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溜溜 >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优秀6篇

Lonesome 分享

优秀的教案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一节精彩的课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教案,下面是好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优秀6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缺水状况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对水的珍视,懂得应该珍惜有限水的资源,并感动于祖孙俩克服缺水困难仍坚持植树护绿的行为。

2、通过品味关键词语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4、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应该珍惜有限水的资源,并感动于祖孙俩克服缺水困难仍坚持植树护绿的行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师:在刚过去的五一长假中,也许有许多同学都去旅行了吧,的确,旅行能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旅途中的一些见闻还会给我们的生活留下一些启示。一个游人在经历了西北行后,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出示句子:在我生命里曾经流淌过一碗水,是这碗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愤怒。

1、指名读句。

2、生读句质疑。(板书:真正的愤怒、一碗水)

3、齐读课题:真正的愤怒

二、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边读边想:这是一碗怎样的水?

2、生交流。(师随机板书,板书预设:珍贵)

三、深入学习课文

1、理解水的珍贵:

师: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不着急,让我们一起把目光投向西北地区的黄河沿岸,水对于生活在西北地区的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让我们随着镜头去感受——

(师叙述)这里是大片龟裂的土地,这大概是所有去过的人,最初而又最深的感受,这里的人们饱受着缺水的苦,母亲半年才洗一次衣服,孩子上学之前只噙一口水,如果问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人们的心愿是什么,他们会告诉你,那就是痛痛地下一场雨,于是,在天空响过一阵惊雷之后,你会看到——《美丽的大脚》片段播放。

师: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隐约感受到了这碗水的分量,请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明这是一碗“珍贵”的水,请特别注意课文中描写祖孙俩对待水的句子,划到以后,请轻声朗读。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9人,他们喜欢上艺术课,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

二、教学目的:

1.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把五爱教育和活泼乐观的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艺术教学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

2.感受和理解不同艺术作品和艺术表现所蕴涵的情感和思想,获得对人类情感的体验。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艺术欣赏中展开想像,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享受到欣赏的快乐。

4.探讨、比较我国民族艺术的风格特征和文化历史背景,学习它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学会珍视各民族艺术的价值。

5.了解简易的造型工具,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纸、泥等材料,感受其特性在游戏活动中相互合作,体验不同门类的艺术相互交融的丰富情趣,养成活动前做好准备、活动中积极参与、活动后收拾整理的好习惯。

三、教学要求:

1.开启创造的意识,体验创造性生活的快乐。

2.乐于参与各类艺术活动,在各艺术活动中,尝试用艺术表现欲望,并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表现。

3.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能对自己获得的艺术感受有所了解,建立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

1.在综合性的活动中,萌发创造的意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想像力,领略合作的愉快。

2.运用常见的工具和材料,开展以艺术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利用身边易找的材料,采用折、贴、揉、编、接等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作品,用艺术的方式美化生活的环境,初尝成功的乐趣。

3.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

4.观看同学的绘画作品后,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每个同学都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解释自己的作品,愿意与他人的作品进行比较。五、学习难点:

1.形状、色彩的组合与变化,是构成看得见的美的基本要素,并试着尝试用线、形、色自由地描画出心目中的美好世界,表达自己的想法。

2.培养良好的艺术习惯。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的音,形,义和一个多音字,会用“吩咐”、“分辨”造句。

2.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学习分清主次,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教会学生借助具体事例,练习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本文借助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的对比来认识花生平身的特点,然后再用花生的品格说明做人的道理。

学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解题,简介作者

让学生观看花生的投影图片,使学生明确“落花生”就是花生,因为它这种植物有长柄,开黄花,花落生果,果实生长在土里,所以叫落花生。作者许地山是我国现代作家。他十分喜爱花生的品格,生前曾以“落花生”为笔名发表文章,以此激励自己。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自由读文后,划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讨论或查字典理解,也可质疑全班共解。

开辟:本课指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

茅亭;用草一类的东西装的亭子。

爱慕:由于喜欢或尊敬而愿意接近。

实用:本课指有实际使用价值的。

体面:本课指外表好看,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过花生收获节时,一家人谈论花生的事。)

三、自由读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课后第二题。

2.再默读课文,用“‖”标出“议花生”这一内容的起止部分。(从

“那个晚上天色不好”到“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3.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段。

(1)(①、②节)写全家人“种、收、尝”花生。

(2)(③——倒数第二节)写全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

(3)(最后一节)写“我”从这件事中受到深刻的教百。

四、学习第一段

1. 默读课文,思考:

(1)结合句子理解“怪”的意思(这里是特别,很)

(2)母亲为什么提出要种花生?(有半亩空地;我们都爱吃花生)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十个字概括了种、收花生的过程,简明扼要,这一段是略写。

