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溜溜 >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通用7篇

Animai 分享

优秀的教案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我们一定要将教案制定完善,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通用7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1

教学要求与目的

1、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并利用工具书理解意思。

2、熟读课文,通过讲解演示使学生了解利用谁的浮力打捞铁牛,认识事物的两重性。

3、学习本文按使发展有详有略和补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捞前准备‘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二课时

一、知识迁移,明确学习目标

1、提问“一只皮球掉进又深又窄的树洞里去了,怎样才能拿出来?

2、引新揭题。

3、提出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2)学习”紧扣关键词“的方法读懂课文。

二、导学导练,掌握学习方法

1、通读理思路,找出关键词(出示学法(1))。

2、实验攻难点、理解关键词(出示学法(2))。

指名读第二大段,其余的用序号标出几句话、用横线划出写了几件事。

检查、4句话4件事,4件事以卡片贴出。

(1)两船装沙这件事做得出色么?

(2)并船搭架是不是作得出色?演示:一只搭架行不行?

两只船并在一起搭架行不行?为什么行?

(3)为什么用粗绳拴牛?为什么派人摸清铁牛沉在哪里?

(4)这四件事准备工作能不能向我这样的顺序去做?(轮读)

(5)这四件事不能随便去做,说明什么?这四句话一句接一句写,句子之间什么关系?齐读第二段,体会出色的准备。

3、入境学重点,理解关键词。

(出示灯片)再现打捞过程。

按学法第二步自学第三段。

检查:7句话2件事,卡片贴两件事。

(1)铲沙这件事是不是做得出色?板书:船浮、绳紧拔牛。

(2)船靠什么向上浮?

(3)划船这件事是不是作得出色?板书:拖回。

(4)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在哪里拖?靠什么?

(5)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

小结:和尚叫水送回的办法,就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拖回岸边,这么笨重的铁牛都叫和尚拖回来了,他的办法是怎样的办法?打捞过程呢?齐读第三段,体会出色的打捞过程。

4、读议思结合,领会课文中心,(出示学法(3))

(1)怀丙为什么会想到这出色的办法?齐读怀丙说的办法一句。

(2)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冲走铁牛,水给人们带来什么?送回铁牛,水又给人们带来什么?

小结: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有害也有利,怀丙就是利用水有利的一面,变害为利,捞起铁牛。请举例说明古代、现代劳动人民利用水利用水的浮力为自己,为人类服务的例子。

总结:我们从小就要学会认识事物,预防事物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利用有利的一面,变害为利,造福人类,做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置疑问难,了解课文写法

1、我们用紧扣关键词的方法学了这课,还有什么不懂?

2、提问两个问题:(1)课文只详细捞一只铁牛的准备工作,打捞过程,为什么不再详写第二只……第七只?

3、按事情发展的记叙文一般开头都交代清楚四要素,课文到最后才电明人物是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总结评价,强化训练

对照学习目标,你是否都达标了?

齐读学法三步,以《海底世界》为作业,检查学法掌握或发油印作业,课后延伸。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2

?麦哨》

一、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

师:童年是一幅画,画中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诗,诗中有我们明媚的笑脸。在作家张益眼中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请看老师板书课题(麦哨)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读题。

2.、介绍麦哨

师:谁见过麦哨?它是农村孩子特有的玩具,用一小节麦秆,在上面打一个小洞,放在嘴里轻轻一吹,就能发出呜卟,呜卟······的声音。

3、感受麦哨声音的美

模仿麦哨的声音

二、自读检查生字

1、自读课文

师:孩子们,好听吗?那我们就在这麦哨声中走进课文,去寻找更多的快乐吧。请大家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

师:听到同学的读书声,我就知道了你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读读这些词语?

(拿出词卡)

师:我们就开火车来读一读,来,这一组。

三、品读赏析,感受风光美

1、读第四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师:那我们快到第四段去看看,欣赏一下那的田园风光。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用笔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喜欢?把自己喜欢的原因写在旁边。

2、反馈,赏析优美句子

师:这位女孩画得可认真了,用直尺画,线条很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画的句子。

预设1:(感悟颜色,丰收)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师:还有谁喜欢这句?请你来读读。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颜色)那么多的颜色,让你想到了哪个词?【板书:五彩缤纷】还有谁来说说,这句话还让你看到了什么?(嫩荚、豆荚、萝卜种子)真是硕果累累,好一幅(丰收的景象)!快丰收了,你的心情怎样?你能快乐地读一读吗?老师感受到了你的快乐。

师:我们接着交流。谁再来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

预设2: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根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师: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

师:真好,我也有这种感觉。好像连麦穗儿都要唱歌了一样。它唱的是(丰收之歌,也是喜悦之歌,)谁来高兴地读一读?

师:老师感受到了你的高兴。谁觉得自己可以比他读得更好?

预设3: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

师:季节的变换,田野的色彩也在变换,就像一幅流动的画。

四、再读文,感受活动乐(玩、吸、吹)

师: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是那么的美,那在田园上割草的孩子们呢?他们美不美?美在哪?

