要求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这是从另一个方面提倡、贯彻“双百”方针,既是对全党的一种期待,更是一种要求。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在更广范围、更多领域内坚持“双百”方针,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等治国理政的多个领域贯彻实施“双百”方针,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其中,在统一战线事业中,他不仅强调要正确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而且要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2015年5月18日,他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虽然党外人士有些人说的话、提的意见有时听着不舒服,征求意见、统一思想要花时间,但只要他们出发点是好的,即便说得尖锐一些,即便工作费时一些,也是十分有益的。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我们共产党人要有这个胸襟和气度。别人的批评,正确的要听、要改正,不正确的要容、要引导,不能因为怕麻烦就拒人以千里之外。”“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只有一致性、没有多样性,或者只有多样性、没有一致性,都不能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正所谓‘非一则不能成两,非两则不能致一’。”2016年4月26日,他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对来自知识分子的意见和批评,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要热忱欢迎,对的就要积极采纳。即使一些意见和批评有偏差,甚至不正确,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进一步强调:“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虽然没有直接讲“双百”方针,但事实上却把“双百”方针很好地贯彻到了统一战线事业中、融入到了政治建设中,并且是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方针加以推行的。随着“双百”方针在治国理政的多个领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仅其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越来越凸显,也让更多人明白了毛主席提出并大力坚持、推行“双百”方针的良苦用心,坚定了沿着正确方向将“双百”方针更好地贯彻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原载:《中华魂》2020年第5期
2023年双百心得体会篇2
?编者按】
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公布,暨南大学药学学科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明确以药学学科为核心、五大攀峰学科群为支撑、九大优势特色学科为培育对象的“高原建高峰”学科新体系,在新的征程上,不断创特色、求突破。
为更好地展示全校上下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崭新风貌,新闻中心启动【奋进双一流】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全媒体采访团聚焦报道以药学一流学科为引领,多学科协同并进,在新时代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奋进担当的有为之举和丰硕成果,全景式展示学校基础强劲、优势互补、群聚交叉、整体带动的学科生态,为更好地推进“双一流”建设凝智聚力,以优异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
该系列开篇聚焦药学一流学科,推出药学学科的奋进之路侧记、建设成果回顾及学科发展思路解读、相关负责人谈未来发展等多篇报道,敬请关注。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通知,公布第二轮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暨南大学药学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自2017年入选首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以来,暨南大学药学学科以国家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为导向,围绕解决创新药物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核心技术和人才需求,以基础医学、生物学、化学为支撑,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侨校特色的国际一流药学学科;积极争取国家、地方政府与社会的支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优化学科布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双一流”建设正式进入新一轮周期,暨南大学药学学科的新篇章将如何书写,如何为暨南大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新引擎?以下10个关键词,带你展望药学学科的未来。
关键词:党建引领“明方向”
在上一轮建设期内,药学院党委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创新党建工作,夯实组织基础,把党支部建在学科上,发挥基层党支部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先后获批全国高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形成“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发展”的新局面。
未来,药学院党委将继续以党建引领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落实党建责任制,加强党对学科工作的全面领导,突出党在学科建设与学院发展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创新党建模式,探索科研团队、课题组、重大项目组建立党支部、党小组等新模式,坚持“在党员中培养杰出人才,在杰出人才中发展党员”,挖掘教学科研能力突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优秀中青年党员榜样,深入推进“以一流学科发展促进一流党建”工作进程。
关键词:学科交叉“补短板”
过去几年,药学学科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抓手,构建“大医学+大药学”格局,全面带动学校学科发展,搭建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部和广东省创新团队4个。药学学科整合基础医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资源,初步建立了以药学学科为核心、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中心建设的“一体两翼”学科发展新格局。
在新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中,药学学科将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拓展学科规模。调整药学学科架构,紧密围绕学科天然药物化学、精准化学药物研发等重点研究方向、特色领域,以及人工智能药学等新兴交叉学科方向,整合生物医药相关资源,促进药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大力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同时,力争搭建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团队,通过合作攻关,促进多学科交叉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出。
关键词:平台跃升“冲一流”