2.概括段意:我们在后园空地上种的花生收获了。

六、课堂练习

1.书写生字、组词。

2.用下面的字组词

播( )吩( )咐( )辨( )

翻( )纷( )附( )辩( )

慕( )辟( )便( )矮( )

幕( )避( )使( )短( )

3.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

4.按课后提示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前课时内容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过花生收获节时,一家人谈论花生的事。)

2.第一段讲什么?(我们在后园空地上种的花生收获了。)

二、学习理解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文,划出你不理解的语句。

2.分组讨论理解。

3.汇报。(根据学生质疑相机打出语段,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所在的小组是如何理解。)

1.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理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待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抓重点词展开对比理解。(板书)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矮矮地 埋在地里 高高地 挂在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可贵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2)明确花生的可贵之处:有用却默默无闻。(这是它们生长方式的不同,在这里父亲借花生的可贵,赞扬了那些不只追求外表美、不图虚荣,而能踏实肯干,愿意为人民多做贡献的人。)

(3)生谈自己的看法:要做—个怎样的人?(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等?)为什么?(引出后两句的理解学习)

2.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这里爸爸用花生来比喻有用的人,用桃子、石榴、苹果来比喻外表

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父亲要我们做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不要只讲究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既要讲究外表美,又要做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3.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生理解后联系实际举例:

(1)什么叫有用的人?(有真才实学的人;不求名利,默默无闻,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如清洁工等。)

(2)什么叫“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指那些贪图名

利,追求表面光彩,不学无术的人。)

4.小结:同学们,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呢?当你周围遇到那些“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时,你应该怎么劝他?

三、学习第三段

1.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通读全文,边读边想那些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用分清主次的方法,归纳本课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我”家在收获节的晚上,一边品尝新花生,一边谈论花生的事。)

3. 学习了课文之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五、课堂练习。

1.朗读课文,准备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抄写你喜爱的句子。

3. 用下面的词造句。

吩咐: 分辨:

板书设计: 落花生 味道美

种花生 吃花生 议花生 可榨油 对人有好处

价格便宜

最可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4

知识技能:

1.学会“牌、湘、煌”等12个生字,理解“牌楼、金碧光辉、水天一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聚好的语段。

3.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借助注音或字词词典理解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训练,感悟语言美和景物的特点。

3.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标识,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

感情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和岳阳楼的特点。

教学难点:

懂得作者的写作次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 具:

图片、或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金碧辉煌 回廊环绕 三层三檐 水天一色 碧波万顷

一、导入

读了这些词,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师:这就是江南第一楼的美丽景色。

板书课题齐读:27、江南第一楼

释题:“第一”是什么意思?

师: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为什么把岳阳楼称为江南第一楼呢?它有何魅力,今天让我们走进岳阳楼,去饱览它的美丽。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指名说中心句,板书:浩瀚的洞庭 壮美的楼阁 不朽的诗文 动人的传说

3、齐读中心句,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可以加上关联词。 整篇文章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哪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浩瀚的洞庭、动人的传说。

三、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岳阳楼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去看看,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理解“品”字形,请学生画一画。

1、楼阁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用一个词来说说?(壮美) 从哪些词你体会到了岳阳楼的壮美?(飞檐高高翘起)

师: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庄重而精致。

2、阳楼不仅外观壮美,更让世人惊叹的是它的内部结构,整座楼,没有一根钉子,一块砖。

出示课件:

3、指导读

四、指导学生自由学课文

师:老师带着你们欣赏了壮美的楼阁,走进岳阳楼的大门你会看到什么,老师想请一位小导游来为我们介绍。

不朽的诗文:

提到岳阳楼就会想起一个人——范仲淹,简介范仲淹: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是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虽然仕途坎坷,受到同僚的排挤,但他始终不改忧国忧民的初衷。北宋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重修岳阳楼,并请他的好友范仲淹写下千了古传诵的名篇《岳阳楼记》。文章气势磅礴,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b”体现了诗人心忧天下的博大情怀!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嵩高人格的文化积淀,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2、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齐读,背诵

师:《岳阳楼记》为岳阳楼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从此岳阳楼声名鹊起,名扬天下。

4、历代文人骚客经过岳阳楼都会留下传世名句,唐代诗人刘禹锡登上岳阳楼面对浩瀚的洞庭湖写下了《望洞庭》

指名读古诗,齐读

浩瀚的洞庭

1、登上岳阳楼可以欣赏到什么美景呢?

师:站在岳阳楼,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

引读:楼四周回廊环绕,凭栏远眺——学生接读 洞庭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指名读

3、出示课件欣赏

4、多美的洞庭湖我们再读读,配乐齐读。

师:浩瀚的洞庭湖为岳阳楼披上了一件秀丽的外衣。

动人的传说

1、指名介绍动人的传说

2、学习:翡翠似的小山,指君山

齐读这一句

3、哪几个词让你感动?