预设: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

师:这写的是孩子的衣服,嗯,很有眼光,还有谁来说说自己找到的美?

预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师:这写的是孩子的外貌,

师: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谁再来读一读?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用略读和精读像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3、品读原著,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汤姆·索亚历的优秀品质,并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4、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背景

1、引导谈话:《哈利波特》这部小说有看过的同学说说哈利波特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2、引入: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塑造了一个与哈利波特一样家喻户晓的青少年偶像英雄汤姆·索亚。(板书课题 )

3、组织交流:对于《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及其作者马克·吐温大家知道多少?

二、学习“梗概”

1、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⑴梳理本课的字词,自主掌握。

⑵《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故事是围绕什么线索展开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⑶汤姆·索亚经历了哪些冒险?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特点?

2、读书过程中不明白的地方,交流解决。

3、提问:这部书中讲述的故事是围绕什么线索展开的?你能说说它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4、汤姆·索亚与孩子经历了哪些冒险?你觉得哪个最有趣?

5、从“梗概”中你了解到了汤姆·索亚的哪些特点?

三、学习“精彩片段”

1、布置学生学习“精彩片段”,思考:文中讲了什么内容?出现了哪些人物?哪些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2、提问:“精彩片段”讲了什么内容?它出自“梗概”中的哪一部分?

3、片段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哪些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呢?

4、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汤姆的性格特点?

5、组织交流精彩语段,并让学生做好摘抄。

四、交流谈话,深化认识

1、你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吗?

2、汤姆·索亚这个人物形象对于我们现代青少年健康心理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4

教学目标:认读、理解生字词,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标出不懂的内容,准备质疑。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读书吗?说说你曾读过了哪些有趣的书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自己童年读浒传》的文章。

(板书课题:童年读《水浒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 2。思考:全文写了什么?

3、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4、全班交流。(课件出示下列词语)

(1)生字词:读一读下列词语。

水浒传特别搬秦叔宝身材魁梧赤手空拳破涕为笑毕竟生辰纲

(2)读准下列多音字:

水浒传好奇吞没答应曲折天分赤手空拳

(3)理解下列词语:

百听不厌破涕为笑迫不及待豪情壮举毕竟赤手空拳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天分观摩

(4)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更好。

2、想一想,从这些内容中,你明白了什么?

3、学生默读。边读边做笔记或批注,以备交流。

四、熟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本课生字,抄写生词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25童年读《水浒传》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新词,并利用快速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晌午”、“怠慢”、“半歇”等词的意思。

2、培养学生把长文读短,把繁文读简的阅读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4、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重点难点:

通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里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提问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具准备:

1.影视作品《武松打虎》片断。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近武松

1、(点击鼠标播放《好汉歌》)问:这首歌同学们熟悉吗?是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关于《水浒传》你知道些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自由回答)

2、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水泊梁山好汉们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好像又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在一百零八将中武松是赫赫有名的一个,而奠定他一生英名的离不开他在景阳冈的经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片断——《武松打虎》,去认识武松,了解武松。(板:武松打虎)

3、《武松打虎》这篇课文很长,看起来也比较费力,请孩子们沉下心来默读课文,读完课文后,你想想武松给你留下怎样的影象,你觉得用哪个词最能反映武松这位英雄好汉的独特形象,开始吧!

二、走进武松

1、出示武松打虎的画面,说:孩子们,读完了课文的请举手,这就是武松打虎的画面,你觉得用哪一个词最能反映武松这位好汉的独特形象。(板:机智勇敢)

2、孩子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生读),怎样才能读好这个词,重些,再读重些。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划一划,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机智勇敢”这个词的。

4、刚才我发现有些同学在书上画了一个地方,有些画了两个地方,看来我们可以从不同地方来读懂机智勇敢,下面咱们来交流交流。预设:(第五段)

5、为什么从这里读懂了武松的机智勇敢?说说自己的理解。

(引导:这一段主要描写的是什么?你是从老虎的表现读懂机智勇敢的,那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

6、出示文中描写老虎凶猛的句子:

a、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b、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偏把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c、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1)、你能把这三句话读成三个词吗?(板:扑、掀、剪)

(2)、这些句子中,从哪些词最能让我们感受到老虎的凶猛?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a、“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和身望上一扑,是怎样的一种动作,谁来读读这句话?

b、“腰胯一掀”又是怎样的动作?指名学生表演。

c、“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能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老虎的凶猛。)这虎太有气势,看到这样的老虎,你会怎么样?

