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走出舒适区,我们可以拓宽视野,获取有关成长和变革的心得体会,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加强,下面是好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语文观摩优质课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语文观摩优质课心得体会篇1
4月23日,临沂市20xx年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在兰山区拉开帷幕。我观摩的地点在沂州实验学校,是农村组的比赛,共听取了12节课。这次比赛,是在20xx年《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以后,我市举办的第一次讲课比赛,在我听取的这些课堂上,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课文是学习的例子,在教课文时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
从20xx年远程教育培训开始,我们一直听到这样的理念,就是语文课要从教课文转变成教语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习得语文的知识,学习语文文法、修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课,老师在处理这堂课时,首先是让学生朗读这一单元导语,通过导语,了解这一单元的学习任务,然后老师贴纸条“知内容、识风情、品语言”,整堂课围绕这三点展开,首先是指导学生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然后围绕“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想象画面,品味德国风情,学习抓住关键词语来品味作者语言内涵,深化文章主题。再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堂课,执教者就围绕如何描写人物来展开教学,课前和学生交流以前学过的'人物描写的方法,进入课题后,直接找出描写王熙凤衣着和外貌的句子,因为这些句子特别难读,老师采取师生接读的方法,老师读服饰,学生读身上、头上等部位,然后老师告诉同学们,在《红楼梦》中,这样的服饰描写比较多,也很难读,老师练了18遍才能读到如此流利,想像老师这样读的,课下可以苦练,其实,不能读到如此流利,单单读作者描写的部位词语,我们也能读通,然后老师示范,学生朗读。在这儿,老师就教给学生读这类文字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即使省掉衣着配饰,我们一样能读懂。
二、紧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在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表达的主题的同时,这些课堂不约而同的都重视了语言表达的训练。例如一年级的《司马光》这一课,老师首先出示古代小孩的图片,让学生看看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学生知道了,这是古时候的一个孩子。老师接着出示课文“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等学生读熟以后,老师又提问: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司马光是 。”让学生体会到同样的意思还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再如,学习“小朋友们都慌了”这一自然段时,在学生理解并读熟文字后,老师又出示了填空练习,只是这一次用上了关联词“有的……有的……还有的……”,让学生把已有的语料填进去,完成了语言形式的训练。再如《女娲补天》这一课,在寻找五彩石这一部分,老师让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写话练习:“为了找到五彩石,女娲走遍了每一个角落。她匆匆来到 ,她 。可是当她看到 的人们时,她想 。”通过想象,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艰辛。
另外,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写字练习。在这些课堂中,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在检查生字认读的同时,重视了写字的指导和练习。同时,还注意适时拓展课外内容,一是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节课中,在检查生字词时引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出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二是引导课外阅读,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让学生猜想王熙凤的结局,引入曹雪芹原著中对王熙凤的偈语,以王熙凤怎样被休回娘家吊起学生读原著的胃口。
通过听课,可以看出语文课堂目前的发展趋向,就是将课文的人文性和语文的工具性巧妙结合,努力做到听说读写一体,使学生自能学习。
语文观摩优质课心得体会篇2
20xx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十三届现代与经典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王松舟、林欣等十六位专家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收获很多。参加工作二十五年第一次置身于全国优秀课堂教学中,亲眼目睹各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不仅让我连声赞叹,更使我终身难忘。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
一、对新课程的思考
本次活动,聆听了南京吴教授《谈语文素养及其培养》的报告,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诠释,对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为一名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持久发展的空间。
二、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作为主体,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听了王松舟、林欣等几位专家教师的示范课后,我感触颇深。几位教师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学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互相交流、或展开想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示。
课堂上处处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松舟的《望月》,林欣的《东施效颦》两节课设计思路完全不同,却是一样的精彩,一样的引人入胜,令人惊叹。然而认真反思,却又发现两节课的设计又同样都是抓住重点段而引领全篇,构思巧妙,处处都是亮点,学生学习积极热情,真正做到了教学的无痕无为。
三、对人生的思考
我1984年毕业于铁岭师范学校,xx年以前,分别任职晨光小学、前进小学,由于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家长的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使我对工作态度产生懈怠感,心理上安于现状。自xx年,西丰教育结构布局调整,我的工作地点被调整到东方红小学。进入新的环境,东方红小学浓浓的教学氛围,特别是学校领导对教研和课改的重视,深深地感染了我,同时唤醒了我对事业的渴望与追求。今年11月在学校精心安排下,我与其他九位教师一同参加第十三届现代与经典教学观摩活动,这次学习让我难忘,再一次燃起了我投身教育的激情,认识到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积极进取,用阳光的心态对待工作,用广阔的胸怀善待一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提高自我,让东方红小学辉煌的明天也有我的一份贡献,那时我会骄傲自豪的说:“我是东方红小学教师”。