目前,药学学科已建成的科研平台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药效物质基础和创新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中药现代化与创新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基因组药物教育部工程中心(2002年)等省部级工程中心8个,广州市心脑血管疾病创新化药研发重点实验室等广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以及高等学校创新药物发现与中药现代化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粤港澳中药和天然药物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等国际科研合作平台7个。
未来,学科将汇聚多方资源加强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以平台跃升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带动相关学科发展需求。同时,加强粤港澳中药和天然药物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争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积极申报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打造创新药物研发的一流科研平台。
关键词:引培并举“聚人才”
在建设期内,药学学科把引进和培养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作为人才战略的突破口,已建成一支以院士、长江、国家杰青等为学科带头人的高层次师资队伍。目前,药学学科专职教师150余人,其中外籍教师9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超过82%,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91%,有海外经历人员占85%,国家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占比达20%。
今后,药学学科将继续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特别资助计划、青年双百英才计划、基金申报帮扶计划、人才一站式服务计划等措施,分层次、多渠道、全覆盖地培养和服务各类人才,着力建设素质高、结构合理的优秀师资队伍。学院也将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在整合师资资源、形成合力、产出高水平教学和科研成果方面的作用,打造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结构互补、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材。
关键词:科学研究“争原创”
在上一建设周期中,药学学科发挥中药和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精准药物设计、基因工程药物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基础研究,鼓励自由探索和自主创新,创新药物研发成果丰硕。开发多个原创性新药品种,在研一类化学新药7项、一类中药新药5项,获新药临床研究批件3项,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新药品种7个。
建设期内,药学学科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8项,以及其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奖励10余项。
“创新药能力不足,仿制药大而不强”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国药学人的问题。暨南大学药学学科将借新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机遇,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打破学院界限,整合全校药学资源,按照各研究方向和任务组建研究团队,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同时,围绕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类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药学学科将解决创新药物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和应用研究能力,力争全面建成国内领先、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药物研究基地。
关键词:服务国家“重转化”
药学学科建设秉承“顶天立地”的初心,一方面发挥智库功能特色,全面提升资政水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为地方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学科成员积极参与政府部门规划与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在医疗保障、药品监管政策制定、落地实施及影响评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药学学科也已建立包括广东省香雪中药及天然药物院士工作站、暨南大学-白云山中一药业现代中药研究院等在内的7个科研成果转化实体,推动医药产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
在新一轮建设周期中,药学学科将依托教育部中药现代化与创新药物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粤港澳中药和天然药物协同创新中心、暨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神经科学和创新药物联合实验室等6个国际合作和粤港澳合作平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同时,药学学科将通过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向企业派遣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协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助力传统中药产业的技术升级。
关键词:弘扬传统“显特色”
药学学科立足“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落实习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华文化播八方”为己任,组织中华文化大讲堂、古诗诵读比赛、跨文化研习班、国画京剧学习班等活动,深入推进校园文化育人工程。药学学科将中药标本馆作为重要科普基地,先后接待大学生、中小学生参观学习,起到了普及中草药知识、宣传推广民族医药文化的作用。
下一步,药学学科将彰显侨校学生培养特色,强化药学专业素养和文化传承。积极探索具有侨校特色的教育模式,将教学课程和教材与国际接轨,开设“港澳药事法规”等特色专业课程,探索“分类培养、分流教学、同向融合”的港澳台侨学生培养模式,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华人华侨社会培养和输送专业技能扎实的药学创新型复合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新人”
药学学科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始终把教育教学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建设周期内,药学专业先后入选首批省级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新增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2门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建立“药物研发链”与“专业课程链”双链融合的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药学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效显著,4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1个项目入选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奖项7项,药学学科研究生发表sci论文550余篇,其中q1区论文172篇,平均1.58篇/生。