4、指名读这个动人的传说。

5、引导学生学习一个有关君山的传说。

五、小结写作方法

1、本文不但语言美,结构也美,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移步换景

2、布置作业

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我们的校园。

六、总结

欣赏了江南第一楼,你有什么感受?

师:虽然我们远隔万水千山,但从此你对岳阳楼不再陌生,它有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它就是——江南第一楼岳阳楼。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5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要让学生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2个。能正确读写“平坦、所谓、阶梯、葱茏、游览、机械、惭愧、辛劳”等词语。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学习课文时,要引导学生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峨眉道上铺路人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精神,教育学生要尊重普通劳动者和它们的劳动。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了解峨眉山的铺路人是怎样铺路的,认识到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教学构想

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充沛,便于进行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留意影视中或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关注他们的劳动;查找有关峨眉山的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名山大川数不胜数,大家游览过哪些名山大川?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我国的风景区峨眉山游览一下,你们愿意吗?(出示课题)

2、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县城西南7公里,有山峰相对如峨眉,故名。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哪些自然段的内容是看到、听到的,哪些是想到的,做上记号。

3、指名回答。

三、学习课文,体会感情。

(一)学习第一段。

1、自由小声读第1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读了第一句“前面没有平坦的路了”你知道了什么?

3、作者在峨眉道上攀登的路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你从哪里读懂的?(理解“竖”“天梯”)

4、走在这样的路上,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5、指导朗读。

(二)学习二——六段。

1、自由读2—6段,思考:我们在途中遇到了十几个人,他们有什么特点?是干什么的?

2、路是怎样铺成的?指名说,谁还想说一说?

3、读了这几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4、指导朗读。

(三)学习七、八段。

1、作者由峨眉道上的铺路人想到了什么?默读7、8段边读边画:表现铺路人辛劳的词语。

2、指名读。

3、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体会,引导学生归纳铺路人的辛劳:

游览路线:二百多里

石板数量:数不清

铺路方式:不能用机械,只能用人工。

铺路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4、想到这里,我内心感到一阵愧疚。理解“愧疚”(惭愧不安)我为什么感到愧疚?

5、铺路工人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称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铺路人有哪些贡献?

6、齐读本段最后一句,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7、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峨眉道上的铺路人说点什么?

五、朗读课文、指导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作业设计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峨眉道上的铺路人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学习课文,用边读边想的方法领会作者是怎样表达对铺路人的艰辛劳动的敬佩。

学生学习过程

一、检查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1、脸对脸齐背,互相检查。

2、开火车轮流背。

二、复习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在峨眉道上遇见铺路人,知道了他们工作的艰辛)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为什么说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从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找答案。)

三、进一步体会感情,学习表达。

1、出示句子,进行比较。停步仰望……竖在前面树木葱茏的陡坡上。停步望去,只见石阶出现在前面的坡上。

(1)边读边想,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写的好?为什么?

(2)你体会到山势怎样?(陡峭)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铺起路来呢?(艰辛)

(3)范读、指导朗读。

(4)小结:我们边读边想,找出两组句子有何不同,通过比较,知道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好,再有感情地朗读,现在我们就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出示句子:

他们在十多里外开山取石……冲毁的路。

他们开山取石,做成石板,运上山去重铺冲毁的路。

(1)边读边想,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写的好?为什么?

(2)你体会到铺路人怎样?(艰辛)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3)范读、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铺路时的情景。

3、自学:

(1)出示自学方法

a.一边读,一边想,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b.从哪里看出铺路人的艰辛,为什么?

c.边读、边想象

这数不清……背上山来的吗?

这些石板,不都是背上山来的吗?

这么长时间,他们吃了很多苦,流了很多汗

这样日复一日……多少汗

(2)学生交流,集体订正。

3、按内容填空

如果没有(),没有(),就没有(),就没有(),也就没有()。

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峨眉道上的铺路人说点什么?

1、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的描述,把你想象的峨眉道上的路画下来。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感受作品的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

3 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交流感受

师:读书真是有意思。它用小故事讲述大智慧,带给我们一份感悟,一种心情,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班级读书会。读书会,其实是最轻松的,因为在读书会里,你发言、交流,没有对,也没有错,可以放心大胆地说。

我们今天读书会交流的是一篇长篇童话,题目叫——(宝葫芦的秘密)

师: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什么事呢?