语文观摩优质课心得体会篇3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两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李峰老师在教学《桂花雨》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桂花食品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的食欲,平添几分活跃气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再者邹万麟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把学生带进了作者的童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作者生活的年代的了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内心奠定了基础。陶玲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感受满天繁星、鲜花朵朵的美丽景象,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陶冶,唤醒了学生美的感受。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陶老师所执教的《鲜花与星星》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三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如李峰老师在处理课文中感受作者全家人对桂花的喜爱时运用“说”、“读”、“演”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最精彩的是学生用动作表现桂花雨的步骤。学生在音乐背景下边有感情的朗读,边做出身临桂花树下,感受桂花雨落下的动作,此时的学生仿佛就是童年的作者,享受桂花雨带来的快乐。
邹老师则找准了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孩子们的眼中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从而给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极大空间,学生的讨论有理有据、精彩纷呈;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对“笑面人生”感受得很深?我想通过本课学习,这位身体残缺但性格完美的老师一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印记。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 我想这些也就是我们追求的“高效”吧!
一日听课所得又岂止以上几点,但我想,光是这几点,是我要用很多的时间才能深刻领悟的。
语文观摩优质课心得体会篇4
20xx年4月23日至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泰山脚下举行的20xx年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此次学习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几位老师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在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时,他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的读打好了扎实的基础。课中,他抓住经典著作中,形象的人物描写,引导学生对王熙凤的“辣”进行细致的分析。最后,他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以文带文的形式,对人物的拓展品读,激发了学生的无限乐趣。整节课在老师优美生动的语言中层层展开,使听者回味无穷。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某老师在上《乞巧》时,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的品读,引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人们美好的愿望。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老师在上《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找出描写樟树的语句,这是两棵怎样的树?再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樟树的蓬蓬勃勃?配乐读,让学生深情并茂的体会作者的感情升华。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低年级教学老师就要求在正文学习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习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她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
第五、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理解课文内容”这个层面研究得比较多,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但往往容易忽视“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在对学生的训练中,我们不可能回避或逾越“表达思想感情”这一关,却又时有想感情浅尝辙止,不深入不到位。而对于课文中语言文字表达形式语言文字的训练,更是存在着疏忽和不经意。由此造成形式与内容、形式与情感的互相游离,减弱了训练的渗透力,难以达到训练的理想效果。而此次学习中,讲课的老师都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有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彰显这一点。例如,在《画家乡》教学中,在学习“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句后,训练学生对…那么…,…那么…,这一语言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第六、亲切的评价语言。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多种形式,但要求实效。我想我是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了,还要从心底爱上这门课。
第七、今后努力方向
1、必须不断地学习。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做一名新课程理念的忠实实践者。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2、要转变教学观念,做新课程忠实的实践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现在,需要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语文观摩优质课心得体会篇5
一、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学会珍惜
早早地来到听课地点,却发现自己来的还是不够早,教室里早已是座无虚席。教研员们也早已等候在那里,正在对此次活动进行解读。如何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如何指导朗读,课堂反馈是恰当,如何解读文本,教师的基本功……听着这些语文教学的专业术语和理论让我不禁反思自己教育理论的匮乏,尽管这些已经耳濡目染,但是自己却不能很好的运用,也很少在自己的教学中思考过这些问题。由此我充分的认识到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性,也很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