未来,药学学科将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在培养机制上,构建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更好地为学科储备研究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学科也将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资源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以及国家级教学平台建设,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国际合作“开新局”
过去几年,药学学科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境内外合作项目20余项;获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3项,并获滚动支持,新增“中药现代化与创新药物研究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邀请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等在内的海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达190多人次;引进全职在岗的外籍教授9人;本学科师生赴境外攻读学位、短期合作、研修、学术会议、访问等达到170余人次,暨南大学药学学科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世界的药学“桥头堡”。
全面开展国际合作,将为提升药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强力支撑。未来,药学学科将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以及粤港澳地区的科研合作;加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维持好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weihi研究所、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签署的合作办学和科研相关协议,不断建立巩固长期稳定的科技、教育交流机制。
关键词:内部治理“讲科学”
药学学科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保障,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应高水平学科发展的科学管理之路。过去几年,药学学科深入推进教师考核机制改革,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充分调研与讨论,药学学科建立了多元化的教师考核评价指标,采用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分类评价,建立包含师德、教学水平、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五大主体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师考核。同时,通过毕业生问卷调查、用人单位反馈、校际对照评价等方式,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下一步,药学学科将以团队建设为抓手,加强学科内部治理,继续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教师考核、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未来,药学学科将继续强化以团队为单位的整体考核,弱化项目、论文数量考核;强化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转化的考核,激励团队潜心研究,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
在上一轮“双一流”建设周期中,药学学科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推动了学校生物医药优势学科群的形成和一体化发展,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学科水平。在新的建设周期内,暨南大学正和药学学科一道,在“双一流”建设的引擎推动下,平稳、有力地前进。
来源:暨南大学新闻中心
头条号编辑:樊宇 林千禧
2023年双百心得体会篇3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出台,有利于推进民事法律体系化,有效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提供制度保障,为执法和司法提供基本遵循,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纪检监察组织作为政治机关、专责监督机关,应当主动走进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工作贯穿监督全过程,以务实高效有力的监督推动和保障各项民生政策落地落实,督促有关主责单位想民所想、急民所急,积极主动、设身处地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贯彻好《民法典》精神,进一步彰显“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笔者认为,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要立足自身职能职责,进一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要严格依纪依规依法办事,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能力。要慎用严用审查调查措施,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人格权”。要履行好高度注意义务,切实保障审查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要搞好实名举报回复工作,让信访举报人的知悉权监督权反向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坚决惩治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及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要加大民生监督力度,让群众平等地享受国家政策红利。要强化作风建设,进一步畅通干群间的“连心桥”。
2023年双百心得体会篇4
——记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许鹏
文/刘 凯 王英男
许鹏以近乎“苦行僧”的方式,日复一日坚持着“寻找大气田”的初心和梦想,让千亿立方米的大气田浮出了水面。
许鹏所指之处,也许就是未来气田的所在之处。
“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可以供百万人口城市的居民使用上百年!”2019年2月25日的《新闻联播》报道:中国海油渤海油田传来一个重大消息——我国渤海海域发现了一大型整装高产凝析气田——渤中19-6。随后,这一消息陆续被路透社等国内外大媒体相继转载,并迅速登上新浪热搜榜首。中国海油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渤西勘探室勘探地质资深工程师许鹏,正与这个横空出世的大气田有关。
许鹏来自大庆油田,是个标准的“油三代”。2013年,他离开家乡来到渤海之滨,只因想要重现父辈们当年在大庆找油的壮举,实现他寻找大油田的梦想!他以近乎“苦行僧”的方式,日复一日坚持着“寻找大气田”的初心和梦想,千亿立方米的大气田浮出了水面。
希望就在“冷区”孕育
2013年硕士毕业后,许鹏怀揣着寻找大油田的梦想来到渤海之滨,正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时,却被泼了一瓢凉水——他被分到了渤西勘探室。
那一年,随着公司天然气战略布局的落地,许鹏被安排搜寻渤中凹陷环带的天然气潜力。渤海湾盆地是业界公认的“油型盆地”,历经60余年勘探发现了大量油田,却从没发现过规模性气田。加上渤西探区刚刚从合作矿区转为了自营,资料零散、老旧且多为日文和英文,找气难上加难。
许鹏没认输,而是沉下心学习和研究。他用了大半年的时间,翻遍了5000多份多国语言的外文资料,得到了一个重要启示:渤中19区作为全渤海埋深最深的区块,很多参数证明了有生气能力,将打破此前专家认为“渤海湾天然气先天条件不足”的论断 。
气在哪里,是关键!