(王葆在钓鱼时偶遇传说中能实现任何愿望的宝葫芦,想要甚么都能随手拈来,令他既惊且喜。有了这种新法力后,他在学校的表现从此突飞猛进,生活彷佛变得那么完美。但王葆逐渐发现宝葫芦原来只为他带来更多烦恼,令他哭笑不得之余,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你喜欢这本书吗?说明理由

借机插入:

宝葫芦究竟是个怎样的宝贝?(你要什么,它就能给你什么)

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个宝葫芦,你会要什么?

二、书本知识大比拼

看来这本书大家都读过了,是不是读得很细致呢?现在我们来个书本知识大比拼,看看谁更强,好吗?

咱们就分两大组,1、2为一组,3、4为一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宣布比赛规则:比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为每组必须回答的问题。抢答题当然是谁举手快谁答,每题10分。

必答题,

第一组

1王葆最好的朋友,钓鱼谁也赛不过他,他只要把钓竿一举,就准有一条,保你不落空。 郑小登

2传达室杨叔叔的侄儿,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谜底:杨拴儿

3 王葆到图书馆去,为了借本什么书?(科学画报)

第2组

1班上的优等生,写的字有特点,一个个净爱把上身斜冲着西北方,而把脚跟拐到东南方去。 谜底:苏鸣凤

2神奇的小动物,居然会跟人讲话,还挺有哲理的。谜底:金鱼

3 下棋时,宝葫芦给王葆吃了颗什么棋?(马)

抢答题

1 王葆进房间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

2 得到宝葫芦后,王葆想给学校变什么?(房子)

3 在我的描述中,猜猜她是谁。她很可爱,总爱问为什么,是个七岁的小女孩,王葆的街坊。(小珍儿)

4 听说王葆想烧掉宝葫芦,宝葫芦是怎么做的?(变出火柴和燃料让王葆烧)

5 书中,王葆的爸爸因为什么事而生气,大发雷霆?

三、精彩片断细细品

由于作者深深地熟悉儿童生活,善于揣摩他们的心理状态,所以本书在人物的刻画和语言的运用上,都相当成功,尤其是人物的对话、内心描写,睿智幽默,深受小读者喜爱。

片段一:精彩的对话

苏鸣凤嚷了起来:“不对,王葆!你把它弄成之字形了,这两处都得折成直角才成!”等到我把它一矫正,苏鸣凤又来了:“这成了钝角了,不行!”“怎么又不行?”“你这么着没有,摇不起来!”“你怎么知道它摇不起来?”有人插嘴:“这实在不像个摇柄,倒像一个人,站在泳池边刚要往下跳的姿势。”大家笑了起来,我把东西往地下一扔“还兴讽刺人呢?我不干了,我退出!”我狠狠地把东西顺脚一踢,就往外跑。苏鸣凤追了出来“王葆,王葆!”“别理我!”“王葆,别这样,你这是什么态度?”“噢,就你态度好!好极了,可不得了,等着《中国少年报》登你的照片吧!”“王葆,你这么样可不会有人同意你……”“我才不稀罕你们的同意呢!”我头也不回地走,眼泪简直要冒出来了

片段二:精彩的内心世界描写

哈,这可好了,这可好了!我在地下打了一个滚,我多快活啊!又打了一个滚。我真恨不得跑去告诉奶奶,告诉爸爸妈妈,说我得到了幸福,什么事情都有了办法。我也真恨不得跑去告诉同学们,说我将来要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准有成就,不是当英雄就是当模范。这可一点不是吹牛,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是我不能对任何人泄露一个字。我得保密。可是我又有满肚子的高兴,关也关不住地要迸出来。我没有办法。我只好嘴里大声唱着——说也不好意思,我简直成了一个小娃娃了,不过好在没人瞧见——又打了两个滚。可还是感觉到不够劲。我于是把腰弯着,把头顶着地,叭哒翻了一个筋斗。

请同学们摘抄精彩段落,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吧!你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

四、众说纷纭

读了这本书后,请你当一回小评论家,和同学讨论对王葆和宝葫芦的看法。

1、宝葫芦让王葆当上了特殊的幸福人,你羡慕这种幸福吗?你心中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的?

2、宝葫芦那么好,王葆为什么扔了它?

3、你想得到宝葫芦吗?为什么?

五、真情推荐

张天翼被称为“中国的安徒生”,他的作品还有《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不动脑筋的故事》等,读了他的书,你的语言会更丰富,说话会更幽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优质7篇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精选5篇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推荐5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5篇

小学四年级的作文优秀8篇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参考6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通用8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付费复制方法
    7天内可复制本站所有文章

    限时特价:5元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常见问题
    提示:如不想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常见问题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复制内容?

    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问题或者网络繁忙,请刷新页面试下

    2、如何联系客服?

    如需联系客服,请添加客服微信fanwen9944

    (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刷新重试
    正在开启复制权限中,请勿关闭页面!
    一键下载全文一键复制全文选定内容复制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785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