二、注重语文基本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位语文教师的授课中都充分的体现了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例如他们在写课题时总是边写板书边指导学生写字。包括字的笔顺的指导和字的间架结构的指导。这让我深深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在写字指导方面实在是欠缺。
三、教师深厚的底蕴、扎实的基本功。这次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王双联老师的《安塞腰鼓》一课,她那抑扬顿挫的语言和讲台上激情四射的表现力不仅令整个课堂充满了语文味,更让学生入情入境。尤其欣赏她所倡导的四步读书法:大而不喊、快而不乱、慢而有情、稳而有度,正是一次次激情的朗读让课堂出现了几次令人赞叹的高潮。同时这些老师们对于教学重难点的机智突破和对学生回答的巧妙评价无不展示了他们深厚的底蕴和扎实的基本功。反思自身,尽管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然而发现自己还是差的很远很远,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要经字斟句酌,才能让课堂既生动又真实。
四、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很到位。
几位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乐读、会读,能读好。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例如《安塞腰鼓》这课,先让学生深情并茂的体会腰鼓的气势,然后带着这种感受再读,再体会、再读。学习中还穿插着默读、示范读、个别读、比赛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以读代讲,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突出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反思自身:一直以来,不知道如何指导朗读,所以课堂上对于朗读的指导也只是泛泛而谈。以至于学生的朗读水平一直原地踏步。通过这次活动,我总结了一下有关朗读指导的方法:如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朗读(默读、教师范读、个别读、体会感情后再读),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四步朗读法)等等。
五、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感情
语文语文,就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体会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很欣赏刘建新老师的《一诺千金》,她的整个课堂就是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将学生的情感一次次引入高潮。
总之,这次的听课我学到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当然我也有了更多的困惑,为什么他们的学生能够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完整的表述出来?(这也许是教师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自主说的培养很到位)为什么他们的学生朗读的都那么到位?为什么同样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却答不出来需要引导半天仍旧答不出来?为什么他们在课堂上的那些套话(想讨好学生创造民主课堂氛围)令我很是反感?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地去思考。因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洗尽铅华始见金。
上课教师一些值得我去学习借鉴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准备形式多样。
几位教师都非常注意课前导入,与学生的沟通,创设各种活动的情景,或是播放音乐,或是师生互动。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从中我发现,有效的课前准备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必备条件,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感知处在兴奋状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出学习问题,也能较好的导入新课。
二,课件的设计使用恰到好处。
这些教师都设计了自己的课件。课件的一些亮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堂课活泼可爱,让学生充满激情的上完这堂课。这使我认识到辅助工具的使用能极大的丰富课堂,使课堂变得更加形象、好玩、有趣,学生就更愿意学习。
三、课堂语言流利,能较好的提出创设性问题。
课堂创设性问题过渡自然巧妙,能很好的过渡到各个段落,使学生对课文的了解能由浅到深,深刻体会到文章主旨,体会到所表达的情感,课堂流利的语言烘托出题中的问题情景,并对学生的言行给予肯定,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师基本功扎实,具有良好素质。
教师的基本功和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在听课中我发现这些老师的基本功都很扎实。尤其是谭绍荣老师,她的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她的语言很有特色,使这堂课安排的很紧促,使教学设计能一环扣一环,这就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五、教学过程要条理清晰。
这些老师的教学内容安排有条理性,层次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新知识的呈现巧妙自然,有逻辑性,一环紧扣一环。体现出第一环节是第二环节的支柱,第二环节是第一环节的逐步发展。卢林老师的课堂在这方面体现得相当明显。能找准并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中,一切活动都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展开使学生能较好的把握课文的情感。
六、教学设计适合学生。
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了继承与发扬、改革与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
(一)是不以讲为主,以师生互动、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二)是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学习过程的活动之中。
听了这四位教师的课之后,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当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慢慢地培养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使自己的体育教学不断地充实。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提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使自己不断成长。
总之,这一次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语文观摩优质课心得体会篇6