(3)、孩子们,读了这几句话,我们不难发现,这几个句子都写出了老虎的凶猛的气势,朗读的时候,你觉得强调哪些词,才能让大家更清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

(4)、指名学生读,你喜欢读哪句就读哪句,随机指导。

过渡:面对老虎的进攻,武松的表现呢?(板:闪、闪、闪)

7、从一个“闪”字,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悟武松的机智勇敢,一般人遇到这只猛虎,不被虎吃,也会被老虎吓死,此为勇敢,一而二,二而三地闪,是为了消耗老虎的体力,此为机智)

8、指名学生分角色读描写老虎和武松的句子。(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读)

小结:孩子们,这一段,我们是从老虎的表现读懂“机智勇敢”的,写老虎也是为了写人,老虎都有如此气势,如此凶猛,那打虎的武松那就更了不得,这种写法叫侧面烘托。你们还从哪里读懂“机智勇敢”这个词的?(预设:第六段)

9、点拨:这一段重点写的是武松打虎的动作,是从武松的表现读懂:机智勇敢的。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

(1)、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武松将半截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瘩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理解就势。

(2)、这就是武松打虎动作的语句,你能把描写武松打虎动作的词划下来吗?(板:抡、劈、揪、踢、按、打),《水浒传》不愧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就武松打虎这样一个场面,写的是那样荡气回肠,作者用词如此生动、准确,那我们能从中选几个词来说一段话吗?

(3)、指名学生任选几个动词说一段话。

10、过渡:武松打死了老虎,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武松下冈后成了阳谷县的英雄,受到了知县大人的接见,一时间,街头巷尾,无人不称颂武松本事了得,智勇双全。那么受过虎害的乡亲们,受命打虎的猎户,先前小瞧武松的店家,知县大人,还有武松的哥哥卖烧饼的武大郎,他们见了武松,会怎样评价武松呢?请任选一人,模仿他的口气,评价一下武松。

三、走进水浒

1、水浒传中还有一位值得称颂的打虎英雄,知道是谁吗?想听听李逵杀虎的故事吗?

(出示李逵打虎片段:四十三回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2、引导学生默读,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武松和李逵打虎有什么不同吗?武松、李逵都是梁山好汉,机智、勇敢、豪放是他们的人物个性,《水浒传》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好汉值得我们去认识,那些有趣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品读,课后,请同学们去读读《水浒传》,找出《水浒传》中塑造武松形象的章节,去感受名著的无穷魅力!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认5个一类生字,3个二类生字。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名人幽默,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幽默和识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体会课文的幽默。

基础知识:

生字:

需:(上下,雨,6)1.需要:(1)应该有或必须有,(2)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2.需用的东西:军需。

组词:需要、需用、需求、需索。区分:须要:一定要。

铅:(左右,金,5)金属元素,铅字 铅印 铅笔 铅粉 铅球

废:(半包围,广,5)1.不再使用,不再继续,半途而废,2.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的,废话。

篓:(上下,竹、9)纸篓、鱼篓、竹篓

意思:盛东西的器具,用竹、荆条等编成。

误:(左右,言,7)(1)错误:误解,(2)耽误:误点,(3)使受损害:误人子弟,(4)不是故意,误伤。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知道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2.学习一类生字,认识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了两篇名人的文章,你对名人的幽默有什么样的印象呢?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两篇和名人有关的幽默。

二、学习生字,扫清障碍。

三、巩固练习:1.给生字进行扩词。2.听写练习。

四、作业:写生字,组2个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文人的幽默所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认读生字卡片。2.扩词练习。

二、教学新课,学习《特殊需要》

1.自由练习读,你认为什么地方最幽默,说一说。

2.指生读。了解爱因斯坦和秘书的一次对话,表现了科学家的智慧和幽默。

3.读幽默。体会幽默所在之处。4.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5.体会这种语言形式简洁夸张,产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三、课外延伸。请同学讲讲你所知道的名人幽默故事。

四、作业设计:小练笔:自己试着改写一则幽默故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处理书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写出几个带有“娄”的字:篓、蒌、数、屡

二、游戏:18猜

(一)方法:

1.由甲同学心里想一位名人,大家猜。

2.这位名人可以是真人,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可以是在世的,也可以是去世的。

3.把所想的名人悄悄地告诉给同学乙,证明所想名人是谁。

4.小组其他同学提问题,可以问18次,或者小组同学自定次数。

5.小组同学如果没有猜对,学生甲获,反之为败。

游戏规则:一次一个同学只许问一个问题,学生甲只能回答“是”或“否”。

(二)请一组同学做一遍游戏。(三)小组内同学进行游戏。

三、作业设计:回家后同爸爸、妈妈一起玩18猜的游戏。

四、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情景。

2、理解“这里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桂花。”一句话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童年是美好,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摇花乐’,还有那摇落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由于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文章,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交流中自己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童年生活,说一说不能忘怀人和事,在阅读学习中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鲸教案精选7篇

四年级小学作文通用8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麻雀教案6篇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精选5篇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6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7篇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推荐5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掌声教案7篇

    付费复制方法
    7天内可复制本站所有文章

    限时特价:5元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常见问题
    提示:如不想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常见问题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复制内容?

    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问题或者网络繁忙,请刷新页面试下

    2、如何联系客服?

    如需联系客服,请添加客服微信fanwen9944

    (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刷新重试
    正在开启复制权限中,请勿关闭页面!
    一键下载全文一键复制全文选定内容复制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785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