锁定问题后,许鹏和团队成员白天守着岩芯薄片,晚上在机房看剖面,对探区进行系统解剖。擅长做构造分析的他发现了转机,创新提出了新的“三元”地层结构模式。在该模式指导下,许鹏和他的团队在曾经认为“不可能有构造”的凹陷区雕刻出了一批颇具规模的圈闭群。渤中19-6 大型低潜山构造第一次亮相就成了聚光灯下的宠儿,终于拿下了第1口风险探井许可。可以说,没有这一口探井就没有今天的渤中19-6。
决定成败的第一口井
渤海勘探人经常打趣说,过年期间容易有大发现。
2016年12月14日,新年前夕,备受瞩目的1井终于上钻,作为全球罕见的深埋潜山领域难度前所未有。负责随钻的许鹏提前将妻子和孩子送回了老家,退掉了火车票安心陪井过年。钻前,他多次与工程作业的同事深入对接,做了足足8种风险预案。
然而,事与愿违。2017年春节前两天,当所有人都认为bz19-6-1 井会如愿进入潜山时,却钻遇一套砂砾岩,钻速断崖式下跌,400 米磨坏了4个钻头,却没见到油气显示。决策会议上,质疑声不断:“这都打了快4000m了,一点显示没有。”“钻头也打不动了。”“进没进山?有没有油气?1米4万元的勘探成本,要不要提前完钻?”……焦急的许鹏跟领导立下了军令状,要在第二天早8点前给出依据。
成败在此一举!许鹏迅速筛查渤海53口钻遇凝析气的、113口钻遇潜山和砂砾岩的井,查阅国内外260多篇文献,最终在渤海和塔河找到了类似的成功案例。“找到气了!”这项工作无疑是给渤中19-6打了一剂强心针,公司决策继续钻进。
最终关乎成败的第一口井喜获300多米的气层,打破了渤海单井最厚油气层的纪录。如果没有许鹏和其所在团队的坚持,就没有渤中19-6的初战告捷,千亿立方米的大气田可能就与渤海失之交臂了。
他与大气田共成长
大油田的发现,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bz19-6-1井旗开得胜,24井一路高歌猛进,累计收获近千米的气层。但5/6井遭遇滑铁卢,评价陷入瓶颈。而华北气荒的局势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公司要求两周内必须拿出整体评价方案。许鹏又一次开启了疯狂的加班模式。本应按月计算的评价工作,许鹏和同事们在12天内顺利拿下。
为拿下更多储量,许鹏深挖已钻储层的“好、坏”特征,在两项国家专利基础上,建立基于实时随钻参数的储层快速评价方法。最终该井连创渤海多个纪录——“钻探进尺最长、发现气层最厚、井控储量最多”。它不仅成为了全渤海的明星井,而且确定了渤中19-6千亿立方米气的储量规模。快速储层评价方法,目前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油气发现的创新担当
油气发现的突破,源于许鹏的担当。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付出,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运行和质量。
在渤中19-6气田评价中,也曾一波三折。许鹏收到第三封渤中19-6井位审查邮件时,发出的时间是2018年12月28日,通知他2019年1月18日接受分公司的评价方案审查。而这时,他正在医院陪护重病手术的母亲。只剩下半个月时间,而且这次汇报不同于以往。压力之下,许鹏又擦亮了工位上挂着的党员徽章,望了一眼墙上的党员承诺,开始了极限工作。终于创新性地总结出了“局部挤压背型+内幕断裂”控储机制,认为“低、边、斜”部位同样具有发育好储层的可能性。
创新无处不在。随钻到了第四个年头,虽然大家早已预见了“低、边、斜”部位油气成藏的复杂性,做足了各种风险预案,但还是有几口评价井出现了一些小状况,极有可能出现“蚂蚁绊倒大象”的情况。许鹏带领小组主动出击,联系专业室、开发兄弟科室成立联合项目组协同攻关,与实验中心积极联络落实取样是否合格等。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最终取得了转折性的突破。
2019—2020年,渤中19-6探明储量又翻了一番,相当于又找到一个“19-6”。
从1井开钻到现在,许鹏和团队已陪伴渤中19-6走过了近1000多个日日夜夜,见证了渤中19-6气田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变质岩凝析气田。这一发现一举打破了渤海湾没有大气田的传说,对保障我国华北地区供气、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在2020年1月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这一重大创新成果获得了所有科研工作者心中的至高荣誉——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近年来国内能源行业所获的最高荣耀。
鉴于许鹏的贡献,他成为了渤海第一位两次获得总经理即时奖的员工。繁重生产任务之外,他不忘总结提升,学术成果两次登上有石油地质“奥林匹克”之称的中国石油地质年会,均获得优秀青年论文奖;3年内在核心期刊和会议上累计发表文章12篇,获得了包括“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在内的省部级、厅局级奖励9项,其他奖励20余项。
从曾经的埕北一路走来,海油勘探人身上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依然闪耀在许鹏这样一群锐气勃发的海油青年身上。在中国海油“七年行动计划”和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的征程中,他们怀揣为国找油的梦想,用无悔书写着斑斓的青春。
报送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刘 凯 渤海石油研究院渤西勘探室地质助理工程师
王英男 渤海石油研究院渤西勘探室物探助理工程师
2023年双百心得体会篇5
一、民法典的编纂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
翻开历史的画卷,从1954年到2017年民法典的编纂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一部“法”的诞生伴随着中国社会60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伴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根据党中央的工作部署,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接续努力推进编纂民法典工作,先后十次审议民法典相关草案,组织全国人大代表两次研读讨论民法典草案,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经过反复修改的草案,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该法典在本次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和愿望。