11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小学语文名师高效课堂、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观摩活动。来自全国的几位名师给老师们讲授了语文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的知识,帮助老师们把语文教得更好。作为一线教师,我受益匪浅。
什么是微课?什么叫做翻转课堂?我的了解真的不多。宋运来老师的微课程童漫作文:《急吼吼》让我大开眼界。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也是让语文老师最头疼的地方。很多老师都找不到教作文的好办法。他们常常抱怨学生怎么这么简单的话都说不清楚,一篇作文怎么有那么多的错别字。
我教低年级的语文,也曾抱怨过孩子们不会说话,写话字数太少,语句不通顺。我也在思考应该怎样让孩子们写作文时有话可说,而且说得通顺,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孩子们不爱写作,老师也害怕教写作。
宋老师的微课程作文是这样教的:他把急吼吼这个小男孩上学迟到这件事情分成三部分,即起床、穿衣和上学。每一部分都用幻灯片展示出来,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他让孩子们从自身情况出发,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说话,比如在起床这一部分,他先问孩子们是谁叫他们起床的,有的孩子说:妈妈。这时宋老师会引导他说出完整的句子:妈妈叫我起床的。我觉得宋老师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非
常好。他的这种做法特别适用我们低年级的写句子、写话教学。
我根据我班孩子的情况,总结出以下教写作的方法:
1、让孩子们多听写,多默写。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孩子可以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但是提起笔都是错别字。通过听写、默写可以让孩子们在作文中少写错别字。
2、多给孩子们说话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要避免满堂灌,多给孩子们时间表达运用语言。比如让孩子们补充课文,让他们扩句和续写等等。让孩子们从词语、句子开始,慢慢地会写一段话。
3、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留意写作方法。比如这个单元主要讲动物,那么教师在教这个单元的课文时要注意讲解关于动物的写作手法,并在课堂上多训练。
这次学习不仅让我对作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教语文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前我认为教语文就是让学生掌握字词句,能理解课文意思,会做题。通过这次学习,我才知道我的想法是错误的。其实,教语文不是停留在课文上,而是运用课文让学生学到知识,真正能学以致用,以便提高学生的能力。正如丁雪飞老师在她的讲座《让翻转课堂理念接上小学语文教学改课的地气》中提到的要发展学生。她说翻转课堂就是把要学习的内容,制成10分钟左右的视频,或者由预习单的形式让学生在家里学习,并完成几个有针对性的测试;上课时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内容,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要求。
改变了学习的顺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现在倡导的“先学后教”模式很相似,只不过翻转课堂是把预习时间安排在家里自学。翻转课堂必须有以下条件:
1、每一位学生家里都要有上网的电脑设施。
2、每一位学生都要有充裕的课外自由支配时间。
3、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学的自律精神。
看到这三个条件,也许我们老师会认为翻转课堂在我们这样的乡村小学无法实现,因为我们有些孩子家里还没有电脑,我们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自律能力又不强。然而,我认为我们可以适当引用。没有电脑我们可以把孩子们需要做的事情打印在纸上,先在课堂上进行,等孩子们养成习惯了,再让他们回家完成。
翻转课堂在那些方面翻转呢?丁老师做了详细的解释:
1、翻转课堂翻转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传统教室里,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而学生是接收者,学生总体上是被动地学习。而在翻转课堂里,学生是主动的自主学习,教师是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2、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要利用好在线资源和在线学习,往往是课前课后由学生自学,而学生有依赖心理,反正老师会在课堂上讲的。而翻转课堂则可以很好地利用混合学习模式。巧妙地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其应用和迁移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3、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流程。过去是学生在课堂上齐步走,学习新知识;课后自主学,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而翻转课堂则是课前自主学,课堂中教师因材施教,或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课前学到的新知识与技能。
4、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事实上,目前教学中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很难落到实处。而翻转课堂做到了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了“因材施教”。
5、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课程,不是学生无序学习,更不是视频取代教师,而是技术支持下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学习翻转课堂并不是要大家照抄照搬,而是学习别人的改革意识,探索精神,整合能力;提高大家自觉投身课堂改革的积极性,并能够吸取别人先进的经验,提升我们的课堂效果,从而提升教育质量。翻转课堂不是一种技术的变革,而是我们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一次大翻转。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翻转课堂”。
丁老师对翻转课堂的解释很全面、很具体,她把翻转课堂和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作比较,使我们对翻转课堂的理解更深。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样翻转课堂呢?我们真的必须像丁老师说的那样,做到以上几点吗?我认为要一步做到以上几点是很难的,毕竟老师和学生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学着放手,给孩子们时间,让他们更好地发展。
有的老师说教无定法,我也认同这一点,但是我们老师还是应该多学习,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等等。都说学无止境,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热爱学习,珍惜学习的机会。我们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全盘吸收,我们可以吸取其精华。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见识了微课程作文,对翻转课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虽然那些名师讲的很多方法、很多方面在我们乡村小学也许还无法实现,但是我们可以适当引用,把那些可以做到的做到,做不到的我们想办法克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老师要尽心尽力,让每一个孩子学好。总之,这次学习,我收获很大,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语文观摩优质课心得体会篇7