二、民法典将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义环境。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日常遵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加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变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驱动下的创新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民法典作为社会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民法典就像一个无形的天网,全方位保护人民民事权利,每一条法律规定都凝聚社会生活规则的共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制建设更加深入人心。《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座“大厦”的重要支柱,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
三、民法典颁布与实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我国《民法典》是保护公民私权利的法律汇总,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作为事关每个公民“从胎儿到身故后五十年”漫长岁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休戚相关。民法典的颁布,是维护人民权益的客观需要,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颁布,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民法典让社会更加公平发展,让群众步入幸福安康的生活。建设完备的社会财富保护体系,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让公民尊严得到充分尊重、民众智慧得到极大发挥、社会财富得到充分涌流,是民法典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应当具有的历史价值。
四、作为法律工作者的律师要把学习和掌握民法典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学好、用好民法典。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共七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计1260条。这1260个条文涵盖了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巨大影响还体现在对其他民事单行法的吸收合并上。《民法典》正式颁布实施后,我们耳熟能详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将废止,退出现行有效的法律体系。
2023年双百心得体会篇6
5月4日,厦门市第三批杰出青年人才和第五批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建议人选名单出炉,将公示到5月9日。名单上共有55人,其中七成以上来自“三高”企业,包括软件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评选由市委组织部、团市委组织实施,进一步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储能”。这些人选中,有的年纪轻轻就投身创业,并取得可喜成绩;有的从海外归来,引进先进技术服务基层;有的抓住数字经济的新机遇,推出了深受市场欢迎的创新产品。
这一批名单上共有55人,七成以上来自“三高”企业。
【赋能】
送政策送资金 累计兑现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
我市2013年出台青年英才“双百计划”,建立了针对青年人才引进、培育的专项人才政策,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开发力度,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本次评选更加突出了公正性、衔接性和中心性,按照2019年厦门市最新的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对应杰出青年人才和创新a类人才的认定标准,并将“三高”企业的技术骨干纳入创新认定标准。
自2013年以来,我市共评选了4批合计21名杰出青年人才、207名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累计兑现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近年来,先后有28人入选国家、省、市级人才计划,20余人获福建青年科技奖、厦门市科学技术奖等奖项。
比如,厦门美图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吴泽源获评我市第一批青年创业人才,目前,美图公司的影像及社区应用矩阵已在全球超过16.9亿台独立设备上激活,月活跃用户超过3.08亿。“青年双百”人才卢竑岩创立的吉比特公司连续多年获得纳税大户荣誉,公司已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领先的网络游戏内容提供商。
【储能】
加大引才育才力度 将推出“人才登鹭行动”
按照评选方案,在厦全职工作的杰出青年人才可获50万元工作生活补助,从国外引进的特别优秀杰出青年人才,经研究后可提高补助标准至100万元,并可申办“金鹭英才卡”,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按照认定标准,最高可获30万元的扶持补助资金。团市委将在公示结束后,协调财政部门加快兑现政策奖励。
据悉,近期我市将推出“人才登鹭行动”,分层次分类型实施覆盖“金鹭、银鹭、青鹭、新鹭、飞鹭”的五大人才计划。其中,青年英才“双百计划”将升级为“青鹭”英才引育工程,聚焦在厦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才,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加强对青年人才群体的激励。
接下来,团市委将继续以“招商引资与项目攻坚建设”目标为引领,围绕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青鹭”人才成长发展,引领带动青年人才集结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一线,营造“群鹭兴厦”的良好氛围。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文章来源:厦门晚报
优质内容推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