德育副校长工作心得体会:职责与素质的思考
领导的信任、同仁们的支持,我做副校长已近两年,对德育副校长的职责及工作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德育副校长工作职责
主管德育的副校长是全校德育工作的指挥员,负责领导和组织年级组、班主任的工作,指导德育室、少先队的工作。具体职责是:
1、负责组织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并依据计划,组织对各德育工作岗位人员的督促、检查、考核、评估,确保计划认真实施,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2、负责确定和分派各部门的德育工作任务,并通过全体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负责德育队伍培养工作,加强师德教育,学习教育理论,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组织开展德育专题研究,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素质。
4、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健全各类管理制度,完善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科学管理体系。严肃学生的奖惩制度,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5、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组织好报栏、板报、厨窗、广播等文化阵地的.建设。确保教室、实验室、寝室和其它公共区域整洁卫生。
6、领导开展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主旋律的主题教育活动;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等各种大型活动;组织好音、美等各种兴趣活动;组织好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和科技制作等各种实践活动。
7、领导组织好与家庭、社会相联系的“三结合”教育,定期举行学生家长会,建设好校外德育教育基地。
8、加强学校德育档案管理,规范建立德育管理的档案资料。
9、负责审议德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事宜。
10、完成校长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二、怎样当好德育副校长
(一)具有一个观念:大局观念
作为一个副职,首要的一条是要具有全局观念。我不仅要熟悉自己分管的德育工作,而且对其他工作也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既要对自己分管的工作精心策划、科学指导,又要对全局性工作积极参与,用心思考,出谋献策,当好“高参”。为校长出点子,提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力尽所能地帮助校长有效地推动全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倡两种精神:谦虚谨慎、淡化名利。
谦虚谨慎,不能居功自傲。副职是具体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在实际工作中,每个副职都会干几件值得让领导和同志们赞誉的、非常漂亮的工作,肯定会受到领导的表彰。此时,你务必要牢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这句名言,切不可有居功自傲的思想,这也是副职应有的基本素质。
淡化名利,踏实工作。作为副职,我认为最要紧的是“淡化名利,踏实工作”。单位做出了成绩,应该首先归功于正职的领导得力,其次是同志们的努力工作,再次才是自己对工作的协调和参与所起到的作用,不要争名图利,急于求成,该给你的荣誉领导自会给你,不属于你的荣誉你争也无益,切忌在荣誉分配问题上,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所以,我认为在名利面前还是要淡化一些,洒脱一些,多想着领导和基本群众为好。要踏实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作靠前,名誉靠后”,在领导和群众中树起自己的威信,就是自己最大的荣誉和利益。
(三)处理三个关系:与班长、与同级、与下级的关系。
与班长的关系:摆正位置,就是力求与主要领导处于同步合拍的状态,在日常工作中当好“配角”。具有这种明确、清醒的配角意识,才能进入角色。才能做到主动适应正职,积极开展工作;做到维护正职权威,强化服从意识。坚持到位不越位;坚持揽事不揽权;坚持尊重不奉承;坚持服从不盲从;坚持补台不拆台。与同级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对其他副职的工作要积极配合和支持。做到支持而不拆台、分工而不分家、通气而不封闭,沟通信息、交流情况、交换看法,同舟共济。与下级的关系:信任而不包办。在工作上要充分依靠和相信下级,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让他们有职有权,不包办代替,越级干预。爱护而不庇护。在政治上和生活上要关心和爱护下级,而对下级的缺点或错误则要严肃进行批评教育,决不可护短、包庇错误。要勇于承担责任,讲功劳论大家,论过失多承担,充分肯定下属的工作成绩,知人善用,有知人之明、用人之胆、爱人之心和服人之德。对合理化要求,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汇报,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
(四)提高四种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
提高决策能力。作为副职也应具有决策能力,不能事事请示校长。在一些事情上要做出决策。决策前谨慎,决策后大胆,目标要明确,要有前瞻性,工作思路要清晰,部署要及时。要讲原则、讲效率、讲方法。要把操作性放在重要的地位来考虑,不能人云亦云。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副校长对其负责的每一个教师的长处、短处、工作能力、个性特长、人际关系等都要了如指掌。这样,该谁做什么工作,安排在哪个岗位最合适,就能很好地把握,扬其所长,帮其所短,做到知人善任。善于协调,调动大家积极性。(三)协调沟通能力。目标为了完成目标、调动各方面力量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凝成合力,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具有协调的艺术,善于协调好各个部门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为了共同的目标。(四)改革创新能力。为了使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必须摆脱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和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大胆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世界管理界有三句名言:人的知识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不如人的觉悟。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副职只要能够做到顾全大局,摆正位置,干好本职,妥善处事,淡泊名利,有了这样的觉悟和行动,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出成绩、出成果,不出差错、不出事故。那么我们就会自豪地说至少在副职这个岗位上我是称职的、无愧的,我没有辜负上级领导对我的培养,没有辜负群众对我的期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